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为进一步深化劳模思想,弘扬时代精神,7月26~2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办公室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纺织劳模沙龙活动在革命圣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劳模代表参加了沙龙活动。这也是继今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纺织劳模表彰大会之后全国纺织劳模的第二次聚首。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红杉树服饰有限公司、丹吉娅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2.
1月8日举办的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491位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59位全国纺织工业先进工作者和100个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代表闪亮登场。《纺织服装周刊》记者深入采访这些行业标兵,并自本期开始设"2010中国纺织劳模风采录"栏目,向读者展示新时期中国纺织工作者和企业的新风采。  相似文献   

3.
12月6日,国家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表彰了500名全国纺织劳模、先进工作者,100个先进集体,这是进入新世纪以业在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业界精英和优秀集体获得的崇高荣誉。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12月6日,国家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召开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纺织劳模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章、奖牌和证书。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领导将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5.
提高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构筑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是中国纺织工业在新时期产业升级的基础性工作产业集群是纺织工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现阶段产业集群是纺织工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下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产业支撑体系基于产业特点、地域特点与网络特性的比较优势,在纺织服装化纤业积聚的必然结果。这些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沿海各省市已形成极有活力的纺织集群经济带,以三大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为幅射中心,仅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这五省一市就集中全国规模以…  相似文献   

6.
董正 《中国纺织》2012,(6):102-105
"优化纺织工业区域布局、促进产业转移是纺织工业‘十二五’和2020年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产业调整升级全局的战略性任务。"2012年5月15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交流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一语道出了全国纺织工业转移政策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他指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升级,要坚持走纺织产业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全国纺织劳模、三明纺织厂厂长彭本桂就是一个优秀的弄潮儿。 于1970年迁至福建省三明市的三明纺织厂,原是上海国棉26厂。我国纺织工业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困难和矛盾,三明纺织厂也处于不景气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互补互融 优化产业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纺织产业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个三角合作发展对我国纺织产业整个发展是个极大的推动。大家知道,目前我国是国际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出口国。2004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24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1/3,出口974亿美元,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1/4。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纺织工业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江、浙、沪、粤四省纺织工业,主要指标在全国占有相当比重。上规模以上企业统计(2004年),大体上是2/3的水平。(如下表)珠三角与长三角纺织产业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的特点。珠三角港澳台外商…  相似文献   

9.
一、纺织工业基本情况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1411家,2001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889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5%;纺织品服装出口533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0.1%;职工760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职工的14%;实现利润268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的6%。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我国纺织工业纤维消费量占全球的近1/4,棉纱、化纤、丝绸、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  相似文献   

10.
梁龙 《中国纺织》2010,(12):67-67
"评选表彰全国纺织劳模和先进集体,是纺织行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弘扬纺织劳模精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纺织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日,中国纺织政研会副会长、全国纺织劳模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慧兰表示,目前2010全国纺织劳模评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纤维最终用途看我国纺织产品结构调整金离尘纺织工业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纺织工业也是中国最主要出口创汇产业之一,1996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约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纺织》2006,(12):74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纺织行业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劳模,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最绚丽的篇章.正是以纺织劳模为杰出代表的无数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我国纺织工业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精彩一瞬     
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将通过强化纺织技术、装备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纺织强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杜钰洲会长也多次强调,新时期产业升级的重点,是实施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为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纺织行业推出20位"中国纺织大工匠",中国纺织产业大国工匠建设任重道远。中国纺织工业在加快发展科技硬实力的同时,实现十九大报告"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要求和响应G20杭州峰会《二十国集团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倡议》的号召,采取政府制定纺织行业培育大国工匠立法、行业制定现代学徒制和岗位大国工匠训练标准、院校成为现代学徒制培育纺织大国工匠的主力军、企业设立大国工匠培训师、院校和纺织企业实现双师共育模式,以现代学徒制作为培育众多的纺织大国工匠教育的基础,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精工细做、精益求精的强有力的大国工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召开的全国纺织工业表彰劳动模范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继1989年以来纺织行业双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标兵的又一次盛大的群英会。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李岚清副总理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李鹏总理等领导接见劳模代表,这是对纺织劳模和全行业职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6.
光电子技术在纺织工业的应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纺织工业和纺织品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纺织工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在信息产业的推动下,正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目前我国纺织工业还很落后,为使我国从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必须加快各种高新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加入WTO以后,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真正的市场经济考验下,只有将高新技术引入纺织管理、设计、生产、服务领域,生产高技术含量、信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纺织企业才能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地…  相似文献   

17.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纺织工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客观分析加入WTO对纺织工业的影响,认真研究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纺织工业的竞争力,加快由一个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研究WTO的重点不应是简单的利弊分析,而应该是针对具体的条款和承诺,提出细化的操作性措施的阶段。 中国的入世承诺直到今天还没有公开,本文涉及  相似文献   

18.
近期,虎门服装捷报频传,继5月27日在2016年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2015年度纺织行业创新示范集群地区”和“2015年度纺织产业集群工作先进个人”后,6月28日,虎门服装又获两项全国大奖,在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中,来自虎门的东莞市伊卓服装有限公司意澳品牌设计部荣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东莞市三苑宜友制衣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经理吴春桂获评“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是全国发展纺织产业集群较早的地区,现全省具有纺织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达30多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有28个,其经济总量约占广东省纺织工业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2月3日召开的全省纺织工作会议上,国家纺织工业局杜钰洲局长、山东副省长韩寓群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杜钰洲局长指出,山东是一个纺织大省,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山东纺织产业调整和升级在全国属于领头省。中央、国务院关于以纺织行业为改革解困突破口的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