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早春水温低,鱼儿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但鱼种规格多大合适,要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规律来确定。一、青鱼最好放养尾重0.25—0.75公斤或0.5—1公斤的2龄鱼种。这种规格的青鱼能大量摄食螺蚬,生长快,年底出塘时平均尾重可达1.5—2.5公斤,甚至2.5—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在涂沟镇高邮湖村示范户薛金国的养殖池塘内进行了淡水白鲳与鱼种混养技术试验,巧妙运用淡水白鲳养殖与鱼种培育的技术特点打"时间差",为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又打造出了一个新的亮点。现将池塘中以淡水白鲳养殖为主,合理套养鱼种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用技术1、放养大规格鱼种。众所周知,由于大规格鱼种与商品鱼之间净增重小,大规格鱼种争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因此就缩短了养殖时间,加快了资金周转,养殖的鱼类越早出塘,养殖的风险就越小。尤其是鱼类生长期较短的北方地区更应注意这一点。2、降低放养密度,提高商品规格。尽管放养了大规格鱼种缩短了养殖时间,但是放养密度降低了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商品鱼规格的目的。由于出塘鱼的规格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单产并不会降低,出塘鱼的规格大单价就高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我区500—1000g的花、白鲢每kg仅售3.6元左右,而规格在1000g以上的售价为…  相似文献   

4.
<正> 提高鱼种放养质量是池塘高产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把握好以下关键四点。一、放养时间 冬至后惊蛰前是最佳投放鱼种时间,此时水温都在5℃—12℃,有利鱼种捕捉运输和放养中的分拣挑选。但宜选择晴天操作,遇雨雪风冻天气不宜放养,以防冻伤鱼种,影响下塘鱼的成活率。二、选好鱼种 俗话说:“种好鱼满塘。”优质的鱼种,肉质肥满结实,体形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明亮,拿在手中跳动激烈,在  相似文献   

5.
“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产,增产30%以上,减少冬季损耗,促进鱼生长使其出塘快,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脊倒刺钯已成为我区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在人工养殖中,放养大规格鱼种.当年年底成鱼的个体可达500g以上,大部分成鱼可以上市.当年投入当年收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其中鱼种培育是关键。现将有关的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鹿 《农家之友》2007,(8S):43-43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草鱼种疾病流行季节,常有一些体质健壮、色泽较好,体面无明显病症,腹内有少许残食的大规格鱼种在此期间大量死亡。湖南祁东县石亭子镇梅塘村邹礼刚培育草鱼种苗20年,摸索出一套人工控制生态预防鱼病的好办法,他放养的草鱼种出池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8.
<正>"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总结。冬放鱼种,由于水温低,鱼鳞紧密,鱼活动力弱,在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冬季放养鱼种,应注意以下七点:  相似文献   

9.
<正>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鱼种放养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放养科学合理,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现将鱼种放养应把握的八个关键方面简述如下: 一是选塘关。鱼种放养的池塘要选择向阳,注排水方便,堤岸牢固,不渗不漏,池底平坦,污泥少且水质肥沃的池塘,面积在2亩以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四县共有养殖水面11.06万亩,且均为大水面。坝上四县的渔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源补充量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达到放养的鱼种规格大、质量优、成本低、成活率高的目的,我市选定在张北县黄盖淖水库进行了网箱养鲤鱼种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网箱规格加州鲈商品鱼养殖网箱一般采用2×3或3×3聚乙烯线编织而成,为便于操作,其设计规格为4米×5米×2米或4米×7米×2米,入水深1.5米。网目大小视鱼种放养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为准。一般放养8厘米左右的鱼种,网目用1厘米;放养每尾50克以上的鱼种,网目为2.5厘米。网箱以木桩固定,下方四角以卵石等作沉子,上方以铁油桶作浮架,随水位升降而浮动。  相似文献   

12.
鱼种消毒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根据鱼的体质强弱、水温等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通过采取浸洗鱼体、全池泼洒等措施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否则,将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鱼病,严重时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所以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万年县齐埠供电所职工方新庭,2003年与好友宋来福承包一座小型水库养鱼,当年投放鱼种虽有6.7万尾,但放养鱼类品种少,规格较小,成活率较低,加上饲料不足等,所以,库区产鱼不多,养殖效益只获得薄利。2004年在认真总结2003年水库养鱼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出绦措施:一是减少鱼种投放量,改投放小规格为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4.
鱼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的产量、效益。因此.在放养苗种时,选择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溯水性强,健壮无伤的苗种是最终获得高产滴效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 淡水白鲳一般每667m~2池塘产量达400—500kg。现将其池塘养殖和常见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态特性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杂食性,种内一般不互相残杀,鱼种在饥饿情况下会相互咬伤,有的因尾鳍被吃掉而死亡;适应水温12℃—35℃,最适生长水温24℃—32℃,当水温低于12℃时大部分鱼失去平衡,会有冻死的危险;耐低氧能力较强,水中溶氧0.5mg/L时仍然生存,适宜在较肥的池中养殖;耐盐性高,能在盐度5‰—10‰的环境里正常生长;喜生活于微酸性水中,pH值适应范围为5.6—7.4;性情温驯,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  相似文献   

16.
一、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儿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最好时期,因为这段时间里气温和水温比较低,鱼的鳞片紧密,捕捞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体,可降低鱼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温度过低的雨天或下雪冰冻、刮风天气都容易冻伤鱼体,不宜放养。  相似文献   

17.
<正>鳜鱼的养殖一般要投放大规格鱼种,这样可以提高养殖成活率,而在鳜鱼大规格鱼种培育中,从夏花(规格2.5-3cm)到大规格夏花鱼种(规格5cm以上)的培育是一个关键阶段。现将有关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夏花放养要选择规格整齐的2.5~3cm的鳜鱼夏花放养。在夏花放养前,要用3mg/L的硫酸铜溶液或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3-5分钟。放养密度根据不同的育苗设施类型及水源条件而定,如网箱或水泥池中培育。凡具备流水条件的,每立方米水  相似文献   

18.
<正> 前不久,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两位承包小型水库养鱼的农民向笔者诉说:“2000年,他们投资上万元成本,所放的数万尾鱼种,因‘回捕率’低而打了‘水漂’”。据悉,农村大多数小型水库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所放鱼种“回捕率”低,经济效益差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放养鱼种规格小。水库面积宽,风浪大,鱼类多。若放养的鱼种规格过小、体质弱,对环境的适应力差。加之,库中有凶猛的鱼类捕食。因此,放养的鱼种成活率极低。要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 受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鱼种春天放养进行成鱼养殖仍是我国不少地方的主要放养方式。但纵观各地情况,同样是春放鱼种,放养效果及养殖情况却相差甚远,这里除养殖技术及养殖品种的差异等因素外,一些养  相似文献   

20.
一、捕大留小放养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鱼种,饲养一定时间,分批捕出一部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类,而让较小的鱼留池继续饲养,不再补放鱼种。二、捕大补小分批捕出食用鱼后,同时补放鱼种或夏花。这种方法的产量较上一种高。补放鱼种,视规格大小和生产的目的,养成大规格鱼种。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