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5中韩经济合作论坛集两国政界、经济界、企业界诸多专家学者于一堂,为中韩经济界和学术界搭建了一个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中韩经贸合作扩大与深化的印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两国人民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许多角落。中韩建交只有13年时间,两国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国。2003年7月,胡锦涛主席与卢武铉总统就后5年将中韩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达成共识。截至2004年底,韩商来华投资32753项,合同韩资金额505.60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259.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韩自贸区联合研究报告,构筑中韩自贸区会显著推动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可以提高中韩两国在地区和多边谈判中的地位(如APEC、WTO等),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那为什么中韩自贸区谈判迟迟没有开始?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0日,由中国商务部和土耳其经济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土耳其商务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旨在继续深化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中土两国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约500人出席了论坛。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共同出席并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4.
2015年6月3日上午,烟台市政府在北京举行烟台中韩产业园新闻发布会,重点对中韩产业园的园区定位、规划建设、产业布局进行推介。
  烟台中韩产业园是落实中韩两国元首共识和中韩自贸协定内容、深化对韩国经贸合作而重点建设的园区。园区坚持产城融合、生态智慧、互联互通发展理念,通过与韩国国家级经济园区建立“两国双园”运作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中韩自贸区产业合作示范区、东北亚综合国际物流枢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平台和韩国元素突出的智慧型宜居新区。  相似文献   

5.
卓越的风范 精到的见地蒋慧工去年初秋,我随以对bbe贸部吴仪部长为团长的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出访意大利,参加中意两国政府混合委员会会议.这是每年一度的两国经贸例会,主要商量两国经济贸易交往中的一些问题.这次例会,还特别讨论上海浦东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  相似文献   

6.
中韩建交20年来经贸发展的实绩表明,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远远大于竞争。中韩贸易的总体特征表现为:贸易额持续高速增加、韩国进出口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持续增加。在国际贸易争端日益频繁和激烈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成为中韩之间避免贸易摩擦、促进贸易良好健康发展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7.
陈军亚 《北方经济》2007,(8):74-74,76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联系非常密切。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92年以来中韩双边贸易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用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指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并从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贸发展、改善两国贸易依存不平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8月23日晚,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和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共同主办的中韩建交20周年招待会在洲际酒店举行。重庆市副市长陈和平、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郑万永参会并发表讲话。陈和平说,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重庆与韩国的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双方在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交往日益深化,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也保持了密切的协调与合作。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目前,重庆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已经拉开建设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韩自贸区联合研究报告,构筑中韩自贸区会显著推动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可以提高中韩两国在地区和多边谈判中的地位(如APEC、WTO等),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那为什么中韩自贸区谈判迟迟没有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中韩建交20年来,经济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贸易贡献度指数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要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度,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要高于进口依赖。分析中韩产业间竞争力指数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对华优势产业占中韩总贸易额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国优势产业所占的比重,中韩经济合作依然是以垂直互补关系为主,这不仅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是因为韩国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中韩产业内贸易。中韩两国应该继续深化双边和区域性合作,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式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纵深化发展,世界经济面临着重要变数,在这一大环境中,中国经济的增长始终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利条件,是全球经济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值此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共同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韩经贸社会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文章通过对建交后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回顾,深入分析两国经贸交流中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张淑杰 《理论观察》2008,(2):158-160
中国和韩国是重要经贸伙伴。2007年末,中韩两国的贸易额为1599亿美元,是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的32倍,预计2012年前将突破2000亿美元,韩国在华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207亿美元,投资项目60707件。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一大进口对象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两国的经济贸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许多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中韩之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10日,由中国商务部和土耳其经济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土耳其商务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旨在继续深化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中土两国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约500人出席了论坛。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共同出席并分别致辞。王岐山:希望优先铁路建设领域合作加快制定中长期经贸合作规划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23日,第20次中韩经贸联委会、中韩FTA扩大经济合作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中国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与韩国外交部次官赵兑烈共同主持,双方积极评价两国经贸合作取得的成果,并就世界和各自国家经济形势、落实领导人会晤共识、继续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修订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加强物流流通合作、地方经贸合作、共同建设中韩产业园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诸多共识。如此高规格的会议选择在烟台召开,背后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经济上互补、地理上相邻、文化上相似、人员交往频繁,因此两国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边贸易的扩大有利于两国经济,双方应努力使两国贸易按照自由贸易原则朝扩大均衡方向发展。此外两国政府还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来支持和推动两国间文化、观光、学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俄两国地理位置毗邻,交往历史久远,一直以来都是彼此重要的经贸战略合作伙伴,双方致力于打破以往经贸合作总额小、起点低的局面,共同开启经济贸易合作新篇章。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俄方积极做出回应,但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两国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尚且存在较多不利因素,有碍于"一带一路"的更好落实。文章将重点分析两国合作中面临的现实挑战,以期能够为双方实现互惠互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中韩两国农业方面合作的条件 中韩关系从历史或地理的客观条件上看,都有着持续、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利因素。两国是友好的近邻,文化背景相近,人文思想相通,又有友好交往的悠久传统。两国都面临着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等迫切任务,都希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韩国提出了世界化、国际化的战略,中国则提出多极化、全球化的战略,两个战略的基本内涵“异曲同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韩国提出了开发海洋的设想,中国沿海各省则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设想,两个设想又有共同之处。 中韩两国的农…  相似文献   

19.
中韩科技合作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在科技领域的科技合作状况,总结了中韩科技合作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两国科技合作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扩大中韩科技合作的原则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9月21日,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位嘉宾齐聚湖城银川,参加为期5天的2011宁洽会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以"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本届中阿经贸论坛内容较之去年更加丰富,分为高峰论坛、会展博览、经贸洽谈三大板块,34个分项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阿经贸论坛高峰会议、中阿经贸论坛贸易经济合作分会、中阿经贸论坛能源合作分会、中阿经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