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中山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构建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府推动的经营模式以及以村级组织为代理人,协助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减少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采取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对农业保险提供了较大的财政支持。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病,因此应采用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模式,优势互补,推动培育完善的农业保险市场,创新农业保险机制,对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比较分析了农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模式和政策性经营模式后,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可选择商业性保险为主、政策性保险为辅的近期模式和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远期模式.远期模式是发展农业保险的一种理想化目标,虽然现阶段它不可能在全国同时实现,但是少数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提前实行.  相似文献   

4.
周娜  ;蔡中远 《特区经济》2009,(6):153-154
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构建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然选择,并对其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以来,各级政府持续增加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补贴额度,使得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参保率大幅提升,农业保险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农户生产的风险损失,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但是农业保险中的低保障等问题仍限制了农业保险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国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趋势,试图将指数型保险引入到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中,以不断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变化的需求。文章将在传统农业保险和新型农业保险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探索价格指数保险的可行性及在我国的具体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回顾我国开办农业保险历程及剖析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八点对策。认为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必须创新服务理念,提高保险补贴率,尽早出台农业保险法。同时,应制订全国性险种条款和厘定费率,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管,并积极筹建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等。  相似文献   

7.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制度演进与操作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华 《改革》2012,(3):103-110
美国政府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而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历经了政府运作到商业运作的模式变革。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契约基础上的监管和授权机制下的竞争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保费补贴降低农场主的逆选择,同时以经营费用补贴和风险共担体系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适度盈利性和保险公司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借鉴美国经验,在制度优化方向上重点关注政府角色定位、制度供给及巨灾风险分担职能;着重推进保险公司业务创新、费率厘定技术改进和风险保障程度提高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进展,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KNI)的经济与管理数据库,通过对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检索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产出单位及论文作者数量、长度与论文引用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保险研究》等9种期刊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的重点期刊;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模式选择、制度体系构建等占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内容的比例最高,而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税收、立法问题的研究比较少;高校是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的主要力量;作者数量、论文页数与平均引用次数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单纯依靠财政直接补贴并不能促进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发行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行为来改善农业生产禀赋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加剧了农业风险,农民不但要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还要承受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价格风险。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政府对农户的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给予补偿的必由之路。农业政策性金融即包括农发行的金融支农行为,也包括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农业政策性金融行为是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伟 《新疆财经》2006,(3):51-54,59
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制模式”、“共保体”模式和“安盟模式”等五种模式。从这五种模式运行看,政府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补贴多,运行就比较好;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补贴少,运行就比较困难。本文建议政府应明确采取补贴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态度,并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催生了以家庭农场经营者为投保对象的新兴农险市场。文章利用SPSS进行模型构建,分析美国农险模式对该国农场主增收的影响。并结合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探讨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适当规模、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基于政策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世界上完全商业化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还未形成,一直发展十分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法国及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等才逐步建立了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文章通过介绍现行的五种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典型的农业保险特征,以农业保险的弱质性和准公共产品性为视角,提出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农业保险存在的意义及其职能,分析了陕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陕西省发展农业保险的对策。要加大宣传力度,实施政策引导;推广“以险养险”的经营模式;逐步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相结合;加大政府经济扶持力度;转变农业保险产品经营策略;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设立农业巨灾补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扩大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农民的生活,但仍存在一些缺陷。财政补贴只有保费补贴,却没有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仅限于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巨灾风险基金规模小;财政在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中缺失。因此只有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保障生产和稳定农民生活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友爱 《特区经济》2006,(11):125-126
目前中央政府致力于经济反哺农业,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出台一系列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模式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农业保险具有政策性与制度性特征,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保险大都采取了政策性扶持加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中国农业保险也需要建立制度性和政策性模式,但由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完全财政包办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建立以政策为主导、多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模式是中国农业保险必然的选择。在不违背其商业目标的同时,商业保险在农业保险模式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职能,同时也面临市场发展、结构调整和业务创新的三大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6.
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松 《北方经济》2006,(1):19-20
农业地位的重要性、农业的弱质性、农业高风险性与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性质等要求我国必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本文在分析我国市业性农业保险萎缩原因的基础上,阐速了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继而提出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护农业避免农业风险的主要做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新趋势的介绍、引出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进而找出完善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松 《北方经济》2006,(2):19-20
农业地位的重要性、农业的弱质性、农业高风险性与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性质等要求我国必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萎缩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继而提出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若想大力发展海南的农业保险,首先应该明确海南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选择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成立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明确有关各方的职责,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农户(企)多方参与,相互配合,摸索出一条较为符合海南省本土情况的政策性的发展农业保险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制模式”、“共保体模式”和“安盟模式”等五种模式。从这五种模式运行看,政府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补贴多,运行就比较好;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补贴少,运行就比较困难。建议政府明确采取补贴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态度,并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