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破坏国家经济运行,导致物价总水平失衡。通过分析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得出治理政策措施思路是,有效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政府应出台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收入政策、价格管理政策和增加有效供给政策以改变人们的通货预期、抑制价格上涨。治理通货紧缩则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价格管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刺激投资于消费。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国在刺激经济复苏中投资过旺,资源性产品进入新一轮涨价期,国际上的过剩资金和流动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通胀成为可能。2010年,通胀风险犹存,要警惕高风险,预计国家将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坚持原有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主基调,不会进一步加大经济刺激政策力度,宏观调控的重心蒋转移到完善补充已出台政策和加快结构调整上来,从而巩固扩大我国经济走出危困、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3.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适时退出决定了危机时政府政策的成败,因此我国在判断刺激政策能否退出时应充分考虑民间投资、失业率及国际环境等条件.文章指出,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应侧重于转型,将其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4.
《商》2012,(10):10-10
今年年底,美国小布什总统执政时期推出的减税计划、延长失业救济金申领时间等经济刺激政策将到期终止,与此同时,十年内削减开支大约1.2万亿美元的自动减赤机制将在2013年启动。此前美国财长盖特纳曾多次警告,这一"财政悬崖"(Fiscal Cliff)将给美国经济带来极大冲击。16日公布的最近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例会纪要也显示,美货币政策制定者普遍担心,美国的财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中国发生通货紧缩以后,我国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减缓通贷紧缩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为此,有人提出中国应学习美国活期储蓄存款实行零利息的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6.
高善文 《新财富》2009,(4):30-31
中国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历了大幅减速,对外出口受阻,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越来越弱。财政刺激政策陆续出台,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转变。针对“两会”过后自2009年经济反弹走势、未来将出台的刺激政策,大行从各自视角做出了不同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迟迟未能走出通货紧缩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宏观经济政策自身松紧不协调。为此,启动经济政策取向应为,一方面寻求更为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另一方面要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并大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政府通常采取宽松的财政或货币政策。而在经济发展过热时期,则实行紧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有时也采取紧缩与宽松的混合经济政策。具体到欧盟国家来说,由于近年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拖累,再加上欧盟内部投资与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启动的干预机制。目前,随着“双松”政策实施,政府功能财政效果的理想化描述纷纷出现。在此背景下,回顾西方政府经济干预和自由市场理论以及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历程与走向,有助于我们辩证地看待政府功能财政政策的利弊,正确处理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坚定我国市场体制改革方向,推动政府职能改革的深化与突破。  相似文献   

10.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4%,增速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上半年全美经济平均增长率仅有3%,居历次经济复苏周划中的低位.在大规模财政及货币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仍显疲态,究竟是什么拖了经济复苏的后腿?而能否精准地启动政策机制从而有效扭转经济下滑态势更成为对奥巴马政府决策智慧与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陈友芳  徐岚 《大经贸》2004,(6):70-72
这几年如果您经常出行,会发现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了——因为这几年修了越来越多的铁路、高速公路;如果去全国各地的城市走一走,您也会发现所有的城市都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因为这几年各地政府投入了越来越多的钱用于给城市穿衣戴帽。这些几乎一夜间发生在祖国各地旧貌换新颜式的巨变,其实可以说全拜一个东西所赐: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入了巨额的财政资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等原因,使我国经济增长开始疲软。从1998年开始,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如刺激消费、启动民间投资、刺激外贸出口等,但大家都知道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好,而最终让我国经济这几年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的主要原因还是政府强大的财政投资。光是中央,每年就是几千亿元的国债资金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国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但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往往竞相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反映了官员的行为驱动机制。本文基于2006—2015年我国289个地级市约34万宗工业用地出让的微观数据,按是否低于政策规定的最低出让价为标准,将工业用地出让划分为以地引资性质出让和正常出让两类。文章借助经济刺激政策的外生冲击,考察了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的工业用地出让策略,并探讨了官员特征对出让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会显著减少地方政府以地引资性质的工业用地出让。而当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尽管财政压力增大,但由于体制外融资渠道增多,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以地引资行为的约束作用明显减弱,导致地方以地引资的出让面积显著增加。从官员的晋升激励来看,在刺激政策实施后,任期更长的官员更倾向于增加以地引资的工业用地出让。因此,应合理安排中央与地方的财力与事权,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方式,同时构建起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干部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98年初以来推行了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够理想,主要体现为物价持续低迷、商品大量积压,消费有效需求还没有真正启动,这是由于一系列影响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所致。本文拟对影响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矫正措施。一、影响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分析影响财政、货币政策发挥正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1、财政、货币政策被经济结构和分配结构所淡化当前结构矛盾突出表现为: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大量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生产能力共存。我国的工业设施、技术装备大都是在短…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刺激地方经济发展。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研究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财政分权刺激地方科技支出,同时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又削弱了财政分权的刺激作用,而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文章重点从政策管理、职能转变、官员考核、预算公开和协调配合等五个方面研究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的促进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为了重新启动经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措施。过去我国经济一向是"一放就活",这次经济增长却依然启动乏力。从外国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像我国当前全社会的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普遍出现30%甚至更多的过剩时,一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出口刺激政策和收入增长政策都会失去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作用。我国的经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当前的困境,取决于经济中是否存在有因为结构原因而未能实现的大的社会需求存在,以及我国政府的政策是否能够给这种蓄势待发的需求创造实现需求的条件。目前的中国具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有一个广大的农村市场,现在农村有2.3亿户,比城镇1.1亿户多出1倍多,而且市场的潜力很大,远未饱和。以目前生产能力过剩最为严重的家电产品为例,城镇市场已基本饱和,但1998年在农村每百户居  相似文献   

16.
认为2013年中国前三季度的超预期增长主要是因为政府下半年采取了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指出政府出台过度刺激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以对外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转型;在此过程中,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增长,这是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并提倡发展新型能源,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抗御新冠肺炎疫情和提振经济的有效举措,美联储史无前例地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同时启动了无限量化宽松(QE),跟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脚步,全球超4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先后降低本国法定利率,并且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债券购买计划。另外,美联储与财政部一起联袂打造了九种向企业提供流动性供给的金融工具,扩张性财政政策“油门”踩到了最大,其他非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也出台了力度空前的财政刺激计划;而针对股票市场的罕见大面积连续“熔断”,各国推出了禁止做空举措,全球股市在经济回升与激进性政策之力的托举下得以展开修复性上攻。  相似文献   

18.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严峻局面,近几年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体制性的障碍诸如国有企业并非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破产机制尚未形成,金融领域中政策性扩张与体制性收缩的矛盾,财政投资运用的计划性等因素抵消了政策效果。近期内短期性扩张政策应与长期改革、结构调整协调,创造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强力的刺激措施,更是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文章基于量化宽松的理论描述了本次疫情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并比较了同期的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实施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总结了本次疫情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特点及中国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特朗普新政"的出台,特朗普政府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大规模发起摩擦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经济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转型时期,内外部经济环境风谲云诡,宏观调控有效性大大减弱。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是最重要的两种调控手段。一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对一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开放下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实践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和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机制,提出了关于金融开放下如何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