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周刊》2005,(23):4-5
焦炭作为中国唯一具有国际话语权的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俏销。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焦炭生产企业置环保于不顾,盲目扩充产能,致使焦炭产品严重超过市场需求,焦炭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焦炭价格暴跌,企业严重亏损。事实证明,市场竞争不是无规则,无秩序的竞争,竞争如果失去了规则就会扰乱竞争,吃亏的还是焦炭生产企业。希望焦炭生产企业,利用这次市场变化提供的契机,吸取教训,充分发挥“焦炭欧佩克”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并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最终受益的是焦炭生产企业自己。  相似文献   

2.
武月 《市场周刊》2004,(24):37-37
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中国将扩大焦炭出口配额,国际市场焦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业内人士指出,从近期看,国际国内焦炭价格不会再大幅下跌,甚至可能出现小幅反弹。这是6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不少专业人士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12日,山西焦炭“欧佩克”——山西省焦炭协会召开会员单位联手压产自律大会,93家焦炭会员生产企业痛定思痛后在联手压产自律协定上签了字。按自律协定,今后3个月,93家会员企业将压缩焦炭生产规模20%-40%。据测算,今后3个月内,山西至少压缩焦炭产量600万吨。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山西焦炭协会近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获悉,为加速实施焦炭贸易国际化战略,山西将组建焦炭销售联盟,建立山西焦炭最低保护价格管理体系,以增强联盟成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山西焦炭协会第一副会长李天瑞指出,目前天津口岸的山西焦炭离岸价已成为国际贸易基准价,山西焦炭价格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关联度很大。欧佩克组织对调节世界石油价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山西焦炭协会也要借鉴欧佩克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韦琳 《市场周刊》2007,(7):46-46
近日从“第五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获悉,通过近年来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中国钢铁工业和焦化行业呈现出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近期我国焦炭市场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预计2007年我国的焦炭出口量将保持适度规模,维持在14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燃料快报     
《市场周刊》2005,(36):35-35
山西太原22个煤矿列入压减名单,新疆阜康市拟建800万吨焦炭基地,江苏“焦炭欧佩克”遭遇尴尬,油价狂涨8个月蒸发国民财富千亿,我国原油进口略增 成品油进口下降  相似文献   

7.
孙峥嵘 《市场周刊》2005,(43):33-34
一度被视为可扭转山西焦炭价格颓势的“焦炭欧佩克”最终出现尴尬的局面。而政府主导下的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又能否将这一行业带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呢?  相似文献   

8.
4月中旬以来,不断有消息传出,山西将由该省焦炭行业协会牵头,模仿欧佩克模式,以山西焦炭集团公司、山西焦化焦炭等大型焦炭生产企业、出口企业以及骨干运销企业为核心,组建山西焦炭销售联盟。  相似文献   

9.
储文华 《市场周刊》2004,(39):31-31
随着焦炭行业的迅速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首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自2002年以来,由于全球钢铁业的快速发展,焦炭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内外焦炭价格上涨迅猛。鉴于此种状况,各国为了降低对我国焦炭的依存度,纷纷恢复、改扩建焦炉,预计到2005年至2006年,全球焦炭产能将新增8000万吨,其中我国新增5800万吨、巴西660万吨、德国290万吨、印度280万吨、美国270万吨、波兰220万吨,2005年国际焦炭产能将超过4.5亿吨。到2005年,我国焦炭产能将达2.66亿吨,可满足生产4亿吨钢的需求,超过市场对焦炭产品的需求总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中国作为众多资源性商品的出口大国却陷入定价小国的这一困境,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并以焦炭、稀土这两大重要的资源性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在焦炭产业已初具规模化生产特征,焦炭、稀土等资源性商品出口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国在21个焦炭出口市场中,仅在孟加拉、墨西哥等少数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中国在19个稀土出口市场中,仅在日本和英国市场拥有有限的市场势力。基于中国具有资源优势而定价权有限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在焦炭市场推行碳排放交易,在稀土市场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构建资源性商品出口价格联盟以及组建焦炭、稀土欧佩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谭筱 《市场周刊》2006,(3):10-10
在“2006年上半年全国焦炭市场形势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侯世国指出,由于产能过剩。目前80%的炼焦企业亏损。今年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把焦化新增能力准入关。“我给你几次补考机会,还是不及格,那就只好退学。”他表示,时机一旦成熟,将对仍不符合条件的焦炭企业进行强制性调整。今后三年焦炭生产能力保持在3亿吨左右。彻底淘汰土焦、改良焦,力争使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焦炭产能占总能力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我国焦炭内销价格自2008年8月11日开始下跌至9月下旬已近7周,均价累计下跌600元(t价,下同),其狂跌态势与上半年逐月上涨速度几乎一致,使今年我国焦炭市场基本定格为“暴涨暴跌”。三季度即将结束,四季度我国焦炭市场还会持续低迷,原因是钢铁行业不景气仍将延续。钢铁企业领头羊宝钢股份9月19日宣布其11月钢材价格比10月再下调800元。  相似文献   

