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桂花 《金卡工程》2010,14(11):54-55
在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制度中,承认与执行的条件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先介绍与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相关概念,然后以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65条、第266条的规定为视角,具体分析外国法院判决在我国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及其缺陷,最后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主要是保障国际民商事案件当事人排他性选择法院协议的有效性,被选择法院所作出的判决应当在缔约国得到承认和执行。至今,中国已签署《公约》,但尚未完成国内立法批准程序以及尚未正式作出任何有关于保留事项的声明。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不断地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也不断深化,大量的民商事争议随之产生。在各类纠纷解决机制中,仲裁由于具有中立性、灵活性、保密性等特点而受到各国当事人的欢迎。国际商事仲裁能得到广泛适用,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等国际法文件的出台具有重要的关系。如何在协议中约定有效的、能充分体现当事人仲裁合意的仲裁条款,成为中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与国内仲裁的承认和执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国内仲裁裁决,人民法院一般采用的是实体审查;涉外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则采用形式审查方式。因此,确定一项仲裁是国内仲裁还是涉外仲裁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目前采用的以仲裁机构的性质来认定仲裁裁决是国内裁决还是涉外裁决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文章就着重讨论在我国该如何确立涉外仲裁裁决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王晶晶 《金卡工程》2009,13(9):88-88
人民法院在执行与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立法、司法、法律内乃至法律外几个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共奏"标本兼治"之效.  相似文献   

6.
程永强 《金卡工程》2008,12(10):49-49
理论界针对"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是否可以承认与执行"这个问题向来就有很多的争议,尤其是Chromally公司案件中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被埃及法院撤销后,又先后在美国和法国得到承认和执行,更是在仲裁界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文拟从理论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介绍目前主要的三种争论观点,并提出笔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李彬 《金卡工程》2009,13(6):144-144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蓬勃发展,商事仲裁日益成为解决涉外经济纠纷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我国涉外仲裁制度的应然和实然角度出发,对中国涉外仲裁裁决在中国大陆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作一些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文汀 《中国外资》2014,(4):170-171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是国籍国法院对一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具有撤销权以及该仲裁裁决具有执行效力的法律依据。各国对仲裁裁决不同的国籍判断标准产生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冲突,包括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冲突可以通过国际或国内立法来进行协调。《纽约公约》在尊重各个国家关于仲裁裁决国籍判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地域标准"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积极冲突进行协调,通过"非内国裁决标准"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消极冲突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9.
周璟 《投资与合作》2014,(6):367-368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事主体之间商事交易日渐频繁,争议增多,鉴于一国法院的判决在另一国家申请执行时会遇到种种问题,与此同时,仲裁具有灵活性,自愿性,简便性且仲裁裁决具有与法院判决具有相同的强制力,因此,商事仲裁逐渐成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重要方法.申请撤销商事仲裁裁决是一项当事人在认为裁决有误时向法院寻求救济的措施.对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的研究,有利于规范国际商事仲裁,维护仲裁当事人的利益,最终可以促进商事仲裁制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方海蓉 《金卡工程》2010,14(4):19-20
婚姻家庭法是家庭关系的根本法,婚姻法在保护合法婚姻关系中将财产制度放在了重要位置。就《婚姻法》第39条,明确规定了离婚时...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用法律经济学的观点来说,这是承认了女性在婚姻家庭制度中的特殊隐形贡献。女性的隐形付出得到了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婚姻法》的承认和保护,同样,女性在面临婚姻终结时也会在相关法律规定中,如《婚姻法》第40条,请求另一方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1.
王晓丹 《金卡工程》2009,13(6):138-13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签订了双边司法协助条约.①然而,历经10年的司法实践,条约相关规定已难以适应当前需求,加上双边条约本身固有缺陷,使得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在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问题上陷入了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对此,笔者认为,应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缔结多边条约并赋予其强制力,统一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成立于1956年4月,是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的常设商事仲裁机构。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CIETAC以其独立、公正、快速、高效的仲裁工作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声誉,现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事仲裁机构之一。CIETAC的受案量近几年来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案件当事人涉及除中国之外的45个国家和地区,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确认,仲裁裁决可以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得到承认和执行。CIETAC受案范围包括:国际的或涉外的争议;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或台湾地区的争议;外商投资企业相互之间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其他法人、自然人及/或经济组织之间的争议;涉及中国法人、自然人及/或其他经济组织利用外国的、国际组织的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的资金、技术或服务进行项目融资、招标投标、工程建筑等活动的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特别规定或特别授权由仲裁委员会受理的争议;当事人协议由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其他国内争议等。本期介绍的是CIETAC对一起合资争议仲裁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3.
外国主权强制制度产生于美国的判例法,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并没有建立该制度.近期刚刚落幕的中美“维生素C案”中中方引用了该制度进行抗辩,这使得该制度在国内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朱潇潇 《中国外资》2012,(8):195-196
外国主权强制制度产生于美国的判例法,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并没有建立该制度。近期刚刚落幕的中美"维生素C案"中中方引用了该制度进行抗辩,这使得该制度在国内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5.
于莎莎 《金卡工程》2008,12(10):25-25
我国<行政诉讼法>在其18年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该法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行政审判工作造成了影响,因此急需<行政诉讼法>的进一步修改.本文试从扩大<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在行政诉讼中建立有限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以及解决行政判决,裁定执行难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修改我国的<行政诉讼法>.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公益诉讼,尤其是行政诉讼中,原告适格问题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事项。欧盟各国以《奥胡斯公约》及欧盟指令为轴心,通过各自的公益行政诉讼制度建设,如民众诉讼制度、制定特别法承认团体的原告适格,或通过扩大传统的利益概念,扩大法保护的对象等不同方式达到扩大原告适格的目的,实现公约所保障的司法参与权,使得司法保障成为环境政策中不可欠缺的制度性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吴文汀 《中国外资》2013,(24):22-22,24
我国采用“仲裁机构标准”作为确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这种标准表明我国在协调仲裁裁决国籍的冲突方面没有履行公约的国内法修正义务,而且不符合我国仲裁事业发展的现实,这导致了理论的争议和实践的困境。在目前我国的仲裁理念和仲裁现实下,建议修改“仲裁机构标准”为“地域标准”作为确定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袁侃 《上海保险》2005,(10):31-33
蒙特利尔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在华沙体制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航空运输私法制度的发展而制定的。1999年5月28日,航空法国际会议的外交大会通过了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当日开放签署后,于2003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自此,公约将在公约当事国之间产生替代旧华沙体制各项条约的效力。在我国,公约于2005年2月28日获全国人大批准、生效,对我国的航空承运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文主要围绕《蒙特利尔公约》中的双梯度责任制度、第五管辖权和延误责任这三个方面对我国航空承运人的法律约束力问题展开探讨,并进一步分析国内航空保险业因此而可能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洁 《金卡工程》2010,14(6):82-83
起源于荚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与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制度一向是值得深究的一对联系密切的概念,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结合了这两者的基础上,以1980年《公约》作为优先适用的法律,发展出了自己的预期违约体系,本文试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出发,对比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提出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停止美国国内税务署(IRS)最近推出的纳税代理人备案登记制度和名为自愿参加的培训项目。该培训项目是美国国内税务署在其推出的纳税代理人强制备案登记制度被判无效后推出的新举措。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该项目的实施违反了美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要求法院判决美国国内税务署停止执行该项目。了解此次诉讼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