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测算了北京市主要产业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发现北京虽然有8个行业具有外向服务功能,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都居京津冀都市圈首位,但城市流倾向度居倒数第二位,表明北京的对外经济辐射能力还比较弱。最后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北京经济辐射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经济是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而其中城市的发展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辽宁省的旅游中心城市进行测度,并对其进行联系度和隶属度分析,旨在发挥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效应,从而真正实现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双核联动",最终形成辽宁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九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珠江三角洲九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密切,但旅游经济联系量化研究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有关公式对珠三角九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状况进行了测定,包括旅游经济联系度和非中心城市对中心城市的旅游经济隶属度,用以揭示珠三角九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差异性,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江门市中心城区为例,研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选取7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江门市中心城区及各城区的综合实力,中心城区具有辐射能力。然后对江门市中心城区与其他各区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得出中心城区与新会区联系强度较强,与其他区市的联系强度较弱或很弱。最后从产业转型、科技投入和基础交通网络建设几方面提出提升中心城区经济辐射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指出北京市对外贸易逆差高速增长,2012年超过了全国贸易顺差,被称为全国的外汇黑洞;然后从首都因素、产业结构、外贸主体结构、消费能力和重视程度等方面解释了北京市巨额外贸逆差的成因;接下来分析了外贸逆差对北京市和全国经济增长、对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影响,并指出容易引起其他省市的误解和指责;最后指出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来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培育经济腹地,扭转和控制外贸逆差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6.
尝试利用经济实力、非农业人口、科技就业人数等指标对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引力模型及经济隶属度分析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建设北部湾城市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晗 《商场现代化》2010,(11):25-28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迫切需要研究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城市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充分反映北京市城市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方法,从城市发展角度上建立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北京市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最后在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度的基础上,发现北京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定量掌握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是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1年经济圈内市、区、县的面板数据,构建考虑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模型,揭示成都市、重庆市中心城区在经济圈内的经济带动性质。同时,结合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指标建立中心城市引力模型,评价经济圈内城市之间的经济产业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圈内中心城市呈现正向带动作用,重庆市中心城区在成渝经济圈范围的带动效能高于成都市,成都市在四川省域内的带动效应强于重庆市中心城区在重庆范围内的带动效应,双城经济圈内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区域东北部、中部的经济联系较弱,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汪明 《商业时代》2012,(27):138-139
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分析能够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引入城市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用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对江苏省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不对称性,但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等核心城市,对其他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吴磊 《市场论坛》2016,(9):32-36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阶段,整体外向功能差,城市流强度偏低;从空间上看,中上游城市发展水平有限,外向功能弱;下游城市外向功能较强;城市经济联系随流域向下游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城市内各行业之间外向功能表现不平衡,上游城市集中于第一、二产业,下游城市外向功能行业较集中于管理与服务行业。据此,提出了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流强度反映了城市对外联系与辐射的能力.本文以中部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流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中部三大城市群各主要城市对外联系和辐射能力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中部城市群第三产业产值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在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据此本文提出了促进中部城市群改善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通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消费规模不断扩张,对外辐射能力逐步增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消费方式日益创新;商旅结合日益紧密,外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商业外资持续增长,零售业开放活跃.伴随着流通业自身的良好发展,流通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体现城市繁荣、落实强农惠民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流通业将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要求.朝着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和特色化方向持续升级.努力打造繁荣、便利、放心、特色的流通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陈翠兰 《商业时代》2012,(22):50-52
本文在明确金融辐射效应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金融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总部集聚度、国际化水平、发展支撑性条件五个层面建立了城市金融辐射效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主要城市金融辐射效应得分情况,并运用经济地理学的威尔逊模型测度其金融辐射半径,得出其金融辐射范围,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与行业的影响,随后再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分析表明,体育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联系明显强于第一产业,但目前其影响力和感应度仍然偏弱。同时,体育产业显示出很强的最终消费性特点,符合目前发展内需、经济转型的趋势要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在近十年间的的飞速发展,北京市对其他地区居民的吸引力不断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在给北京的城市发展带来机遇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历史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北京市的人口现状作出分析,得出"北京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又流动人口过多引发"的结论,分析流动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原因,并针对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怡靖 《现代商业》2023,(14):110-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力量,当前,我国不同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状况不尽相同。本文通过从各方面比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带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带,分析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差异的原因:一是中心城市凝聚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度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越好;二是城市间交通网连结度,交通网越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三是产业聚集与产业趋同度,产业聚集度越高,一体化发展越好,但与此同时,产业趋同度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障碍越大,周边城市产业独立化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都市圈区域合作进行了规划,但该规划与都市圈内部分城市、尤其是河北的一些城市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不强,导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内部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强。为了发挥在都市圈内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应该从建立稳定、完善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细化合作措施、建立都市圈内高新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中心城市对金融中心地位的激烈争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在上海、北京、深圳角逐全国性金融中心进入白热化的同时,其他经济中心城市对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争夺也在迅速升级。北京的老大地位不可撼动,天津尽管实力超群,但一直也在扮演着京城追赶者的角色。在北京的两翼,沈阳和大连、济南和青岛则分别胶着于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中。金融中心对于任何一座城市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就像金融城之于伦敦、华尔街之于纽约一样。短短的四个字不仅是城市经济繁荣的标志,更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青岛,自上个世纪90年代,市政府就提出把青岛建设成为金融机构聚集、融资总量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协调发展、金融创新更为活跃、金融服务功能更全、金融辐射能力更强、金融生态环境更优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回首近20年来青岛金融中心的建设之路,青岛是否已经实现了最初的既定目标?青岛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金融中心区相比,青岛的优势与差距各是什么?从经济龙头到区域金融中心,青岛还有多长的路要走?2010年5月20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联合青岛市政府主办的以承道·启新为主题的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一场名为从经济龙...  相似文献   

19.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的引力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25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为样本,剖析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2年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城市间发展差距大且呈现出梯队层级分布态势;从各维度看,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满意度四个维度发展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消费繁荣度涨幅最大,到达便利度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间发展的绝对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相对差距缩小;从空间格局看,城市初步形成了北部“北京+天津”集聚圈、南部“广州+深圳”集聚圈以及以上海为首的长江联系带的“两圈一带”总体空间网络格局,表现出“高者全局集聚、低者局部扩散”的集散效应特征,城市间有着“核心城市占据主导,边缘城市结构优化”的非均衡空间联系。因此,应立足城市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并梯次培育特色...  相似文献   

20.
孟洁  张文博 《中国市场》2014,(46):110-112
由于近几年房价疯涨,开发商大量建房使得存量房增多和我国经济开始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跌,导致很多人认为我国房地产即将要崩盘言论。为此,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北京市,预测了无其他经济因素影响下2014年房价,结果表明大概2014年6月北京平均价格为34440.38833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