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李灏,1985年起,历任广东省副省长兼深圳市市长,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深圳市市长。他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锐意改革的政府官员的代表性人物,是深圳特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市委书记。在20世纪80年代,他一手推动了特区的进一步思想解放和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国民收入分配上,效率和公平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回顾80年代以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基本是注重公平而不是效率。80年代之后,中国收入分配出现了强调效率、收入差距拉大的新变化。而今,当这种差距跨过城乡界域,冲破  相似文献   

3.
在80后富豪中,他不是最张扬的,也不是最有钱的,但却是最执着的一个。执着可不是为了一个明显看得到的希望而奋斗,而是为了一个一直都看不到前途的事情干上三年。戴志康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观点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师王志浩预测: 中国将遭遇通货紧缩王志浩认为,中国的经济极像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情形, 经济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出口也保持旺盛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货币升值压力增大。而日本经济在经历20世纪80 年代的蓬勃发展后,在90年代陷入“通货紧缩”陷阱。他预计,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经济周期,未来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名义上的GDP增长将可能从2005年的14%-15%下跌至2006年到2008年的7%-9%。GDP走弱,通货紧缩亦将随之而来。所以,他建议中国应该明智地管理汇率,对资本流动自由化高度谨慎,防止短期资本流入。此外,他还认为,此时推行利率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老三届将理想装在心里,60年代出生的80年代大学生把理想揣在口袋里。”王功权作为万通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和万通国际集团董事长,自gi年与伙伴们以3万元创业至今,已经成为一位掌握并管理着38亿元资产的老板了。从年龄和学历看,也属于80年代大学生,那么,他的理想在哪里呢?他说:“肯定不在口袋里,似乎也不在公司的帐本上,而在追寻之中……”万通人这样评价他:王功权,38岁,东北汉子,心怀社稷,曾经仕途,旋人商海。当年在海南特区,他和朋友创建万通,其业绩被商界所公认;然而,几年来他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一直是…  相似文献   

6.
佚名 《西部论丛》2007,(9):78-79
现在买彩票的人很多,但像古丽青这样的彩民却是独一无二的,他买彩票根本不是为了中奖,而是为了收藏那一张张不起眼的彩票。从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张福利彩票至今,古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后生人,一直以来在人们眼里都是青春年少,或者是少不更事的代名词,但一夜之间大家发现,他们当中早已经是人才辈出。刘翔1983年出生,姚明1980年出生。也许因为他们从事的是体育,所以他们的成功早我们会觉得理所当然。而“80后“另外一些人的成功,会让我们留意到他们的年轻,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和他们的年龄似乎是不对等的。  相似文献   

8.
由新闻记者而外交官,我不是第一位,却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外交官谈外交有他的程式,新闻记者谈报道有他的套套;我是以外交官身份做事,以记者眼光观察,对外交多了一层感悟,有一点别样的滋味。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文化史上出现过“狂飙突进”时期,当时思想家赫尔德(1744-1803)的《1769年游记》被称作“狂飙突进”的大宪章,认为这本游记不仅改变了赫尔德本人一生思想轨迹,也为整个“狂飙突进”时代乃至后来的古典文学和浪漫派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邵璐璐 《走向世界》2011,(29):52-53
交叉小径的花园就是一个巨大的谜语或者寓言故事,它的谜底是时间,隐秘的原因是他不允许在手稿中出现时间这个词……因为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将来。——赫尔博斯时空穿越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一个人可以回到任何一个年代的任何一个时间段,而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在理论上,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他指出如果人的运动接近光速,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今天的报刊杂志习惯称之为“80后”?今天,“80后”已开始走上社会舞台,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已走上工作岗位。“80后”有着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不少社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少较为明显的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他,著名激光化学科学家;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几经转折,为的是符合国家的需要;他,40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硕果累累;他,60年代从事硼烷合成、气相爆震波及高温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我国首台化学激波管;他,70年代研制成功微波吸收材料,满足了国防急需,同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他,80年代以来,在激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基础研究中多项突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14位硕士、博士的领路人,小朋友们最喜爱的科普老爷爷。  相似文献   

