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试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利润操纵 ,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采用违规甚至违法的方式 ,人为有目的地对利润进行虚减与虚增的行为。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利润虚增(或利润高估)这一特殊行为进行分析 ,以探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相关问题。一、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方式与途径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包装方式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其中有些是很明显的 ,而有一些却比较隐蔽。这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前确认营业收入与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例如有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的房地产业子公司在房产未出售的情况下就以售楼合同金额及…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在对上市公司其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分析后,首先提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带来的企业会计数据失真等问题,然后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对策,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3.
4.
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继波 《上海会计》2001,(12):37-38
利润操纵可以定义为公司管理层违反一般会计准则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证券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来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并决定其资金投向的。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经过利润操纵行为后的会计报表信息,投资者据以推测,判断公司未来业绩的水平,将变得毫无意义,投资者的利润必将受到侵害,更为严重的是,错误的信息将导致资金非合理的流动,使证券市场丧失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因此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利润操作行为,无论是对广大投资者,注册会计师,还是市场监管者,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予燕 《理财》2014,(6):59-61
企业总会在一定利益的驱使之下铤而走险,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进行利润操纵。利润操纵的有些手段貌似合乎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但是突破了一定的限度,就成为不合法的操纵行为。警惕上市公司利润造假是股票投资者的必修课,以防踩雷。  相似文献   

6.
7.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仇宜 《上海会计》2002,(5):30-33
上市公司的利润指标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它作为信息披露的基本要素;证券监管部门将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控制参数,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停牌或具有配股的资格依据之一;投资者用它来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据此预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由于利润指标在评价上市公司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时如此重要,一些上市公司便利用利润指标大做文章。上市公司对利润进行操纵一般处于两个时期:一是上市以前为提高发行价格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二是上市以后为了避免亏损或取得配股资格所做的“盈利调节”。从两年前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利润操纵的方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或包装上市,圈占投资者的资金;或配合庄家操纵股价;或为了取得配股权虚构利润等等,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本文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形式和成因入手,对如何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防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此文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新华  王艳 《辽宁财税》2002,(12):46-47
近年来,“假帐”无疑是证券市场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它不仅敲碎了一个又一个的市场神话,还极大地打击了投资的信心,影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