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瑞禄 《商业会计》1994,(11):31-32
再议零售企业增值税的核算方法穆瑞禄实行增值税后,零售企业如何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早已引起广泛的注意,讨论文章也不少。比较一致的意见和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货入库定价上柜时,就将库存商品调整为税价合一的柜台售价,待实现的销项税额和批零差价记入“商品进销差价...  相似文献   

2.
零售企业两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表之比较张丽敏实行新税制后,零售企业商品购销存帐务处理变化很大,尤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及计算进销差价为难点。本人根据税改后的实际运作和零售企业计算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特点,分别介绍集中结转和分散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表及具体...  相似文献   

3.
零售企业商品削价减少的差价应由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抵减王自强现行制度规定,实行售价核算的零售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不低于进价的部分冲减商品进销差价。月末按以下公式计算综合差价率,并按计算出的综合差价率分摊已销商品差价。综合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1日广西区开展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此次清理整顿主要针对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向供应商违规收费的超市、百货店、电器专业店等大型零售企业及其下属门店。零售商向供应商除收取合理的进销差价、柜台租金、促销服务费等费用外,其它所有收费均纳入清理范围。  相似文献   

5.
也谈零售企业兼营批发业务的核算──与陈联和同志商榷毛长茂读完《商业会计))1993年第12期陈联和同志的《浅谈零售企业兼营批发业务的核算》一文,笔者有一点质疑,详述如下。售价核算的零售企业兼营批发业务,月末计算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时,不能死板套用现...  相似文献   

6.
实行增值税以后,因为购进的商品已价税分离,并按不含税价核算,而零售部门在进行商品验收、标价销售时都以含税价反映。这样做,会计帐上的商品进销差价=含税零售价—不含税进价。进销差价还包含着商品的进项税额,而不是真实的差价。例如某商品的进价100元,增值税额17元,价税合计117元,零售时价税合计为150元,未实行增值税时的进销差价等于33元(150元-117元);实行增值税后的进销差价为50元(150元-100元),其中真实差价是33元,还有17元是进项税额。该商品在实行增值税前的毛利率=33元÷150元×100%=22%;而实行增值税后的毛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零售商业企业正确简易处理“商品进销差价”的办法:即商品购进时的会计核算、商品销售核算及已销商品进货差价的计算和“商品进销差价汇总表”编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广泛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这种方法是,平时商品存货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人“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虽然能相对准确地计算出存货的成本,但在目前商业零售企业广泛实行目标管理和柜组承包经营中,如何核算商业零售企业各柜组等单位之间缴纳税、费和上交承包金等情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吉林省白山市合兴大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嫡品人库(调拨)郸解决了各柜组等单位之间核算不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常见的两种误差涂和平合理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是商品流通企业正确核算商品销售利润和商品销售成本的关键的一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一些财会人员在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时,出现以下常见的两种误差,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在计算商品进销差价...  相似文献   

10.
<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库存商品可以采用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如批发销售的商品)应按商品进价(或实际采购成本)记帐.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如零售商品),应按商品的售价记帐,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1.
庞波忠 《商业会计》1994,(9):39-39,54
有关“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应用的几个问题庞波忠零售商业企业为正确核算商品销售成本,必须采用一定方法于每月未来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并以此调整平时以售价核算的销售成本和库存商品。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差价率汁算法”。“分类(柜组)差价...  相似文献   

12.
零售企业增值税实行预提核算的建议杨桂凤实行增值税以后,零售企业库存商品的会计核算,一方面要满足实物负责制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增值税价税分离的特点。为此,笔者建议库存商品采用含税售价核算,按不同实物负责人和税率分别记帐。库存商品所含进销差价计入“...  相似文献   

13.
商业一般纳税人怎样核算商品削价王智科税制改革后,企业削价处理商品,在新售价不低于原进价的情况下,仍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价核算企业不作帐务处理,售价核算企业冲减商品进销差价。如果新售价低于原进价,1993年底以前购进与1994年以来购...  相似文献   

14.
受特定因素影响,商业零售企业的商品购进会出现退价和补价情况,会计上应及时、准确地对退补价业务进行处理。由于商业零售企业实行售价金额核算或售价数量金额核算,当购进价发生变化时,零售价格水平影响进销差价的变动,从而使退补价业务处理出现多种情况。目前,退补价业务的会计处理存在不足,应从实际出发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新《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药品、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而是把药品放到"库存物资"科目下作为一级明细科目来核算,并且药品不再核算进销差价,要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增设了药事服务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院收入的减少和亏损。"以药养医"的核算结果不再出现。并实施《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6.
1993年7月1日实施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  相似文献   

17.
施徐景 《商场现代化》2007,(16):360-361
商业零售企业由于经营品种繁多、交易频繁而金额零星,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售价金额核算制。但增值税在我国乃是价外税,现行含税“售价核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增设“应抵扣税金”账户,可以解决“商品进销差价”不实问题,而实行“进价核算,实物负责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商业零售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为不影响企业正确核算和交纳增值税,必须加强职工承包经营商品的核算。下面介绍一种符合职工承包经营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资金运用进人企业账户核算特点的库存商品核算方法,仅供参考。增设与库存商品核算有关的明细科目:1.在“库存商品”科目下设“企业库存商品”和“承包库存商品”两个明细科目;2.在“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下设“企业进销差价”和“承包进销差价”两个明细科目;3.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承包货款”和“暂收毛利”两个明细科目。4.实行企业内部职工承包经营库存商品的具体核算方法的,在“应付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走向国际化,进行跨国经营。跨国经营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一切都要在实践中摸索。零售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进入时机,确定本土化的经营模式,制定清晰的跨国经营战略,了解进入地区与母国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正确选择业态和营销渠道,重视东道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认识企业公共关系对跨国经营的作用,依靠服务提升竞争力,注意跨文化管理。文章指出,在赢利模式上,跨国零售企业应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和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赢得利润;而在经营模式上,则强调系统性和集权性,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为强有力的支撑,这是21世纪零售业的发展方向和跨国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商业零售企业由于经营品种繁多、交易频繁、金额零星,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售价金额核算制。但增值税在我国是价外税,现行含税“售价核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对此,增设“待转销销项税额”账户,可以解决“商品进销差价”不实问题,而实行“进价核算,实物负责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商业零售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