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市工商部门近日执法发现,多个品牌"防雾霾"口罩涉嫌虚假宣传,"防雾霾"、"防PM2.5"、"100%安全"等宣传用语夸大了口罩的实际功效。目前相关部门已对几家涉事企业立案调查。北京市海淀工商分局北太平庄工商所在辖区内药房检查发现,多品牌口罩上都印制"PM2.5"等字样。工作人员说,国家还没有出台防PM2.5的民用口罩生产标准,目前口罩生产标准为在粉尘环境工作下所必须达到的工业标准,对PM2.5级空气颗粒物的防护能力最高是93.9%,口罩上"安心百分百"、过滤效果99%等宣传用语夸大了口罩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雾霾”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天气刚刚转凉,街头各式各样的口罩,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各地的口罩开始出现热销现象。其中,口罩销量最大的地区是北京。 而近日,北京市工商部门在执法时发现,多个品牌“防雾霾”口罩涉嫌虚假宣传,“防雾霾”、“防PM2.5”、“100%安全”等宣传用语涉嫌虚假宣传。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出现了雾霾一词,市场上各类力着防PM2.5的口罩热卖。最近从浙江省消保委获悉,对25批次口罩比对试验,防护效果无一符合国家标准,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浙江省消保委近期在天猫、京东、亚马逊、一号店四家商务网站上网购采样25个批次样品,依据《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国家标准,送检上海市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口罩过滤效率指标进行测试,发现过滤效率没有一个达到90%以上,无一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2011年美国大使馆发布的PM2.5空气污染信息以及中国政府终于承认"雾霾"一词,使得雾霾开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而具有抵抗空气悬浮微粒、病毒、细菌等作用的防霾口罩是防霾最佳选择。目前,群众购买口罩的途径还仅仅是药店、淘宝、超市等渠道,针对这一商机,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校园口罩销售的实践活动,探索校园,销售的新模式,并据此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进一步完善防霾口罩校园购销的新模式,为防霾口罩的购销提供新渠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13年第5期特写《博弈呼吸投》从一个打着"美领馆"标识的微博账户开始,雾霾、PM2.5等词汇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以北京为例,雾霾天越来越多,甚至出门不戴口罩呼吸都受不了。如同许多发生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事情一样,相关部门先是否认,然后专家辟谣。但去年年底,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让这一问题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精明的商人从中发现了商机,据说某空调厂商在官网上声称其  相似文献   

6.
近几个月,PM2.5、雾霾、口罩等成了百姓的家常话题,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上便成了污染比较严重的"毒场"之一。对于空气质量比较差的天气,合理使用内、外循环显得很重要。本期,我们就来谈一谈在开车出行时,如何相对减少被毒害。  相似文献   

7.
正雾霾已经够让人烦的了,而利用雾霾忽悠人更招人恨。比如一些化妆品商家推出号称可以抗雾防霾的产品,说什么"能有效抵御PM2.5的侵袭"。要知道,目前我国根本就没有出台针对抗雾霾化妆品的相关标准,有关"产品具有防霾功效"的宣传无法获得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验证。而相关监管部门和业内专家也早就提醒,普通的化妆品被冠以"防霾化妆品"均为虚假宣传,消费者不可轻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爆发大规模的雾霾天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雾霾天气多是PM2.5不断爆表导致的。PM2.5的危害有很多,其中对人体的危害尤其大。基于此,文章对于如何治理PM2.5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控制途径和防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除了指望风,个人防霾只能靠防霾产品了。可是市面上所见防霾产品到底靠不靠谱呢,这很难说。听商家们宣传一个比一个牛,但他们的产品大都经不起检验。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一戴PM2.5口罩,眼镜片就全模糊了,这说明口罩跟脸不贴合,有漏缝。既然有漏缝,雾霾就能钻进去,这样还怎么防霾呢?"相信不止这一位眼镜人士有如此感受和疑问。事实上,这跟戴不戴眼镜没关系,只是因为戴眼镜,问题被更清晰、更直观地发现罢了。有人说  相似文献   

