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路遥 《民营科技》2011,(11):40-40
随着现代电力负荷对动态电压质量问题的敏感及敏感设备比重的增加,电压暂降已成为影响用户连续正常用电的重要故障之一。因此,对电能暂降问题加以探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发生电能暂降现象,以满足国民经济对电能的正常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电能作为社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其质量优劣不仅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利益息息相关,而且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各种仪器设备的精密度不断提高,也对电力系统供应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电力系统供应的电能质量问题加以关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能质量,可以切实保证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还可以减少用电设备的安全故障和因电能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耗,进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这显然具有极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俊杰 《价值工程》2010,29(24):162-16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造成电能质量问题的因素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各种复杂的、精密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电设备不断普及,人们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电能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由于目前我国电能利用的效率较差,因此节电的潜力很大。文章提出目前电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节约用电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电网新设备、新技术投入使用,配网末端电能质量监测的范围更广、粒度更细,用信息化手段监测配网末端电能质量是智能电网时代的重要关切点.分析了智能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的业务及相关要求,提出了标准化数据集成的配网末端电能质量监测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中接入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和其他非线性负荷,这些设备和负荷的接入给系统的电能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干扰,为了确保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对电能质量进行研究和分析愈显重要。文章重点论述了电能质量的主要问题来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与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改变,即变频装置、电弧炉炼钢、电气化铁道等非线性、冲击性负荷造成对电能质量的污染与破坏,而电能作为商品,人们会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关电能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工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有必要对其相关指标与改善措施作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于电力系统非线性负荷的不断增多和容量增大,使电网的谐波水平日益升高,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交直流换流设备等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新技术大量使用,向电力系统注入大量的高次谐波,使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日益恶化。谐波对敏感负荷、二次设备、通信装置等将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还将影响电力一次设备、电动机等负荷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文章介绍了一种实验平台,能够模拟产生任意电流波形的谐波发生源,并且可以利用无功补偿装置、有源滤波器等电能质量治理,对谐波影响电能计量进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8.
黄龙 《科技与企业》2014,(2):103-103
随着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和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配电网正面临着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大量新型负荷出现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等问题。为研究和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示范性的新型配电台区实验平台。该平台考虑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接入、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负荷的接入。由于电力电子等大量非线性负荷的广泛应用,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正在日益恶化,对工厂等敏感负荷、二次设备、通信装置等将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还将影响电力一次设备、电动机等负荷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在该示范性试验平台框架下对可再生能源接入、电能质量治理和无功补偿进行了相关实验,记录和分析了数据,得出了大量有意义的结论,即使在可再生能源接入情况下,台区的谐波治理和无功功率控制装置任然可以控制THD和功率因数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些年冶金、化学工业及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大型电弧炉、电力机车、整流设备、变频装置等非线性用电设备越来越多.这些非线性负荷及冲击性负荷,对电力系统的“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系统电压、电流波形的严重畸变,三相电压、电流的不平衡度加大,电能质量下降,给发、供电设备及用户用电设备带来严重危害,并使国民经济遭受损害,因此对电能质量进行治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种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而电力行业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需求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问题,尤其是在电能的质量方面。电能质量问题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本文就电能质量的重要性、定义、及经常出现的问题为文章的切入点,并以精伊霍线路敖包站为例,分析一下电能质量在铁路系统中对系统稳定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非线性负荷及冲击性负荷的增加,电能质量严重超标,正在大范围地污染供电环境,危及电网及其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电能质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及时了解电网电能质量水平,以便采取措施改善﹑提高供电质量。作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高次谐波问题,对电能质量参数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文章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工作原理﹑结构﹑功能、部分硬件设计及部分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种电力污染的不断加剧,暂态电能质量扰动问题受到人们日益重视,如电压骤升(降)、瞬态振荡、电压波动等。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中非线性、冲击性负荷的不断增加。实现对这些暂态扰动信号实时、有效检测和定位,是电能质量动态补偿的关键前提。  相似文献   

13.
电能质量分析仪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和软测量技术的设计思想而研制的,既可以作为发电企业对厂内电能质量检测的重要设备,也可作为供电部门对配电网用户进行电能质量检测的重要设备,以监测配电网用户对电网电能造成的污染情况。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文章对电能质量分析仪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在通信行业供电系统中的非线性、冲击性和不平衡用电设备的大量使用,引发产生的电源谐波特性,对供电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谐波成为影响通信机楼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电能质量分析仪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和软测量技术的设计思想而研制的,既可以作为发电企业对厂内电能质量检测的重要设备,也可作为供电部门对配电网用户进行电能质量检测的重要设备,以监测配电网用户对电网电能造成的污染情况。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文章时电能质量分析仪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如今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能,因此电能的质量以及线路损耗问题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文章从电能的质量和线路功率损耗出发,主要介绍了用户侧无功补偿的现状及其意义,同时针对用户侧无功补偿设备维护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企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量越来越高,已有多个城市由于电能供应紧缺而发生"电荒"现象。电力部门不得不采用负荷控制技术以确保重要负荷的正常用电。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对电能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电力部门必须将电能质量监测放到电力运行的关键位置。针对目前电力部门中专用的电能质量监测和负荷控制设备价格昂贵但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开关的电能质量监测及负荷控制技术。首先介绍了智能开关的定义,随后针对电能质量和供电紧缺的具体问题,阐述了智能开关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及其起到的作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实际应用表明利用智能开关来实现电能质量和负荷的在线监测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较经济的方案,可以为电能质量的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企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量越来越高,已有多个城市由于电能供应紧缺而发生“电荒”现象。电力部门不得不采用负荷控制技术以确保重要负荷的正常用电。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对电能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电力部门必须将电能质量监测放到电力运行的关键位置。针对目前电力部门中专用的电能质量监测和负荷控制设备价格昂贵但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开关的电能质量监测及负荷控制技术。首先介绍了智能开关的定义,随后针对电能质量和供电紧缺的具体问题,阐述了智能开关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及其起到的作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实际应用表明利用智能开关来实现电能质量和负荷的在线监测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较经济的方案,可以为电能质量的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单分析炼钢厂主设备的生产特性,然后对35kV多华线315(炼钢厂)电能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知道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谐波和闪变等电能质量指标超标情况,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等用户的工作质量,也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分析了各种电能参数偏移的原因及影响.进而对改善供电质量方面介绍了一些新型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