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前提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关键是推进两个转变,即家庭经营向提高集约化水平转变,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变革     
中国农业又走到一个历史的关键点,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呼声日渐高涨。过去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形成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首先,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求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长久不变是保持农村稳定和谐的必然要求。其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了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两个转变",既要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  相似文献   

3.
庄严 《农业经济》2006,(12):67-68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企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导扩大农民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十五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一、农业产业化的深刻内涵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  相似文献   

4.
最近,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意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立足于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是2013年"三农"工作文件主题锁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并强调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要加快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将坚持“三化同步”,按照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要求,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根本支撑,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作为重大举措,以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争先进位为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十二五”规划实施,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步伐。  相似文献   

7.
新视点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最近,农业部召开了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座谈会,本刊特编发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在会上的部分讲话内容。讲话明确提出要重点做好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农业、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农村人口大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规范管理,对于促进河南"三农"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河南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邢安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是对进一步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决策,具有...  相似文献   

10.
一、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绩与经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里程碑,是新时期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伟大创举。农垦系统在我国率先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并在此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工作的推进。黑龙江垦区是国家农业部的直属垦区,垦区农牧场是国有企业单位,职工家庭农场以及辖区的土地性质等与农村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就垦区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如何明确定位,实事求是,推进完善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发挥"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进行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2004,(1):31-33
浙江省是农业部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地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早,发展快,机制活,成效显著,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建立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民按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郊区要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同时把发展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重要突破口。本期特刊登浙江省和台州市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和经验,供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的转折。在“十五”期间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任务重、时间紧。我们要从改革和发展相结合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青海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总的原则是,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其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切实做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工作。  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笔者认为,大连市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转型和农产品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上海农村经济》2010,(6):46-46
近几年来,山西省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经营制度先后历经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经营、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和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四个阶段。现阶段农业经营制度正面临从双层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的挑战,存在小农户分得太散、集体经济组织统得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经营"非农化"和种植"非粮化"等问题。为此,需结合传统小农户发展转型的历史要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趋势,推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制度向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制度转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进农业 产业化经营,是贯彻落实“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的重大举措之一。这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市场农业体制、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其具有科学的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对于苏北地区来说,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更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积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意义重大 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在一定农村经营制度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方式,及其权责利机制。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创造。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造,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