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梓英 《特区经济》2014,(6):159-16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救助的重要力量。但是,农村基层社会组织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等困境,只有通过政府加大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加强组织内部规范化管理等途径才能保障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深入开展留守儿童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华云 《老区建设》2010,(14):52-53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对金溪县"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着重阐述了金溪县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创新教育管理,从政府、家庭、社会、教育界各方面集思广益,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风貌。  相似文献   

3.
张小娟 《发展》2011,(6):152-152
一、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 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监护人的长期不归所致。这其中既有经济因素又有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使教育成本增大,留守儿童随父母共同生活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类型有单亲抚育、隔代抚育、寄托抚育及单独居住。留守儿童在早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关爱不足、安全感缺乏、行为习惯偏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及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从家庭生命周期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及其所衍生的家庭抚育与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时间的错位。家庭系统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功能没有发挥到位。因此,以家庭为本,立足于时间系统,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建综合的立体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为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形成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潜在力量,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对象,而留守儿童作为该群体中的特殊因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源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父母离土离乡的这种营生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遗憾的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使得他们的心理得不到父母的守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留守儿童是经济发展的"牺牲品"。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关乎儿童自身的成长变化,也关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成效,更关乎我国教育大业的发展成果。要利用我们的综合国力扭转当下留守儿童的不利局面,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建设,用经济实力照亮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村人口急剧流失,在乡村留下了一批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生存面临多重困境,其健康成长受到阻碍。文章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石峰 《魅力中国》2010,(34):310-311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胜和结梅陛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离乡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双双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珠的群体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应引起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唐燕 《老区建设》2010,(14):50-5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期间,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所以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放在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而忽略了学龄前留守儿童特别是由农村转向城镇居住的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本文则以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为视角,探讨家庭教育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社会化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很多不能跟随父母的儿女被留在农村,成为了留守儿童。随着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个群体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也浮上水面。学习不佳,性格孤僻,品德堪忧逐渐成为了留守儿童的代名词。政府、学校和社会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0.
吴丽丽 《改革与开放》2013,(2):29-30,3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流动。人口流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其中儿童是受其影响最为突出的群体之一。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保护问题已成为中国儿童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充分认识全面加强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厘清这些儿童面临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父母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家乡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管,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教育和关爱,存在严重亲予教育缺失问题。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所处环境的角度,对广西苗族学前留守儿童由于亲子教育缺失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予以关注并提出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俊  董志强  佘哲 《南方经济》2020,39(4):15-28
儿童的竞争偏好是一种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在社会竞争(与他人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竞争偏好差异。文章基于实地实验,从自我竞争的视角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结果表明:在自我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无论是在竞争偏好方面,还是在为自己设定任务目标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父母缺席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会竞争态度,对儿童挑战自我或自我提升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在不涉及社会交往的竞争时,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具有较高的进取心。  相似文献   

13.
张琪 《新西部(上)》2010,(5):14-14,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在父母教育功能缺失的条件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具体表现有:留守儿童的父母自身因素,如职业、文化程度、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等以及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高成就、外控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陕西省白水县民政局根据本县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机制工作的新路子,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他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全力做好留守困境儿童及家庭的保障服务工作,依托“合力监护相伴成长”、“2017寸草春晖”、“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等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先后投入活动资金222.3万元,建立挂牌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8所,开展大型走访慰问活动12次,受益儿童达到8104人次.  相似文献   

16.
杨静慧 《乡镇经济》2011,2(3):36-39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7.
吴丽丽 《改革与开放》2013,(3):29-30,35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流动。人口流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其中儿童是受其影响最为突出的群体之一。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保护问题已成为中国儿童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充分认识全面加强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厘清这些儿童面临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嫦 《魅力中国》2014,(19):174-174
随着农民工大量的进入城镇。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长期的和父母分离。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不同的看护人员,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主要针对目前留守儿童不同类型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徐慧  汪斯妤 《南方经济》2020,39(4):40-52
文章利用实地实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公平感和幸福度上的差异。根据儿童在独裁者游戏、最后通牒游戏和问卷调查中的结果,我们发现两类儿童对优势和弱势不公平的厌恶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留守儿童主观汇报的幸福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机制探究显示父母陪伴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幸福度较低的原因。若将留守儿童的定义扩大至父母一方在外务工者,以上差异均消失,说明双留守儿童是我们更应关注的群体。文章研究对补充现有留守儿童行为研究以及相应公共政策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仅仅依靠电话等方式进行的稀少联系难以弥补他们心灵的孤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三缺”儿童,情感正是这些儿童面临的最严重也最现实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政府、家族、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情感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