13.
梁霄川 《市场周刊》2005,(46):30-30
进入11月,焦炭市场“入冬”迹象愈加明显。欧盟已放出威胁的风声,为避免违背WTO条例。中国有义务在年底之前放宽出口配额。就在欧盟博弈中国焦炭倒计时的时候,商务部逆流而上,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2006年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这意味着中国明年将进一步缩减出口配额。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及原材料市场 世界经济 6月,受全球经济放缓,美元持续走软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最高每桶达142美元。欧佩克轮值主席预测年内国际原油价格每桶可能达到170美元。  相似文献   

15.
谭筱 《市场周刊》2006,(11):13-13
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雷云指出。上半年焦炭价格的回升是由于下游需求的增长,需求方库存不足、采购的相对集中和运输困难等因素造成的,支持价格上涨缺乏持久动力。预计下半年焦炭市场将不会大起大落,波动周期缩短,波动幅度趋稳。刘雷云认为,当前我国焦炭出口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市场周刊》2005,(19):39-39
2004年,中国焦炭产量创记录的达到2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贸易量多年超过世界60%的份额。然而,国内焦炭企业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环境日益恶化,国际市场价格又对我国不利,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在“首届中国煤焦化国际论坛”上,专家呼吁,国内焦炭企业应该通过强强联合来解决焦炭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王黔 《市场周刊》2005,(45):31-31
焦炭行业从“天堂”着地 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焦炭需求猛增,导致市场价格一路飙升,每吨焦炭突破400美元,最高达到430美元,面对不可思议的天价,一时间焦炭成为“暴利”的代名词;同时,国内钢铁需求强劲,拉动焦炭消费不断攀升,价格上涨、利润可观。好景不长。2004年下半年,世界钢铁价格开始疲软,导致焦炭需求走向低迷。来自天津港13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焦炭离岸价格约为120-130美元/吨左右。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外商已经或准备利用中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的时机,寻求集体压价,焦炭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滑。在出口受挫的同时,严重过剩的焦炭产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据了解,目前焦炭行业整体处于保本微利状态,不少焦化厂出现亏损,有的已关门大吉。  相似文献   

18.
江静伟 《市场周刊》2005,(26):38-38
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国际焦炭市场将基本保持供需平衡,中国焦炭出口将继续保持高位波动、小幅下滑的走势,价格将稳定在210美元/吨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进入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焦炭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升,市场出现了转暖迹象。但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焦炭行业面临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市场形势依然严峻,行业整顿和总量调控必须继续进行,当务之急仍须高举限产“大旗”。  相似文献   

20.
国际快讯     
《大经贸》2006,(11):69
世界商用车市场空间大;全球最大期货交易所在美诞生;欧盟发布新的对华贸易政策;全球服务外包热降温;越南:国产纸浆求大于供;欧佩克减产保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