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化发展最为显著的表现为人口的城镇化与土地的城镇化。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两个系统的指标权重赋值,同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都匀市2009-2017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数据为基础,对协调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都匀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由2009年的极度失调阶段上升到2017年的初级协调阶段;在整个研究时间段内,早期人口城镇化发展快于土地城镇化,后期人口城镇化发展逐渐滞后。今后都匀市在发展上要合理规划土地,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人口与土地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2016—2020年无锡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指数以及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测算,分析无锡“十三五”期间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演变,识别两者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耦合度来看,2016年无锡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磨合阶段,2017—2020年两者达到高耦合阶段;从耦合协调性来看,2016—2020年无锡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经过了中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和初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化内涵,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三个方面构建了青海省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对青海省1990-2012年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城镇化进程不协调等因素,影响了青海省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城乡系统中选取要素的角度出发,定量计算2010、2015、2018年中部六省的产业、土地、人口非农化转型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同时计算每个要素和其他两个要素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城乡非农化转型中产业、土地、人口转型的协同演化存在的问题和显现出来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土地、人口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上升;中部六省的“人口-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 “土地-人口”“产业-土地”转型的协同演化基本同步,产业、土地、人口非农化转型协调度有待提高;应以经济发展和优化城乡之间的土地分配关系为主要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不同的地区应该有针对性地发展经济和推进城镇化,尤其是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定位,根据当地的资源和地理位置条件发展合适的产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同步推进,促进产业、土地、人口非农化转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县域小城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显著表现为城乡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本文以GIS为手段,分析了都匀市2009-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结果表明,都匀市城乡建设用地在9年间增长较快,但在全市土地面积中仍然占比较低;都匀市城乡用地结构以村庄用地为主,但建制镇用地在研究区间增长最快,结合信息熵、优势度分析得出都匀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整体利用合理;都匀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中心、两副翼和四周点状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枣庄市作为研究区域,建立起城镇化与旅游经济指标体系,借助耦合评价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枣庄市旅游经济发展增速明显优于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和旅游经济的耦合度在2000—2012之间一直处于拮抗阶段,没有达到良性共振;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严重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4个阶段。目前,枣庄市城镇化发展滞后,限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应积极推动枣庄市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8年哈尔滨年度数据入手,以哈尔滨市为例,首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障碍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哈尔滨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上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从2007年的0.30上升到2017年的0.48,但协调程度一直处于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的状态,说明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协同发展程度并不高,经济优先发展,社会发展次之,生态环境重视程度较弱,造成了目前的状况。而耦合度呈现波动状态,2011年达到最低值0.316763,但总体来说哈尔滨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的耦合度处在0.3~0.4之间,属于拮抗阶段。2007-2017年三个子系统的障碍度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阻碍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根据都匀市2009-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动态的幅度、速度及变化程度,并运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都匀市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因素。结果显示,总体上,都匀市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动态度增加;土地利用类型上,农业用地不断缩减,建设用地明显增加,都匀市土地的驱动力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两个方面。都匀市土地利用应盘活低效用地,实现城乡土地综合利用,同时启动耕地保护机制,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4、2009、2014和2019年的30个省份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产业转型升级与对外开放水平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上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随年份增加不断加强,并具有较小的区域性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在整体上倾向于失调且随年份增加稍有加剧的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大致呈现“自东向西,梯形递减”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华东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尝试构建城镇化系统和生态效率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对2009-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借用协调度模型揭示2009-2014年间华东城镇化和生态效率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状况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9-2014年间该区域大部分处于生态效率滞后的状态,且生态效率滞后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华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效率之间的耦合匹配度水平呈现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处于最高水平的江苏省现已接近濒临耦合失谐阶段,最低水平的江西省则目前处于极度耦合失谐阶段,各省的耦合类型跨度大,最后提出了促进华东地区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03-2014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模型,从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出发,实证分析城镇化与FDI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地区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FDI对居民消费增长存在正向作用,其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且具有滞后性;城镇化与FDI的交互作用对促进居民消费呈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青海省1999-2017年相关数据资料,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青海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二者之间的发展协调度,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支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将"美丽中国"解构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三个子系统,根据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互动关系构建了耦合协调模型,对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状态,整个区域向着良性协调方向发展;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两个子系统具有较高正向相关性,两者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负向作用较为明显;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发展的梯度差异将长期存在;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因三个子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体现对外开放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选择城市设施、生态环境、人口发展、开放水平、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科技教育7个一级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甘肃省2010—2017年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发现:全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东南地区普遍偏低,且部分市州的一级指标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理利用各类资源、突显人的核心地位、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后盾。理清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利用2001-2013年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结合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得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是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显著原因的结论,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城镇化水平和房地产价格的年度数据,建立误差纠正模型(ECM),使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和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房地产价格不是城镇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城镇化水平是房地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对城乡土地的综合利用。文章以贵州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都匀市为例,分析都匀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人口、经济、地理要素,以城乡融合的模式,将都匀市城乡分为四个土地利用区域,分别为: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区、综合农业区、茶旅融合区,并给出了每个区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都匀市统筹区域发展、国土规划决策起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磊  白昱  杨继托 《科技和产业》2023,23(3):170-176
城镇化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以甘肃省为例,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探讨2010—2019年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时空演进特征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格局分异明显;甘肃省各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分布呈“金字塔型”且不断优化,耦合系统先后经历了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甘肃省耦合协调水平与相对发展类型具有较强的空间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甘肃省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亚萍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58-165
构建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长沙市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在2011—2019年耦合协调关系以及演变过程,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其2020—2023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发展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智慧城市发展水平高于生态环境水平;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均分布在0.8~1,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趋于上升发展状况,且到2016年已经达到初级协调状态,但是距离优质协调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2020—2023年长沙市智慧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预计将呈稳步上升趋势。未来,长沙市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