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君怡 《中国经贸》2014,(10):91-9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开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的市场化和经营的产业化,提高农民的地位,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哈尔滨市几个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营应加强对社员的管理与培训,加强合作社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合作社与社员的沟通,积极引导农民组建新型合作社,完善农业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3.
杜三宝 《发展》2014,(9):55-55
正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规模经营的着力点,在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下功夫,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做文章,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助力,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一、发展现状(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甘州区围绕制种、蔬菜、草畜、轻工原料等主导产业,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至2013年12月,全区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24个,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26个,占58.8%;从事养殖业的267个,占36.9%;农机服务合作社31个,占4.3%。合作社成员10 786人,带动农户  相似文献   

4.
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决定性的因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培育新型农民的职业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作用;完善新型农民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动态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培育体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培育更多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够顺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浙江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全省面上数据看,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三类主体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939家,入社成员91.19万个,带动非成员402.76万户,两者占全省家庭承包总农户的53.3%;全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866家,农业种养大户22.37万户,农产品购销专业户9.07万户,从事农业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超过12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显示出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农村和农业在我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务工,农业生产后继缺人的现象日趋严重,只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潮之下,作为西部农业欠发达地区大,农业人才需求量大、人才断档严重,因此尤其需要结合自身现状,挖掘出一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路。  相似文献   

7.
蒋爱萍 《发展》2012,(9):66+74-66,74
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一个鲜明的亮点是,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我圈“农民”是一个反映社会身份的概念,“职业农民”则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职业类型,是一个既反映社会属性,又反映经济属性的概念。可以说职业农民是通过自主选择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文件中的农民是一个大农民概念,包括牧民。内蒙古牧区为什么和如何培育新型职业牧民呢?  相似文献   

9.
李爱华 《北方经济》2017,(12):75-77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生态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工作的主线,作为农业经营者的农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丰富农民生态意识培育内容,积极构建农民生态意识培育平台,深入探索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方式,引导农民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机制,既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必要举措,更是转变农民发展观念,确立和提高生态发展意识,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5W1H"方法,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以镇安县为例,提出构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视和支持;整合优化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建立考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陈伟群 《浙江经济》1997,(11):14-15
近年来,浙江省在培育农业产业化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地估计其复杂性、重视区域性、遵循渐进性。农业产业化工作必须和多方面工作有机结合,互相推动。1.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就必须面向市场,进入市场。因此,一方面要深化改革,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平等竞争的多元化流通主体,并加强对农民和农民联合体(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和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现有劳动力文化程度低、老龄化严重,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先从理上简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接着利用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实证分析老龄化和文化程度对农业生产要素及规模化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不利于农业机械的采用和规模化经营,文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机械采用和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农地撂荒、明日谁来种地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受众群体弱质化和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市场非均衡化、培育机制缺乏科学设置与规范、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缺陷,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困境所在.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教育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制,以及健全职业农民培育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形势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文章对通渭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通渭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各环节配套不足,培育体系不完善;培育对象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培训难度大;培育对象科技文化素质低、制约培训质量的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培育制度,完善培育体系;根据劳动力结构,精确培育对象;转变农民自身观念,提高职业素质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平晓敏 《理论观察》2023,(3):99-102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培育动机尚不充足、培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育方式较为单一以及培育保障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应从广泛宣传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性设置培育内容、以多样化形式开展培育和持续性加强培育保障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与“育”有效结合的新培育型态,助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空心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培育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迫在眉睫。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际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激活多方资源,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参与职业农民培训,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人表示,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当下是必然的趋势,很有意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家庭小农户的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展起来,就目前来看,...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7):3-13,F0004
孟州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围绕以“农”为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以新的理念,提出了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以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致富,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农村各项事业和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等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