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如今贪官多,关于贪官的文章也是汗牛充栋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声讨贪官的,少部分在分析贪官产生的环境,探讨杜绝贪官产生的政体改革方案,不知是由于本人孤陋寡闻,还是确实很少有人谈到,那就是似乎很少见到文章分析贪官危害社会的关键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牧惠 《江苏经济》2003,(8):78-78
有一篇章名为《贪官“十怕”》,列举出“贪官怕纪委”、“贪官怕清官”、“贪官怕记”、“贪官怕小偷”、“贪官怕贪官”、“贪官怕下属”、“贪官怕情妇”、“贪官怕老婆”、“贪官怕司机”、“贪官怕无赖”这“十怕”。这“十怕”确实存在,人们不难举出例子证明。但是细细一想,这“十怕”当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属正气部分),既有可怕一面,也有不足怕成分。所谓贪官“怕正气又怕邪气,成天胆颤心惊”,“难怪有一篇章说贪官都是‘短命’的”云云,似嫌太天真了一点。  相似文献   

3.
阿成  杨秀莲 《西部人》2005,(1):26-27
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贪官相比,原广西灵山县副县长谢秀祥的“贪技”在于:她“伸手”的时机相反,捞钱的手段特别,寻找的“搭档”另类,接受审判时的场景也大不相同。一般贪官都是趁在位时搜刮民脂民膏,而她却是退休多年后才“出手”;一般贪官直接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而她则通过“商业运作”将银子“洗”进腰包;一般贪官通过妻儿或情人背后操作,而她则雇请一个“外人”做伙伴一起大发横财;一般贪官在被告席上大多痛哭流涕地“忏悔”,而她则精神抖擞地与检察官“斗智斗法”。  相似文献   

4.
日前,四川大邑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自己的微博中表示要建一个贪官博物馆,“国内各地各级纪委都在办贪官展览,但还没有一个博物馆,建贪官博物馆很有必要。”樊建川说,自己的想法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包括全力参与竞拍贪官赃物等具体操作方式已有考虑。而且,“一定要和纪委等有关部门联合来做,相信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5.
贪官外逃,严重影响民心向背与中国国际形象:贪官成功携走巨额资金,逍遥法外,对国内潜在的贪官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如何加大对外逃贪官的抓捕力度,已成为考验中国政府反腐败斗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检察长作为查处贪官的“官”,其一旦蜕变为贪官,犹如“督战队在阵前先乱了方寸”,危害不言而喻。新近频频发生的相关案件,其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的确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7.
梁胜 《特区展望》2002,(10):34-35,33
随着我国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些贪官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们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携带大量资本逃往国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名贪污贿赂嫌疑人携公款50多亿元在逃。近期以来,每年惊动高检外事部门的职务犯罪出逃案为20———30件,引渡回国者为5名左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逃住海外越来越成为中国贪官逃避惩罚的首选,特别是近年来出逃的人数、级别、手段都在不断上升。贪官外逃,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和腐政现象的新动向。贪官外逃“有奶便是娘”中国有句俗话叫…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 大多贪官讲话是很“艺术”的,让我们一起来揭秘一下贪官的讲话“艺术”。  相似文献   

9.
严羽 《特区展望》2002,(11):26-28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大,从地方到中央,一批批贪官被清除出干部队伍,有些被判了刑,甚至有些被判了极刑,这可真是大快人心。透视这些官员的落马过程,有的是群众检举揭发的;有的是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也有的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由其他案件牵扯出来的;还有的是“狗咬狗”咬出来的……但不管怎样,还是应了一句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各有各报。”纵观贪官的落马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贪官们其实日子也不好过,归纳贪官的心理,大致有“十怕”。贪官怕纪委,纪委无情除邪恶怕纪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贪官榜     
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只有光荣榜,没有贪官榜。然而世事难料,如今贪官接连败露,理应列榜公示,以儆效尤。 特别提要 近来贪官榜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变“名将”单挑为集团冲锋,谁为榜首一时如老美选举,彰显不明;二是西部贫困地区“贪才”出众,眼光毒辣,手段凶狠;三是权色互慕,一个“成功”的贪官背后必定有一个或数个女人,且挥霍离谱。 厦门特大走私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特定的时期崇尚死亡,如明末,受崇祯之死感召“君亡臣亡”,“主辱臣死”,“死社稷”,“死封疆“。而今贪官“人为财死,鸟为色亡”,厦门走私案走私物品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当贪官被人恨,做太平官被人瞧不起,做懒官同样也让人嗤之以鼻。其实,懒官与贪官甚有关联,不少官员就是从慵懒开始走向腐败深渊的  相似文献   

12.
珍贵的赃物     
闻听从一已被逮捕的贪官家中搜出黄金制品10千克,这对见惯了贪官们善于屡创“奇迹”的人们,并无什么刺激感。但当我得知其中有一套金箔制的《毛泽东选集》时。心里还是被搅动了一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刊》2009,(36):25-25
“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 在9月5日举行的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告诫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说的本质要求。他还指出,贪官敛财能荫泽后代。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从来都祸及子孙;廉官清白,多数  相似文献   

14.
古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今有贪官落马,因腐得福。  相似文献   

15.
作为贪官的妻子,她数年前就曾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丈夫的问题,却都是不了了之;作为有名的维权人士,他用信函实名举报贪官的劣行,但近两个月依然没有得到答复。于是,他想到了网上举报。这一次,他和她终于等到了“胜利”的消息——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前读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位举报人诚惶诚恐地端坐椅子上,而满面含笑的被举报贪官却舒适地坐在沙发上谆谆教诲举报人:你的举报信我收到了,有很多错别字,以后可要注意呦。我真佩服漫画家的神来之笔,寥寥几个线条就勾勒出贪官的“涵养”、“大度”和“能耐”以及从精神上凌辱举报人而给自己带来的快感。  相似文献   

17.
“人越腐败,死得越快。”目前,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应邀到广州举办健康讲座,不时引经据典,谈论贪官命短的话题。洪昭光指出,病由心生,心理压力是百病之源,76%的疾病是情绪性疾病。他列举了贪官命短的例子:“腐败的官员都活不长!”(据2月19日《现代快报》)  相似文献   

18.
汪丁丁 《发展》2013,(4):68-69
贪官太多意味着每个贪官被抓住的概率很低,因此惩罚应更严厉,绝不能大赦贪官,要抓住一个严办一个。主张大赦天下贪官的学者的论证,不论是事实还是理论,均不令人信服。我的批评概括如下:首先,并非尊重常识;其次,缺乏政治想象力;第三,并未对各国历史深思熟虑;第四,囿于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将5000多万元公款输在赌场的贪官,能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给这个社会又能留下什么? 2001年1月10日“西北第一贪”周长青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不难想象,一个将5000多万元公款输在赌场的贪官,当然不会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遗产。然而,对于这个社会和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尤其是对于西安机电公司,周长青还是留下了很多东西…… 好人坏起来也真快 提起周长青,西安机电公司的许多人至今也无法相信,这个公认的好人和能人,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 周长青的人生本来是一帆风顺的。他1972年参军入…  相似文献   

20.
月度大事     
《新财经》2006,(11):11-11
上海社保案引发众贪官落马,工行A+H同步上市,加速农村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