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海尔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中国造”是人们前几年最熟悉的广告词,而如今的海尔不但有中国造,而且有“美国造”、“意大利造”。2001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达到602亿元人民币,海外营业额占到14%,其中海外机构实现营业额7.3亿美元,从中国直接出口创汇4.2亿美,一年的海外市场贡献率达到11.5亿美元。海尔的成功,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作为国际企业的海尔集团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06亿元,其中卖给美国消费的家电产品约达43亿元。提起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时,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海尔的“先难后易”战略,即先进入围外最讲究、最挑剔的市场,占领制高点,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最近又有学以海尔进入美国市场为例,认为海尔的国际化道路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先易后难”战略。那么,海尔是如何走向世界呢?  相似文献   

3.
海尔的目标是创世界名牌。围绕这一目标,海尔集团放眼全球,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创新,创业17年来保持了年均78%的增长速度。200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出口创汇突破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白色家电制造商的第六位。据欧洲Euromonitor统计公布,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中排名第二位,海尔洗衣机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4.
张锐 《企业文明》2001,(9):38-40
海尔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一个亏损额147万元的小厂,16年后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年销售额达406亿元,并保持80%的平均增长速度,被美国《家电》杂志评为全球同行业企业增长速度之首,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亚太地区最具信誉企业。的确,令中国人骄傲的不只是海尔今天的成功,更有那叫我们称是的海尔跨国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海尔和华为都是在国内国际化做的比较早和比较好的企业。海尔在05年对外就传播"1000亿,世界的海尔"。全球销售额是1000亿人民币,海外销售大约在100亿元左右。占整体销售额的10%左右。华为海外销售额在2005年达47.5亿美元,占同期全球销售额的82亿美元的58%。产品销售已达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6.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1):48-48
柴永森是一块活化石,不仅亲历海尔20余年成长史,也见证了海尔10余年的国际化历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海尔是一面旗帜。与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步,1998年,已在海尔工作14年的柴永森受命组建海外事业推进本部,将原来集团五个项目的进出口公司整合成一个部门,并兼任海外事业推进本部部长至今。42岁的柴永森可谓海外少帅群体中的老将。业界扬名,是在2002年前后。那个时候,接班人问题困扰着中国企业,长虹少帅辞职、联想选人陷于两难、王选之后方正的最佳人选尚未出现。那个时候海尔远没有现在这样低调,高声地喊出了国际化成绩单,同时也是柴永森的成绩单: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7.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构成1.市场进入战略目标市场选择———先难后易。海尔CEO张瑞敏认为,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海尔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欧洲人对中…  相似文献   

8.
海尔,中国企业中最早明确宣称将开始跨国化经营的制造型企业。1998年海尔销售规模达到《财富》500强最后一名的1/4,营业收入191亿元。海尔在全球128个国家注册商标556个,拥有上万个海外营销网点,8个海外信息中心,5个海外设计中心。海尔集团在出口方面:电冰箱──亚洲出口德国第一;洗衣机──中国出口日本第一;空调器──中国出口欧盟第一。目前,海尔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已经直接投资建厂。其中,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海尔美国生产中心,投资规模达3000万美元。1999年,在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张瑞敏说:“海尔开始跨国化运作,如果…  相似文献   

9.
陈静 《中外管理》2005,(4):38-40
2004年12月8日,联想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标志着联想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的第一步。而早在1998年,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就已开始了其全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步骤。二者在国际化战略的背景、模式和国际化的风险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10.
向国际化迈进的海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军国际市场,并非海尔一朝一夕的念头,而是海尔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是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之后顺势而为的结果。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国际化的海尔,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国际化之路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15年来,在创世界名牌思想指导下,通过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和国际化战略,海尔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企业。海尔的十五年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84年至1991年…  相似文献   

11.
海尔文化是如何创造海尔神话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神话:在短短15年内,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发展为年国内外营业总额268亿元,创汇达1.38亿美元,品牌价值达265亿元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创造了15年年平均增长81.6%的惊  相似文献   

12.
海尔与通用对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海尔公司及通用公司的基本背景 海尔从亏损147万元的一个小厂,用19年时间成长为一个营业额近800亿人民币,品牌价值为530亿元,并保持70%的平均增长速度的国际知名企业。今天的海尔,可以称为中国最成功企业的代表之一。海尔的吃“休克鱼” 二、海尔文化对标通用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古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两年前,本报关于“海尔扩张之路”的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海尔吃休克鱼的案例被搬上了哈佛的课堂,海尔低成本扩张步元化经营的经验为众多企业所效仿。两年后的今天,本报记者再次到海尔采访,与海尔人共同探讨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我们高兴地看到,从去年海尔的国际化开始,先行一步的海尔正在步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阶段。在我国即将力,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步与国际接轨、国内外市场进一步一体化的今天,总结、研究海尔各施国际化战略的新鲜经验,相信能给更…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家电产业的权威刊物美国的《家电》(Appliance Manufaccrurer)杂志2002年第2期公布的最新排行榜上,海尔集团名列第九位。据披露,在前十家家电制造商中,有三家美国公司、两家欧洲公司和四家日本公司,中国入围的企业仅海尔一家2001年4月上旬第15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序在京揭晓,海尔集团又以销售收入4n6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的骄人业绩荣膺第二位,在家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滑坡和另一个家电巨头科龙发出预亏公告的背景下,海尔却取得如此出众的业绩,竞争战略“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苏文 《上市公司》2000,(8):15-17
当国内不少企业认为国际化仅仅是出口创汇,甚至是给国外大公司做定牌时;当时国际化在一些企业看来是放弃十二亿人口的中国市场的肥肉不吃而自讨苦吃时,当众多企业为中国入关在即而言不惧怕时,海尔却主动走上国际化道路,义地反顾。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就是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是中国 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尔10多年来的企业国际化道路 形成的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国际化理念形成、市场 进入战略、本土化战略和企业四大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对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海尔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海尔跨国际化的主要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  相似文献   

17.
采访海尔,是早就有的想法。海尔集团的超常规发展,已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1999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全球化战略,使海尔2000年全球营业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连续16年以8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度地向世界500强的目标挺进。2000年业绩的取得,用张瑞敏总裁的话说,就是对市场链流程的再造与创新,而物流则是在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就说明海尔物流对海尔集团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原本就听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沈绍基说,海尔物流是“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这下…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尔10多年来的企业国际化道路形成的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国际化理念形成、市场进入战略、本土化战略和企业四大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一、海尔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海尔跨国际化的主要路径可分为  相似文献   

19.
“4年前甚至没有人能够拼出海尔的英文名称”,57岁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先生说,“而现在,美国的家电零售商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迈克的这句话,大概是对海尔发展能力的最贴切描述。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计算,海尔集团2004年度的营业收入为1016.289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意味着海尔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根据《财富》2005年世界500强名单,榜尾公司2005年收入为108.272亿美元。海尔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折合美元超过120亿,超越了2005年世界500强的入围线。显然,海尔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海尔列95位,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2005午8月,英国《金融时报》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联合调查推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海尔名列首位;2005年中国名牌战略委员会推出的3个“中国世界名牌”,其中就有海尔;海尔品牌价值已经连续4年居全国品牌首位,2005年海尔品牌价值达702亿元,高出第2名222亿元;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全球200个品牌,海尔在我国6个入围的企业中,再次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