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第一次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灌输论"体系。毛泽东继承了列宁有关"灌输论"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毛泽东发展了列宁关于灌输必要性的思想,把思想灌输教育提高到"生命线"的地位;毛泽东扩大了思想灌输教育的对象范围;毛泽东丰富了思想灌输教育的内容;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灌输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研究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对于新时期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在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00多年和我党80年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精神、活的灵魂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与此同时,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为我们树立了身体力行与时俱进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流派,其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这也是其理论中比较有深度的部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控制自然”、统治合法性、经济理性、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深入研究上述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当代生态问题的成因和设法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剖析了毛泽东关于党风建设的基本思想及其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结合"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型,分析了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历史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探讨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真理是科学的方法、革命的精神和现实的理想,它们构成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本质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正确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结合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毛泽东构建了内容庞大且意义深刻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包括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建设途径、意识形态的内涵,等等.学界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研究作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求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经济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的实践中,从理论上全面阐述过资本主义问题。他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极具特色;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仍提出过“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当前,对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进行探讨,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