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海啸、核泄漏三大灾难相继袭击日本,让这个已在经济危机中“摇摇欲坠”并缓慢复苏的国家再一次遭受了重创,更让全球为之恐慌。作为当今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经济大国,也是著名的出口大国。这场大灾难多样并复杂,其发生对全球能源市场、世界经济、产业供应链以及金融市场都产生了不少影响。日本经济“余震”,波及世界。  相似文献   

2.
李瑞红 《改革与开放》2011,(11):27-28,32
<正>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在目前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格局下,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部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对全球以及中国在内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和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瑞红 《改革与开放》2011,(6):27-28,32
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在目前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格局下,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部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对全球以及中国在内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和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突发意外,是否会在全球范围内也引发一场同样震级的经济"大地震"?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国经济将面临着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受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将明显放慢,国际贸易增长也因此大幅回落,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比上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仅为2.2%左右。这与亚洲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1998年接受,更为严重的是,在此次全球经济放缓中,以往轮流充当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增速都将放慢,其中居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的美国和日本经济还有陷入衰退的可能,进一步加大了今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6月29日,在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语出惊人,称"余生将贡献于实现东亚共同体的事业"。相比欧盟,拥有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东亚,似乎在一体化进程上仍是步履蹒跚。中日韩三国是亚洲经济的支柱,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2012年,三国GDP合计达到15万亿美元,占亚洲  相似文献   

7.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12):16-16
日本之灾 大地震将日本向东推了一个车位的距离。这仅仅还是开始。核电站发生泄漏,这种无声无形的威胁更令人恐慌。此外,寒冷开始降临。除了这些自然灾难外,还有人为灾难。恐惧和忧虑让东京股市三天内损失7000亿美元。如果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被排除在外,如何能够实现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经济区在地理位置上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限于数据资料收集原因,俄罗斯是按整体分析的),它和北美、欧洲构成世界经济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亚区域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日本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处于体制改革初期的朝鲜,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地区,蒙古则是落后农牧业国家。这种经济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不太好的年景里,暴富的几率趋近于零!只有保住了本金,你才有可能在经济好转时大有作为。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世界经济正处于另一次大衰退边缘。欧元危机激化、美国"债务上限"以及日本再次衰退的可能,将导致全球经济萧条。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造成全球经济以1%至3%的速度衰退。而我认为,这并非"另一次",只是"这一次"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发生时,世界正处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同时连续下滑的疲软状态之中,"9·11"事件的短期影响是使美国和全球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经济衰退.预计2001年GDP增长率美国为1%,欧元区为1.5%,日本为-1%,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为3.2%,拉美地区为0.5%,全球为1.2%,而200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8%,美国为4.1%,欧元区为3.4%,日本为1.5%,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为6.5%,这表明全球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中.整体看,2002年全球经济仍然疲软,初步预测GDP增长率美国1.5%,欧元区2%,日本-0.5%,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4%,拉美地区1%,全球2%.全球经济要到2003年才能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