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需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产教融合构建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命运共同体,做到与政府、行业、企业和区域产业相融合.以跨境电商创业胜任力调查为依据,分析高职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的困境,结合当前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等先进...  相似文献   

2.
郑勇文 《江苏商论》2023,(6):117-119+130
科学的人才培养策略是高质量人才输出的保证。在三螺旋理论框架下,政府、产业和大学三主体以发展经济为目的、以发展技能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根本,通过目标协同、师资协同和教育过程协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构建高职“双精准”人才培养策略,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精准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是区域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区域经济水平决定其发展规模。当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时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级济发展。高职教育应当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保障产教结合的基本条件。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与宁波江北电商园区的"园校一体"产教结合模式,系统论述了传统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园校一体"发展的策略,为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园区融合、协同发展略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对产业的市场辐射范围、信息畅通性、产业集聚发展等的影响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借助电商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许多地区的选择。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电子商务高职教育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需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群,满足电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并详细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群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应该致力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式是校企合作、校地合作。高职学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坚持特色办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自身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7.
数字贸易是新型贸易活动,是浙江数字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浙江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着力打造数字新型贸易中心。本文基于调查研究,概况分析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现状,提出浙江已经具备数字贸易发展的优越产业优势,但是人才瓶颈日益凸显。经过调查分析,浙江数字贸易的人才瓶颈主要体现在产业转型急需高层次人才、企业发展急需复合型人才、"一带一路"拓展紧缺沿线贸易人才这三大方面。为此,建议政府、产业、高校等数字贸易生态主体协同发力,政府持续优化区域人才环境,产业与企业合作集群投资数字贸易人才,高校则产教融合共同培育数字贸易人才,并且在政府主导下共同国际化培育"一带一路"市场拓展所需的数字贸易人才。  相似文献   

8.
连俊华 《全球化》2023,(3):90-96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是致力于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主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开放程度高、联通三地的优势,以“世界工厂”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长三角城市群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完善区域间协同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资源比较集中于北京,城市间创新协同互动不紧密;成渝城市群的两地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新技术推动新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实施路径:一是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二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三是建设具有各地区特色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层面设计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论文总结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体现,从为官不为、行政壁垒、创新资源配置不均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区域协同创新的因素,据此提出了地方政府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合芜蚌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合芜蚌高职教育面临一系列影响,亟待变革.目前,合芜蚌高职教育存在人才培养质量较低、相关教学改革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功能未充分发挥等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因素.因此,合芜蚌高职教育需深化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增强配套师资力量、提升产业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推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用意义和内涵与传统本科院校的意义有所差别。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是在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产业、行业、政府、企业相互协同,协作互助,优势互补,相互扶持的行为模式,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职业院校的校企协同,有助于帮助职业院校实现教育过程中定位的修正,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快速高效的对自身能力和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在协同联动机制作用下,寻求校企之间、产业和学校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和地域经济之间的有机联合,对教育行为模式、教育单元设计与企业业务创新、生态经济进展和产业转型进行战略安排,有效配置行业生产要素和科技环境要素,实现递增效果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及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背景下,通过定性分析廊坊地区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廊坊地区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徐永安 《商业时代》2007,(16):18-21
浙江是我国经济强省,商贸流通优势突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本文研究了新时期,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战略地位、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智能应用型商科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高职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等问题。以期为浙江商贸流通业和高职商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浙江商贸流通业、高职商科教育与高职商科毕业生就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淮安高职教育存在着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高职科研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科研领域未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发挥显著作用。加快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应优化专业结构,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深化科研兴教,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支撑服务水平,从而通过高职教育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满足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人才、科技需求。  相似文献   

15.
论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群智 《中国市场》2008,(15):131-133
浙江经济以企业集群为特色,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以地方产业为特色的区域品牌。本文从浙江产业集群现状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政府、品牌层次和行业协会三方面来构建浙江区域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数字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与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数字贸易正起着积极的正向推动作用。数字贸易的发展会影响到浙江三大产业的比重向更加高级化方向发展,也表明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有利于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提出应积极鼓励发展数字贸易,并通过稳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数字贸易发展新活力、建立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数字贸易联动机制、把握数字贸易规则动向,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打造数字人才聚集高地等措施助力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建构产教共享生态系统是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向深入的重要途径。在产教共享生态系统中,政府是统筹规划者,企业是系统主导者,高职院校是积极参与者,中介组织发挥着黏合剂和催化剂的作用。新时代构建产教共享生态系统是转变职业教育形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建构路径而言,政府要发挥协调职能,完善与产教融合配套的政策法规建设;企业要强化主体作用,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高职院校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地方产业能力;中介组织要协同构建,扩宽产教融合渠道。  相似文献   

18.
《商》2015,(8)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已经成为区域政府和高职院校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针对区域产业转型对汽车前市场高技能人才的要求,通过对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创新与实践,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如何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集群概念主要来源于马歇尔规模经济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和增长极理论。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可以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教育交易成本节约效应、合作与竞争的共享效应以及创新效应。通过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构建专业集群,统一专业集群竞争优势与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20.
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承担着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战略任务,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自北京设立自贸试验区以来,京津冀三地政府积极推动三地自贸试验区的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归纳了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实践,指出三地自贸试验区的联动按照增长极理论和协同学理论进行互动。其次,进一步探讨了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的合作、分享和激励机制与产业、要素、设施、制度的联动模式。提出三地自贸试验区要基于自身优势推动协同联动,完善三地的联动机制,共建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加快三地自贸试验区产业的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