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对人民币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文章对1980年以来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以及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并结合时间趋势变量,检验美元汇率对改善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以及贸易逆差的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在1990年以前,通过调整美元的汇率可以有效地改善对外收支,但是1990年之后,美国货币当局对美元汇率的调整不但没有改善对外收支,相反,反而使得对外收支逆差进一步加大。因此,美国当局期望通过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来改善中美对外收支逆差的思维,是错误的,中美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问题,需要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简单的美元贬值来达成。  相似文献   

2.
力图通过分析造成美元可能贬值的原因,揭示美元贬值会带来的危机,并提出我国应对美元贬值的一些对策和建议。美元贬值的原因存在已久,此次危机进一步促进了美元贬值的可能性,由于我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国和债务国,美元一旦贬值,对我国的冲击将会很大,政府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国际形势,适当调整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元仍是各国外汇储备持有的主要资产,美国的货币和资本市场是世界上最具广度和深度的成熟市场之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美元资产仍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民间对外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元贬值与世界经济走势并非经济基本面因素所致,美元走弱还属于货币当局“可控制的贬值”。高油价及通货膨胀的困扰,次级债危机的冲击使本来就不明朗的美国经济前景更加暗淡,无论是从美国的国内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的基本面来分析,美元短期贬值已是大势所趋,无可挽回了。  相似文献   

4.
1.人民币升值论。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提案,呼吁七国集团通过类似1985年的《广场协议》,试图发动其他发达国家一起逼迫人民币升值;6月19日,美国“健全美国联盟”提出欲借中国“货币操纵政策”而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欧盟15国也取消了中国的“普惠制”。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也表达了以此缓解美元贬值压力的意愿。他根据美国  相似文献   

5.
李萌 《经济视角》2010,(1):40-42
美国经济庞大的基础在于以美元为核心的虚拟经济。美国有着长远的、系统的虚拟经济战略。通过输出美元、美元贬值、强势美元政策、输出通货膨胀转嫁金融风险、金融战等战略手段,达到维护美国金融霸权,保护美国经济的世界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6.
牛丽静 《经济》2005,(1):30-31
虽然美国总在强调“强势美元”,但作为真正硬通货的石油和黄金,在美元贬值的过程中使美国的一些利益集团受益匪浅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贬值,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特殊的地位,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元贬值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吕钟 《经济师》2005,(12):239-239,241
文章首先分析美元贬值的原因,认为美国经济趋势、美国政府经济政策和投资者预期是美元持续贬值的主要原因。美元贬值对我国出口有刺激作用,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出口扩大导致贸易摩擦、外汇储备缩水、进口代价上升以及外债偿还风险和金融风险上升等等。最后针对美元贬值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批判     
《经济》2004,(3)
索罗斯:美元走上崩溃之路 美国金融家索罗斯2月18日在纽约说,玩弄货币贬值的把戏很危险。如果美元长时间、大幅度贬值,就会导致美元联系汇率制度崩溃。 2月18日傍晚,索罗斯出席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举办的一个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他面对当地政、商、学、新闻界二百多听众回答问题。有听众问:美元贬值是否会在中长期内影响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索罗斯回答:从近期看,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复  相似文献   

10.
一、人民币升值的客观基础 1.美元贬值愈演愈烈。21世纪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财政、贸易赤字不断扩大,为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连连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导致外资流人减少,大量资本撤出,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美国政府采取放任美元贬值政策,刺激出口,改善国内经济。由于美元在国际上的主导位置,人民币升值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1.
美元汇率的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美元贬值的趋势将有所缓解,美国良好的经济前景、不断趋紧的货币政策、各国中央银行仍会支持美元以及美元贬值对减少贸易赤字的效应逐步显现等因素有助于支持美元逐渐企稳。然而,从深层次看,美国预算和贸易赤字体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美国不会独自承担削减双赤字的成本,因此,从中长期看,美元的持续贬值将是世界经济调整的重要部分,只要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缓解,美元的贬值就会持续下去。对于汇率与美元正式或半正式挂钩的国家来说,买入美国资产支持美元的行为不应持续。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央行买入美元越多,未来的损失会越大。归根到底,需要降低全球对美国消费的依赖。过度依靠美国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必须加快寻找其他国外市场,同时加大增加国内需求的努力。否则,国内经济的增长可能会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进一步恶化,美国经常帐户赤字超过了9000亿美元。同时由于美国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这使美元地位产生动摇,导致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美元贬值加剧带来的风险在全球不断蔓延。特别是由于美国次级贷款风波持续蔓延,世界经济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庞大的基础在于以美元为核心的虚拟经济.美国有着长远的、系统的虚拟经济战略.通过输出美元、美 元贬值、强势美元政策、输出通货膨胀转嫁金融风险、金融战等战略手段,达到维护美国金融霸权,保护美国经济的世界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介绍美元的历史及现状入手,揭示美元贬值的历史原因,分析美元持续贬值的原因及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从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吸引外资、人民币升值等方面重点论述美元贬值对中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如何成功应对美元贬值及美元未来走势不确定性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是值得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为背景,在中美人民币汇率现实争端以及学术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IMF协定》关于"汇率操控"的定义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和对中美两国贸易实践的理论分析,得出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政府"汇率操控"的指控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人民币贬值并不能带来中美贸易顺差。中美之间的贸易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美国对中国政府操纵汇率责难缺乏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美元主宰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的出口管制、美国的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等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拜婷 《当代经济》2016,(8):30-31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美国债券的持有量始终保持高位,我国是美国海外债券的最大持有国.伴随着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美国债务危机、美元贬值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我国的储备资产风险增大,加强对美国债券的风险与对策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主张通过加强中美对话,增加非美元金融产品投资,提高黄金、战略物资储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政策措施来降低储备资产风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来研究美元价值与美国国债、美国股指、经常项目逆差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通过选取美国国债、联邦基金利率、标准普尔指数、经常项目逆差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进行考察后发现,美国国债的泛滥与美元贬值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美元价值的波动与美国经济基本面(包括金融环境)的状况存在显著的长期相关性;美元指数的走势与国际金融市场中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走势相关,且后者对美元变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短期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张宪 《时代经贸》2014,(6):450-450
2014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好转,美元走强的同时伴随着人民币的贬值,最高幅度一度达到3%。是什么原因使一直坚挺的人民币开始贬值?人民币近期不断贬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会带来经济危机吗?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汇率机制的完善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文将对以上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9.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9):125-126
近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8月16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创年内新低。人民币贬值压力升级,使得人们纷纷转向美元等强势货币以求避险。汇率投资因收益较高也博得投资者青睐,《经济》记者以10万元为资本金,从实盘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互补型的直接贸易关系紧密,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国内收入水平的下降、美元贬值以及物价水平波动易通过直接贸易溢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形成冲击。研究发现,危机通过收入效应对我国贸易状况产生的溢出较弱,而通过价格效应对我国贸易状况产生了明显溢出,并且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冲击较大。出口贸易对美国价格水平变化冲击的响应强度、持续时间和衰减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