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该专利轴承是通过滚动体(滚子或滚珠)的滚道(内、外圈滚道或上、下圈滚道)沿轴承轴向摆动(对向心轴承而言)或沿轴承轴向起伏(对推力轴承而言)的办法来实现轴承转动时内、外圈或上、下圈的相对振动.滚道的理论摆动或起伏曲线可为正弦曲线等曲线.曲线峰数与滚动体数相同以保证滚动体与滚道的良好啮合.这类轴向振动轴承具有可使振动加快即振动频率比转速快的特点,且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使用,适用于各种振动要求场合.  相似文献   

2.
铁路货车轮对轴承除锈,是铁路货车轴承检修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对轴承检修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CXW-30B轴承外圈除锈机因其钢丝轮转动功率较小,且设备存在一定程度的设计缺陷,对轴承外圈的除锈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轴承外圈清洁度质量。针对上述缺陷,自主设计制造的柔性轴承外圈除锈机,在机械结构及电气控制两方面做出了较大改进,彻底改善了轴承外圈的除锈效果。  相似文献   

3.
巧卸轴承圈     
根据实践,可以用以下方法很方便地拆下用普通工具难以拆下的轴承内、外圈。 1.拆外圈 用45~#钢制作如图1所示的圆环,其外径比外圈的内径小0.1~0.2mm,内径为φ16_( 0.1)~(0.2)mm,厚度尺寸与外圈厚度相同。在圆周上间隔90°打四个孔,孔径比该轴承的钢球大0.10~0.20mm。另配四个圆柱销3(图2),其直径比圆环上的(四个)孔径小0.06~0.10mm,四个圆柱销长度要相等。 拆卸时,按图2所示在圆环的四  相似文献   

4.
当更换轴承时,在遇到轴承外圈(因轴承损坏严重)被卡在轴承座内无法取出的情况下,可用如下方法。 按图1、2、3、4制作件1、件2(方垫块)、件3及有关螺钉等,对件1要求能倾斜放入外圈内,平放时又不能拉出。零件的大小尺寸(包括螺钉的大  相似文献   

5.
表2(续一)轴承类别轴承名称简图新标准旧标准根据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或配合特征尺寸代号 轴承基本代号轴承代号滚针·…‘………外圈有双挡边无内圈有保持架的双列滚针轴承l氧RNA69 RNA69(洲)(FW〕40mm)63549《X】}孟之/z‘妇z//Z崖日门心外圈带双锁圈的滚针轴承NANA4849NA48《X)ANA49(X)A肠248加6254剑刃 JB/T2974一3外圈带双锁圈无内圈的滚针轴承RNA48RNA4800A4仅抖800外圈无挡边的滚针轴承思NAOd x D xBNA0d一x D xB72400734(X)尸,,,,,斗上_二满装滚针轴承咒NAV48494DNAV4800NAV49(X)NAV4(X刃40748创)E40749(X…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机车牵引电机轴承外圈拆装检修困难的问题,利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研制加热器,对电机端盖加热使轴承孔膨胀、轴承松动,实现方便轴承外圈拆装检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JKM系列多绳摩擦提升机由4~6条主绳、罐笼(或基料)、平衡锤及2条平衡绳组成,约30吨的重量悬挂在主导轮上,使主轴的滚动轴承外圈的下方位经常损坏。如我矿主井采用的JKM2.25×4型提升机,1980年投产至今,每年年终都要进行检修,但从未注意到这点。滚动轴承外圈下部长期处在重载荷的情况下,使轴承下部外圈滚道产生过早疲劳剥落,于1989年发生事故,机械不能正常运行,使矿处于停产状态,只得  相似文献   

8.
工业锅炉引风机在运行中常发生窜轴、叶轮飞车、轴承损坏、烧坏电机等事故,严重威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锅炉引风机(Y4-73-11 No10D)发生窜轴事故,主要原因是预防措施不落实;定期大修制度及巡检制度执行不严格;维修保养不及时。  相似文献   

9.
转动机械中,轴的转动大多采用滚动轴承,因为滚动轴承启动力矩小摩擦系数小,而且转动平稳,不随转动速度而变化,加之功率损耗少,运转精度高,标准化生产,故成本较低。在机床主轴等的转动机械中大都采用滚动轴承作为转动配合,这就意味着轴的回转精度不仅取决于滚动轴承的制造精度,及与此轴承相配合的零件的精度、轴承的间隙及其装配质量。主轴轴承一般是内圈转动、外圈固定的,其中大部分机床主轴的负荷方向是不变的,所以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是造成主轴部件装配后中心线偏移的主要原因,而外圈的影响则是极小的。对于两支撑的主轴部件,若采用正确的的方法装配,就可降低轴承的制造误差对回转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机油压力异常原因主要有:机油压力表失准或传感器效能不佳;机油油量不足或黏度太低;机油管路接头及各密封面漏油严重;机油压力限压阀关闭不严、调整不当或弹簧折断;机油油泵工作失常;机油滤清器、集滤器堵塞;曲轴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以及曲轴输出法兰端油封损坏严重.  相似文献   