12.
年龄似乎不是这位61岁的美国两院(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的障碍,1980年代,美籍华裔科学家陈世卿就因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蜚声国际。而世事变幻,在美国对中国长达数十年的高科技封锁后,作为行业翘楚的陈世卿没有太多时间自我陶醉,他带着他的创意回到中国创业,挑战没有极限的超级计算机事业。  相似文献   

13.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全球兴起以来,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在整个BOT投融资方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又是BOT特许协议,整个项目的建设和经营都是紧紧围绕这个协议进行的。特许协议因解释或执行产生发生争议。只要不是关于东道国政府和外国投资者基本关系或者根本问题,根据协议规定较易解决。但是如果是东道国单方面修改或者废除契约而引起争议,则很复杂,这就涉及到特许协议的性质、效力、主体及法律适用等复杂问题。而各国的学者对这些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该文主要对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物简介:杨明义,江苏苏州人,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海华归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艺术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杨明义首创新一代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影响巨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亚、美、欧各地举办个人画展近40次,出版各类画册、文篓40余种。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重要展览。杨明义出名很早。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们在谈论江苏水印木划艺术时,没有不提到杨明义名字的。他的画之所以能在一般画家的作品中跳出来,一是形式感强,二是感情真切。这两点都很重要,在那个时候,画家中敢于而又善于用形式美感来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人,不多。这说明,杨明义是有艺术天分的,天分来自他的遗传基因与家庭教养。不过对画家来说,天资仅仅是艺术成长的有利条件,而不是成功的关键,仅有天赋而不勤奋,往往是少年得志和风光一时,因后力不足成不了气候。  相似文献   

15.
周勇 《今日重庆》2007,(8):30-33
故乡重庆是杨主席最深情的眷恋 20世纪90年代,我曾经有幸在杨尚昆主席的家乡潼南县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几十年来,虽然由于工作繁忙不能亲自回家乡看看,但他仍然心系家乡、支持家乡的建设发展.1979年潼南县的三块石水电站第台机组发电,他亲自发来贺电.80年代,重庆牛角沱的八一隧道也是在他的支持下由解放军帮助修建的.  相似文献   

16.
先生子雍     
第一次见商子雍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作为文学青年,跟随叶广芩先生去《西安晚报》开座谈会。那时觉得他话极少,给人的不是文人的气质,倒像一介欠他八吊的武夫,大框子眼镜总是冲着桌面,专注地转动着圆珠笔。时隔20多年,忽然就常常在各种场合不期而遇地碰到他,并渐渐发现先生很能侃,而且侃的有趣,  相似文献   

17.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或者被人们称为"80后"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人或多或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有些焦虑和担忧.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新时代的"冲浪者",都似乎憋着一股特有的闯劲儿,快乐而自信地坚持追寻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传军 《中国报道》2011,(11):86-88
邢良坤,1955年出生于辽宁大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78年,他开始收藏日本陶瓷。上世纪80年代末,邢良坤建起自己的陶窑,作品以茶道碗为主。多年来,他在科研、教育、艺术、理论、慈善、鉴藏等领域均有建树。  相似文献   

19.
有朋自美国来,谈起他在纽约7年的经历,屡屡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应行久。二十世纪80年代,这位朋友赤手空拳到美国,在纽约创办了一份杂志,名叫《美中经济导报》。但纵使你有天大本事,在纽约那种地方,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而这位老兄缺的正是第一笔开办费。百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一个人来,这就是全美华侨总会会长、美国华人十大财团之一的富商应行久。他  相似文献   

20.
卡钦斯基是波兰政治舞台上的一个传奇。 年轻时,他与自己的孪生兄弟因出演电影而一举成名。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80年代,因激进政治立场而入狱。在东欧剧变后,因与团结工会领导人、时任波兰总统的瓦文萨分道扬镳,而脱离主流政治。此后,几经沉浮,在2001年创建法律与公正党,该党强调传统罗马天主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