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刚刚走出夏季“电荒”,我们却又迎来了一个缺电的冬天。而且,据专家预测,“电荒”在短期内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有的地区将由时段性、季节性缺电变为全年性缺电。这不但使社会各界对电力这个“先行官”又有了新的认识,也使电力企业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曾记得,几年前电力企业闹“电荒”,社会各界反响还是比较平淡的,那是因为电力一直都供不应求。可是,在经历了一段电力“过剩”和享受过“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之后,社会各界对电力需求水平和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如今再次闹“电荒”则不仅仅对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政府形象和…  相似文献   

2.
湖南电荒、湖北电荒、山东电荒……即便是“坐”在煤堆上的山西省的发电机组也因缺煤而停机,在6月26日缺电最严重时,省内共有19台机组共计379万千瓦停机。  相似文献   

3.
虽然各地仍时有缺电预警和限电举动,但在这一个用电负荷屡创新纪录的夏天,关于“电荒”的喧嚣声已经明显弱于往年。忙而不乱的“有序”状态,也许可以作为今夏电力迎峰度夏的凸显特色,留待人们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4.
2011年缺电是各方面因素互相叠加的结果 2011年,“电荒”的问题在各级媒体和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频频出现,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荒,又见电荒!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许多地方相继出现了严重缺电现象,目前已波及十几个省份,并大有随着用电高峰期的到来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6.
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成长起来的我们,深知舵手对于航船的重要性。当电力的航船在大海中迷航,却还在全速前进,是十分危险的。当前电力是“缺电”还是“电荒”?明年、后年不会缺电还是会有更大的缺电?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电力迷航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刘平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4):143-143,15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电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大部分地区缺电严重;另一方面,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燃料供应已成为火电厂正常生产的“瓶颈”。2003年以来,全国已有不少电厂因缺煤而停机。“电荒”和“煤荒”现象的出现,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直面电荒     
缺电!缺电!!缺电!!!甲申年初春,当我们考虑这一期杂志的专题时,首先跃入脑海的就是“电荒”。这个似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的词,正是当前电力行业最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政府和群众对电力最集中的关注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柴油荒”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时,业界对于“柴油荒”的追问和反思并未停止。“柴油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从上年此时的“气荒”到此次的“柴油荒”,再到近年频频出现的“电荒”、“煤荒”,其背后折射出中国能源消费的哪些问题?如何避免类似突发性供应短缺再度出现?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0.
鲁莉  马兵 《中国电业》2010,(2):24-25
2009年年末,受电力需求旺盛、电煤供应严重短缺、水电资源极度匮乏、发电机组故障频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湖北省遇上了十年来最严重的“电荒”。12月12日,湖北省开始执行计划用电。湖北省荆门市在这场“电荒”中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荆门供电人群策群力,与“电荒”打一场持久战、攻坚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业》2004年第3期《高耗能产业:“电荒”的替罪之羊?》一文提出,高耗能产业不应是造成新一轮电力紧张的“原罪”,电力投资不足才是缺电的根源所在。对此观点,笔者不以为然。其实,关于高耗能在这一轮电荒中的“贡献”,权威人士已有定论。  相似文献   

12.
曾有人不无夸张地对笔者说,2003年国人使用率最高的两个双音节词,一个是“非典”,另一个就是“停电”。这固然有调侃的意味,但2003年我国大部分省(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荒”却是不争的事实。2002年已初现端倪的局部缺电,到了2003年已演变成“荒”:据统计,出现拉闸限电的省(市、自  相似文献   

13.
继“煤电之争”后,最近又出现了关于发电企业是否亏损的争论。一方面,电力企业及相关机构纷纷提出发电企业亏损严重,要求政府上调电价:并列举了诸多原因,如煤炭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上网电价却没有上调。另一方面,也有专家认为发电企业并没有亏损,认为发电企业是在忽悠电力紧张,人为地制造缺电恐慌,实际上是以此来要挟政府上调电价;甚至有媒体报道,说“电荒”其实是“人祸”.发电企业并不亏,只是嫌赚得太少。  相似文献   

14.
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为减轻电力不足给地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杭州、嘉兴等地方政府为企业购置自发电设备和发电进行补贴。一时间成为风尚,各地区纷纷效仿。但这种做法却是一张应对“电荒”非常无奈的药方。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我国遭遇了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从年后的淡季缺电,到“迎峰度夏”时节的电力缺口进一步拉大,再到冬季高峰时期17个省用电告急,电荒几乎贯穿全年,并逐渐由“暂时的”、“局部的”向全国大范围蔓延。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火电亏损日益加重,“电荒”危机的愈演愈烈迫使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提高电价、限制煤炭价格、鼓励煤电一体化、出台居民阶梯电价等等。那么,这些措施是否能够破解目前的“电荒困局”?2012年电荒问题能否得到缓解?政府还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解决电荒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压低能源价格如果导致缺电、油荒,就会增加经济运行成本,造成通胀压力,最终还是大家埋单。”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电力行业靠天吃饭,此话不无道理。电力供需形势在每年的冬夏两季都要遭遇尴尬。移峰填谷的苦夏刚走,缺煤少水的寒冬又至。2004年岁末,“电荒”锋尖直逼四川。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提速加上天旱无水等因素,我国电力供应出现严重短缺局面。“电荒”的瓶颈影响突显,有些地方新上马的大用电项目因缺电而无法开工投产,令投资者叫苦连天:有些地方因拉闸限电给城乡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  相似文献   

19.
邱国福 《中国电业》2011,(10):20-21
“我早在媒体上了解到今年浙江缺电很严重,可是今年以来我家还没有停过一次电。我也一直在纳闷呢,奉化难道不缺电?”8月2日,浙江奉化城内明珠小区一位居民在和笔者聊天时不明就里。  相似文献   

20.
淡季缺电,迎峰度夏缺电,迎峰度冬缺电,“缺电”贯穿了2011年的中国。 继持续8年电力快速发展之后,电力装机达10亿千瓦,却还要面对全年性的大范围“缺电”,社会不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