10.
随军着我国雾霾天气逐渐趋于常态化,各种标榜着对PM2.5有防护作用的口罩纷纷登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抗雾霾天的主要“武器”。然而有专家表示,市面上出售的“PM2.51::1罩”大部分属于概念炒作,噱头大过实效。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十多个省市持续雾霾污染天,其中北京最严重,PM2.5指数平均浓度值为35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六级,属严重污染级别.正常情况下,PM2.5指数应该低于75微克/立方米.如何监测PM2.5,通过准确发布空气质量的真实状态来更好防治PM2.5,成为了社会关注的又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2.
正一场淅沥的春雨,将笼罩首都北京7天的雾霾暂时推开。阳光虽已久违,雾霾并未远去。人们对持久清新空气和蓝天白云更加翘首期盼。2014年初春这又一场雾霾,笼罩全国近1/7国土、10余省区市,在全国城市PM2.5实时监测图上,以大片紫褐色圆点,将京津冀、东北以及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四川多地密集覆盖在一起,令人触目惊心。这是北京自监测PM2.5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去年10月《北京市空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发布以来首次启动黄色和橙色级别预警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大众标准化》2014,(1):38-39
正连日来的雾霾天气使得市场上的口罩也越发紧俏起来,但你知道吗,如果佩戴的口罩不合格,不仅无法起到防护作用,甚至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市场口罩"三无"产品多雾霾天气导致高速封路、学校停课……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口罩也越发畅销,一些店家的口罩甚至脱销。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市场上销售的这些口罩,质量可靠吗?批发市场、精品小店、街头地摊……据了解发现,口罩的"入市门槛"并不高,许多地方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口罩,价格则从几块钱至数十元不等。虽然市面上销售的口罩花色繁多,但如果仔细观察后便可发现,这些口罩多用一个透明的玻璃纸包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简单说来就是"无厂  相似文献   

14.
正春天本应是个美丽的季节,草木新绿,和风送暖。可惜,事实并不尽如人意。早春时节,流感高发,还有花粉让人们遭受喷嚏和鼻塞的困扰。此外,多个省市的PM2.5如出笼猛兽般肆虐着人们。面对严重的空气、病毒污染,人们往往选择带上口罩。但是,一个小小口罩到底能否帮助我们远离尘埃与细菌呢?  相似文献   

15.
正雾霾的肆虐,改变的不止是环境,还有人们的日常出行。随着健康防护理念的加强,不少市民雾霾天外出开始选择佩戴口罩以对抗雾霾有害物质的侵蚀。但面对商家各类五花八门"防霾神器"的概念营销,消费者深陷云里雾里,到底这些口罩质量是否合规?是否具有防霾性能?外出该选择什么样的口罩?又有什么标准可遵循成为了困扰消费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唐蜜 《数据》2013,(5):20-21
今年年初的一段时间,北京挥之不去的雾霾天令人印象深刻,空气污染指数也一度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糟糕水平。由于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的PM2.5(细颗粒物)直接影响并威胁人体健康,其治理已成为弦上之箭。有关研究表明,北京市PM2.5约60%来源于燃煤、机动车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可见,工业排放是北京PM2.5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深灰 《中国新时代》2013,(2):127-127
真心希望我们的乡村医生是最酷的,开的是全地形车、悍马汽车、直升飞机、雪地摩托,用最先进的通讯设备,最好的医疗设施,不用再博取同情的眼泪,展现最酷的形象让所有人羡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被PM2.5熏的。1月13日北京东部地区重度雾霾,天地茫茫一片,医院里挤满了人,外出的人戴着口罩,场面恐怖。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最美乡村医生的颁奖晚会,画面中感人的镜头和动人的故事使我的眼里再一次含着  相似文献   

18.
正马年来临,对于施政者而言,雾霾治理是一马当先的重要使命。作为雾霾重灾区,北京市已与中央签订责任书,承诺到2017年大气污染得到改善,其中治理PM2.5投入将高达7600亿元。北京市领导更是透露,中央领导曾称,治理不好空气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5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是该标准的两大关键指标。这项标准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的国家标  相似文献   

20.
博弈呼吸权     
林默  张东亚 《中国企业家》2013,(5):92-99,11
从立法层面解决雾霾已提上日程,但各种利益纠葛盘根错节,要真实地监控PM2.5,服下降低污染排放的"退烧药",尚长路漫漫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特权阶级有特供的水,特供的食物,这次雾霾,他们没有特供空气了。"马云近日在亚布力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这样"兴奋"表态。他可能还是太乐观了。用法律抗击雾霾,美国用了50年,日本也超过20年。冈崎雄太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来到中国时间久了,他还学会了"中国式过马路",从东直门外骑到亮马桥东街的日本驻华大使馆,他只需要十分钟;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