11.
争议产生的原因 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周期长、价值高、专业性强、参与方多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发生争议.美国建筑行业协会的争议预防与解决研究小组对191个单位(业主和承包人各占一半)进行调查,得出十个会导致工程合同争议发生的原因. (1)不切实际地和不公正地将风险转移给那些尚无准备或无力承担此类风险的当事人;(2)将不切实际的希望寄托于那些没有足够能力去完成他们的目标的当事人;(3)模糊不清的合同文件;(4)承包商的投标价过低;(5)项目有关各方之间交流太少;(6)总承包商的管理、监督与协作不力;(7)项目参与各方不愿意及时地处理变更和意外情况;(8)项目参与各方缺少团队精神;(9)项目中某些或全部当事人之间有敌对倾向;(10)合同管理者想避免做出棘手的决定而将问题转给组织内部更高的权力机构或律师,而不是在项目这一范围内主动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厂1988年投入使用的波兰产WK1-2.6×5型直线振动筛,是用于煤分级的主要设备。由于冲击振动和磨损,造成轴与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套之间磨损,产生较大间隙,使振动不平稳,噪声加大,并大大降低了轴承使用寿命,加大维修工作量,严重影响生产。为此,我们对该振动筛磨损轴和轴承座套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3.
我厂有17台4PNJA型单级吸离心式衬胶泥浆泵,经多年的应用实践,我们认为该泵是一种适合矿山使用的比较理想的矿浆输送设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填料箱盘根密封效果欠佳;2.带负载时存在轴向窜动,前轴承走内、外圈,造成轴和轴承托架磨损;3.轴承采用N68(40~#)机械油润滑,轴头泄漏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TC450/320型透平循环压缩机,机组修后试车中,表现为振动值超标。1.径向振动原因分析(1)转子动平衡的残余不平衡量超标。(2)联轴器找正径向跳动值超标。(3)电机轴承端盖负荷端材料为45号钢,非负荷端材料为铸钢。非负荷轴承端盖的轴承室内径易因轴承长周期高速运转而磨损,造成轴承外圈与轴承室内径配合间隙过大,同时负荷端轴承室内径也相应磨损,造成电机转子径向跳动。  相似文献   

15.
在炼油厂,各种类型的电机被广泛应用,除了超大功率(>1000kw),一般电机所用的轴承多为滚动轴承。在机组故障中,由于轴承的原因引起的故障多达40%,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是轴承故障多发期。 滚动轴承造成的振动,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与轴承的弹性有关的振动;二为与轴承滚动表面的状况(粗糙度或波纹、伤痕等)有关的振动。前者不管轴承正常与否都要发生,所以与轴承的异常无关;和轴承异常有关的是第二种振动,这就是在滚动体表面上以某种形式出现的异常。这种振动的发生机理,一  相似文献   

16.
我厂有天车30多台,所使用的减速机近150台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油或渗油现象。分析其漏油的主要原因有:(1)减速机外壳时效处理不好,内应力未消除净而引起机壳变形漏油; (2)减速机机壳结合面处粗糙或端盖与机壳孔加工后配合不好,产生较大的缝隙,引起漏油;(3)在组装或修理时因操作造成的结合面处、端盖和端盖孔等密封处有碰伤或杂物,或不注意螺栓的紧固顺序而出现缝隙造成泄漏。  相似文献   

17.
文毫 《现代班组》2009,(2):27-27
革新者: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电气检修公司谢晓光和他的QC小组 常用的轴承游隙测量方法有塞尺检查法和压铅丝检查法,但这两种方法使不合格轴承检出率较低,且耗时较长。大家集思广益,用轴承内固固定座将被测轴承内圈固定,测量被测轴承外圈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从而测出轴承游隙值。  相似文献   

18.
革新者: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电气检修公司谢晓光和他的QC小组常用的轴承游隙测量方法有塞尺检查法和压铅丝检查法,但这两种方法使不合格轴承检出率较低,且耗时较长。大家集思广益,用轴承内圈固定座将被测轴承内圈固定,测量被测轴承外圈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从而测出轴承游隙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发电机磁路的不对称、漏磁或静电感应等原因,使得运行中的发电机转轴上感应出电压(称为轴电压),从而产生轴电流,轴电流能腐蚀轴瓦损坏轴承。为了保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对发电机的轴承  相似文献   

20.
范建  李旭 《化工管理》2012,(11):56-56
<正>不用滚珠轴承照样转。采用永磁悬浮技术使其稳定运转的世界首台永磁轴承离心泵,近日在江苏大学研制成功。这一发明向"无轴不转、有轴必有轴承"的传统机械转动理念提出挑战,证明科学界认为"不能稳定"的永磁悬浮技术,在动态条件下"能够稳定"。新研制的永磁轴承离心泵只有转子,没有转轴和有形轴承,靠永磁力作用达到无形轴承的功能。科研人员说,永磁力来源于两块磁铁间的作用力。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叶轮,外圈固定在定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