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精神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精神文明,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为了探讨和促进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12月2日,人民网邀请部分专家与相关领导,举办了“农民素质与农村小康”网上座谈会。此次活动由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国精神文明网等网站联合转播,仅人民网的浏览人数就接近43000人,社会反响强烈。值此,特摘要发表三位特邀代表的建言良策。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8.2%,比上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提高速度最快的一年。目前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仍较明显,东部全面小康的农村实现程度达到了47.6%,中部的实现程度达到了24.6%,西部的实现程度首次出现正值,为1.3%。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全社会的全面小康。农村建成小康社会仅仅通过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改革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其关键在于通过相关宏观政策的调整,改变国民经济的分配格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经济环境。本文围绕河北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个重点工作,提出应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重任、立足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来说,既是小康社会的直接受  相似文献   

6.
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生活水平低。当前仍有近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有6000万人口徘徊在温饱线上。显而易见,农村小康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瓶颈。从我国国情和农业农村现实来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要着重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11月23日上午,在南京江宁区开幕的第二届全国“村长”论坛上,100多位从全国赶来的村官们,聚集在一起非常兴奋地交流自己村子的特色发展之路,共话在党的十六大刚刚胜利闭幕之后,如何响应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在一线工作的这些“村官”们心里非常明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亿万农民的富裕,中国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覆盖面广、人口比重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小康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结合江苏省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对当前农民收入现状、制约因素及增收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议农村小康指标的综合评价新疆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刘平,郭宏实现农村小康就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基础上,使广大农民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的水平。因此,农村小康是反映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笔者有幸部分参与了国家农村总体小康的研究,全程参与了广东农村总体小康的研究和验收。简单回顾过去的工作,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或者会对今天我们研究农村全面小康或监测其进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遵义地区农村小康进程及对策廖金蓥,梁小飞到本世纪末,实现农村小康,这是90年代农村工作的总目标,是广大农民多年的追求和期望。所谓农村小康,是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农民生活从温饱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宽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  相似文献   

14.
郑晔  李佳 《农村经济》2004,(3):52-54
章在阐述我国农村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与全面小康消费的差距,推出了推进农村全面小康消费的五大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小康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本世纪末,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邓小平同志70年代末提出的、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由于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因此全国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农村。一、农村小康进程评价80年代以来,我国农...  相似文献   

16.
目前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 ,但这种总体上的小康 ,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地区发展不平衡 ,贫困人口还不少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由此 ,我们认为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化农村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党中央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完全正确的。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开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对全面建设我省小康社会作了统一部署,对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作出了具体要求,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全面地总结农村小康建设的基本成就和基本经验,对进一步加快我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前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小康 ,农村小康是难点 ,也是关键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在科学界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而工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辽宁省农村小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任传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辽宁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小康建设统领农村工作的全局,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了“抓致富,奔小康”的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到1995年,全省农村小康建设综合评价为84.4分,比1990年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