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今年第7期刊登的《复检时应如何取样》一文所载的案例在目前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中经常遇到,该案例提出的问题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确具有代表性,而且很容易被忽视。《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补充规定》等都规定被抽查的企业具有申请复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些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存在对《产品质量法》中复检理解的偏差,普遍采用备样、加倍数量等不科学的复检方式。本文分析《产品质量法》中复检的涵义与实际开展复检的区别,并论证了产品质量监督采用备样复检、加倍数量复检的错误,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如何准确地开展质量监督复检工作,正确地履行《产品质量法》中的复检规定。  相似文献   

3.
如何贯彻《产品质量法》中对异议处理环节的规定,是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做好监督工作、维护监督双方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目前,部分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对异议处理重视程度不够,操作过程存在偏差,影响了监督抽查工作的质量和质检公信力。本文通过论述异议分类,分析异议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就检验部门如何准确地开展质量监督复检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11期刊登的《请帮助断“白酒案”》一文所载的案例在目前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中经常遇到,该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确是颇具争议的焦点,各地在执法实践中对这类问题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相关案件处理原则大相径庭。讨论和分析这类“莫衷一是”的问题进而取得共识对指导我们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实施,向行政执法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之一的技术监督部门,如何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克服目前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地开展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卫士,扶优治劣的主力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笔者试结合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前,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有效性是各级质量管理部门探索的问题。而在《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第8期刊登的《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有效性》(以下简称《提升》)一文,作者对如何提升监督抽查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此,笔者也就提升监督抽查的有效性的理解谈一点看法,与《提升》商榷。正确认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我们大家都知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作用是寻找质量问题,督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执法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难免会遇到《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那么,办案人员在办理具体案件时应当如何准确把握该原则呢?  相似文献   

8.
近期,<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修订已经列入工作议程,如何进一步完善监督抽查工作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关于监督抽查的异议处理,直接关系到部门的权威和企业的权利,而<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第四款对申请复检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导致了一些实践中的争议.譬如复检向谁提出、对复检结论不服如何处理、移送执法后是否允许提出异议等等.本文试梳理已有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操作,分析争议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监督抽查异议处理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11期刊登的《请帮助断“白酒案”》一文所载的案例在目前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中经常遇到,该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确是颇具争议的焦点,各地在执法实践中对这类问题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相关案件处理原则大相径庭。讨论和分析这类“莫衷一是”的问题进而取得共识对指导我们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处理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而申请复检时,会遇到诸如承担复检的质检机构如何确定,复检不合格可否再申请复检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产品质量法>及<产品质量法释义>又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处理产品质量复检时,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1年第8期刊登的《此案能否定性为制售假蜂蜜》一文所载的案例(以下简称“蜂蜜案”)又是一个在目前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该案例同样引出了在基层执法实践中“执法的时机和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1年第7期,刊登了《复检时应如何取样》一文,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同仁纷纷来函,探讨其操作方法,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产品质量法》对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只有一句话:“产品质量抽查的结果应当公告。”规定过于简单。新《产品质量法》对此作了较多的补充,特别是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怎样公告作出了较详细的规定: “第十七条 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和市整规办等十四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的办法》,进一步做好本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工作,依法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现就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中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叶永和 《监督与选择》2004,(3):C001-C001
目前一些质量监督部门开展的质量监督执法活动值得商榷,比如,随机抽样的数量、监督检验合格发给合格证,加倍复检、质量水平确定等等。特别在市场上进行质量监督与行政执法中,一旦被监督方对你的监督行为与行政处罚决定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监督方败诉的可能性非常大。那么进行质量监督执法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法律规制中,规范产品质量的法律主要有《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两部法律均规定,根据执法工作需要,有关行政机关可以对相对人被监督检查的产品实施抽查检验,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检申请。向谁申请复检,由谁作出复检结论,《产品质量法》有比较明确的规定,而《食品安全法》却规定不明确。由谁向谁申请食品复检,首  相似文献   

17.
在行政执法办案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难免遇到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而应在行政处罚时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现实问题,这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所规定的行政处罚适用的一条原则。那么,办案人员在办理具体案件时应当如何正确把握该原则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1年第8期刊登的《此案能否定性为制售假蜂蜜》一文所载的案例(以下简称“蜂蜜案”)又是一个在目前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该案例同样引出了在基层执法实践中“执法的时机和技巧”问题和“违法行为定性的关键环节”问题,和前几期的几个案例一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讨论和分析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1年第7期,刊登了《复检时应如何取样》一文,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同仁纷纷来函,探讨其操作方法,现摘登如下—— 应该二次抽样 安徽省怀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宋杰银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是行政诉讼特有  相似文献   

20.
2002年第9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未履行告知程序应否撤回公告和赔偿》一文所反映的案件,不合格企业能否要求县局赔偿?县局的公告和处罚是否正确?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法律对监督抽查 制定了严格的程序规定 《产品质量法》第15条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抽查分为国家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