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高义(EZRAF.VOGEL),1930年7月出生。哈佛大学亨利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曾两度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美国中国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主任,被认为是美国惟一的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在哈佛大学,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撰有《邓小平时代》、《日本第一》等著作。  相似文献   

2.
杜维明,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2年赴哈佛大学深造,196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1年至今一直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1988年获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  相似文献   

3.
美国有一批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Jonn King Fairbank)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所著《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是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常版书。从1948年问世以来,到1978年已经出了第四版。作者在每一版中都做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改。商务印书馆曾于1971年翻译出版了《美国与中国》第二版(1958),现在又将本书第四版(1978)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4.
范黎波 《新财经》2014,(4):19-19
经过3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转变,中国经济己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与中国相关,而坎布里奇——哈佛大学所在地仿佛已成为边陲小镇。  相似文献   

5.
10月29日,SOHO中国基金会与耶鲁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0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此前, SOHO中国基金会曾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元,耶鲁大学是继哈佛大学之后接受此助学金捐助的第二所高校。  相似文献   

6.
10月29日,SOHO中国基金会与耶鲁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0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住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此前,SOHO中国基金会曾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元,耶鲁大学是继哈佛大学之后接受此助学金捐助的第二所高校。  相似文献   

7.
日本开发银行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说,如果按同一基准对日美两国工业设备的平均年令进行比较,日本要比美国的小二至三年,近期内双方工业设备年令不会发生逆转。日本产业界曾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美国随着景气回升和实行投资减税,大量进行设备投资,因而工业设备年令不断降低;相反,日本由于没有实行投资减税,工业设备日趋老化。为此,产业界  相似文献   

8.
1985年9月西方五国共同干预国际金融市场以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迅速上升。1986年2月达到180日元兑1美元,5月突破160日元大关,如今在154日元上下浮动。日元的持续升值,对出口导向型的日本企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众多的企业开始调整经营战略,重编设备投资计划。对此,日本通产省曾在1986年2月和5月对日本全产业进行二次设备投资动向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因创造了一种表明各种因素是如何对经济增长发生影响的理论模型,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使他成为该奖自1969年建立以来的第25位获奖者。索洛192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市一个皮货商的家庭,高中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1942年中断学业应征入伍,先后在非洲和意大利等地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回到哈佛大学学习经济,于1949年和1951年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专利事业的发展曾经历过一落二起的变化。战后经济恢复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一、民办高教历史久远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最早始于80年代之初。近20年来,民办高教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兴旺发展的景象。仅北京市就有90余所,在校生达25万余人。全国有民办高校1200余所。民办高校的出现和发展,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打破了过去由政府包办的单一的办教育的体制,是我国教育体制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放前我国曾有私立大学,世界各国也都有私立大学,而且有许多是很著名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因为教育是一种社  相似文献   

12.
“环太平洋构想”(又称“太平洋经济共同体设想”),日本在六十年代就开始酝酿了。1980年,前首相大平正芳把实现“构想”作为日本对外发展战略提出后,曾引起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的广泛注意。第二届中曾根政权又把“构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策略上也具有了一些新特点。本文试就“构想”的演变和目前中曾根政权的作法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道》2010,(1):8-8
伯南克聪明“绝顶”,花白络腮胡,眼神疲惫。为人低调,生活简单,只相信数据分析、没有党派性……在美国媒体眼中,他不属于典型的华盛顿政客,更像个“书呆子”,而且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书呆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伯南克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4.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宝塔山创办了日本工农学校,教育对象是战场上被俘的日本俘虏和投诚过来的日军士兵,林哲任校长。林哲其实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标准的日本人。他的日本名字叫野坂参三,到延安后取了中文名字林哲。从1940年3月到1945年9月,野坂参三在延安的窑洞里住了五年多的时间,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9年,野坂参三在阔别延安14年后再次赴延安访问,两次参观自己曾住过的窑洞,动情地说:"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5.
先行者之思     
张培刚 《上海国资》2013,(2):104-104
《农业与工业化(英语原著 中文引言)》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是张培刚教授1945年在哈佛大学完成的英文博士论文,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1946—1947年度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最佳论文奖和“大卫·威尔士奖(David A.Wells Prize)”,有人称之为“小诺贝尔奖”,张培刚也是亚洲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约翰·奈斯比特,未来学著作的销量已经超过1400万册。据英国《金融时报》证实,他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之后,约翰·奈斯比特先后进入犹他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此后曾供职IBM与柯达公司。1963年他进军华盛  相似文献   

17.
袁媛 《改革与开放》2016,(19):49-5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学生赴日留学交流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萧条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学生赴日留学逐渐恢复,成为日本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这不仅得益于战后日本实施的留学生政策客观上支持中国学生赴日留学,还得益干日本相关部门、大学及民间团体等组织在以中国留学生为对象的留学宣传、奖学金援助、教育支持、留学交流等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济究研中心理事长金森久雄先生的新著《日本战后经济史话》,自1982年5月在日本《东洋经济(周刊)》上连载以来,历时二年半,以十章的篇幅,于1984年12月刊载完了。金森先生这部近著,是基本以回忆录的形式,通过他亲身经历——亲自参加及耳闻目睹,描述了日本自1945年8月停战后到1965年12月的所谓“大型景气”——伊奘诺景气开始以后的20余年间的经济发展概貌。最后,在《后记》中以“速写”的简练笔法,概述了从“大型景气”开始后到今天为止的后20年左右时间的经济发展情况。通读全书,使我们对日本经济在停战当时濒临全面崩溃边缘的情况下,举国上下一致努力,怎样跃进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9.
微软公司,这个曾以发展最快而闻名于世的公司,在20世纪末又以垄断案而更加引起世人瞩目。70年代,从哈佛大学肄业的盖茨创立了微软公司。微软在80年代以后相继开发出MS-DOS和WINDOWS,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企业。它曾是美国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其实力是美国高科技产业雄居世界之首的证明,被视为新经济企业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正>韩国才是世界第一1979年,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著书盛赞日本第一。到了2012年,美国智库经济策略研究院院长普瑞斯托威兹(Clyde Prestowitz)认为,韩国才是世界第一。普瑞斯托威兹经过两星期的实地探访之后,今年6月初在《外交政策》期刊撰文指出:上世纪70到80年代,索尼、夏普、东芝、日立及松下等日商,封杀了RCA与摩托罗拉等美国消费电子业者,并差点打垮英特尔与美国半导体业,让硅谷险些消失。然而,时至今日,日本电子业却被三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