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志松 《会计师》2019,(8):13-14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推行责任会计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责任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明确经济责任为起点,通过编制和执行责任预算,加强内部管控,实施绩效考核等手段,利用会计信息对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解决委托代理双方的内部信息不对称、责任不清、利益冲突和人员激励等问题,以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有关责任会计的定义,内容,以及如何确定责任中心和业绩考核。 一问:什么是责任会计、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责任会计就是在企业内部确定责任层次,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有关业务进行预算和控制的制度。 管理会计是为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会计。因此,管理会计职能应该和管理的职能相适应或是相吻合的。从管理过程来看,管理是计划和控制的不断循环。  相似文献   

3.
责任单位与考评:中国企业的探索及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关于中国企业责任单位与考评的探索及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主要围绕企业责任中心划分、责任中心业绩评价指标、内部转移价格三方面进行。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得出的启示有 ,企业划分责任中心和责任指标时要同时考虑责任考评的效果和考评的成本两方面因素 ;选择合适的指标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将有助于企业责任会计运用的深化 ,而中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存在着很强的集权倾向 ,这是影响采用利润指标进行激励与控制的因素之一。另外 ,在责任会计的实施过程中有许多技术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责任会计就是以责任中心为会计对象,对责任中心进行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种会计制度,它强调对责任中心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它是在建立内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出版企业的内部状况设立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责任会计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财务会计的外部受托责任是否社会化尚不明确的话,那么,管理会计的内部受托责任具有企业化和行为化的特征可相当明确。“相关信息适时地提供给相关的人”道理也就在于此。现代管理会计的参与决策、计划与执行功能无不体现分权与授权,强调权责利的对称关系。而提到现代企业的分权与授权,就不能不谈现代企业责任中心的构建这个话题。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现代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也越来越复杂。企业组织进一步向分权化方向发展。由此,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了多层次、复杂化的“受托责任”链条,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也出…  相似文献   

6.
浅析现代企业成本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强化成本控制职能.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要求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事前决策成本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事中成本控制体系,规范明确各责任中心;改变内审工作重点,建立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事后责任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7.
试论责任预算及业绩报告对人的行为重要影响孟焰为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确保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实现,在实行责任会计制度过程中,就必须把全面预算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为每个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各责任中心根据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定期编制业绩报告...  相似文献   

8.
一、责任会计责任会计是把经济责任制与会计工作紧密结合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在责任会计下,一个企业内部都分成若干个管理领域,或者称为“责任中心”,如“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等。责任会计就是按照各个责任中心来组织的。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要把全面预算按照各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分配到各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就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计算;定期编制“业绩报告”,对各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层次分析法在责任会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耍内容。它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目标(总目标)由上而下分解为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费用)中心三个层次的子目标;从责任预算开始,对每一层次责任中心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评价和考核,把各责任中心工作成果的计量与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企业内部严密的信息控制系统,有助于管理部门对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但传统责任会计的重大缺陷在于:它强调只要激励各个局部(各责任中心)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生产经营成果最大化,便能自然而然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谈谈企业内部承包合同上海申华进出口公司夏耀华经验交流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加以分解,层层落实到各业务部门及个人的管理方法。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合同是按照有关规定,以书面形式,由...  相似文献   

11.
王儒 《上海会计》1990,(9):14-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作为经济管理重要手段的会计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围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完善内部经营机制的会计模式,是我国微观领域会计改革的总体目标。责任会计是国外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推行责任会计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下面就如何建立责任会计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之一,是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的保证,也是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前提。由于我国预算管理起步较晚,在企业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系统管理等全新的预算管理理念,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体系和完善的预算管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责任会计是在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运用会计手段,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层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与分析而形成的一个内部控制体系。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责任会计作为一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全面实行已成为必然,这是深化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里,根据一些地方及单位试行的情况,就建立和推行责任会计制中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中心以及责任目标的若干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一、存在问题 1.照抄西方的责任中心设置方法。我国企业在划分责任单位过程中,往往效仿西方责任会计的模式,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划分为三个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作为责任会计主体。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明了,能够突出重点控制目标,但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谈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转移价格 ,是指企业的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因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或劳务所采用的一种结算计算标准。正确制定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是企业建立责任会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从制定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原则、方法等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制定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制定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有利于考核和评价各责任中心的业绩 ,有利于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大 ,经济效益普遍很低甚至滑坡的情况下 ,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 ,旧的体制仍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确保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实现,在实行责任会计制度过程中,就必须把全面预算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为每个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各责任中心根据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定期编制业绩报告,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借以评价与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成绩并分别反映它们所存在的问题。由于责任预算的编制和业绩报告的考评工作不仅直接涉及到各责任中心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在影响职工积极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从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分权管理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日益频繁,内部转移价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监督、控制企业合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维护和平衡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是人本经济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职能。传统企业内部控制以股东为权利轴心、以员工为责任边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漠视造成内部管理冲突和控制危机,从而降低企业绩效及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由风险治理向人本治理演进是必然趋势。本文在回顾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人"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相互作用,提出人本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构建基础,构建了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以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控为中心的人本内部控制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9.
责任会计是以企业内部的各责任单位或责任中心为基础进行业绩控制和考核的。责任中心是责任会计的基础。为了分清责任,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凡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时,都要实行计价转帐。这时的计价标准,就是“转让价格”,或称“内部结算价格”。从本质上讲,一切成  相似文献   

20.
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管理模式能使建筑安装企业在各区域范围内抓住机遇、避开风险,因地制宜地组织生产经营,进而从整体上提尚企业的效益。本文认为,建筑安装企业运用利润中心管理模式要求做到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建立内部成本控制系统,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财务控制,特别是资金的集中控制。加强统一管理和协调及对利润中心责任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