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而自我意识是人格调控系统的核心,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素质显著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项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和稳定,确定自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目标的重要时期,而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来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应对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王岳冰 《魅力中国》2010,(34):258-25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当前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耍依靠心理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依靠广大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以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调研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维对于其本人在校学习发展的影响,探讨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共通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的栋梁、21世纪的主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不仅需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真才实学,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关系着未来祖国事业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更关系着国民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改善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文章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提出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面地积极开展有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介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调研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维对于其本人在校学习发展的影响,探讨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共通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是影响人能否创业以及成功创业的主观前提因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能力,文章围绕这2大主题,结合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和训练活动,如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及心理训练等,研究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潜能储备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生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校的重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因素等。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不断探索改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且这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探讨高校体育课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及时克服自身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心理素质弱于智力素质,面对竞争日愈激烈的社会,心理疾患发生率逐年上升,在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有优势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促进心理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是指大学生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使其心理结构和品质达到良好的状态。心理素质优化需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得以贯彻和实施。结合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文章提出开展心理测查、开设心理课程、设立咨询机构、开通心理热线、进行网络心育等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重视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工作、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机融合,对于实现高校培养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顺利成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情绪、增强团队意识、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认知能力、减轻和消除疲劳等。因此,高校应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在体育健康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  相似文献   

16.
曾晨 《黑河学刊》2011,(12):153-153,157
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然而,许多高职院校教育者却忽视了贫困大学生的另一个贫困———心理贫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亚宁 《魅力中国》2011,(21):29-2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学习压力、情感挫折、就业碰壁等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们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几个途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作为师范高校中的主要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通过探究师范高校中女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女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她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张华 《黑河学刊》2002,(3):80-80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在校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严重局面,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国家及全社会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普遍的观点认为只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咨询才是最有效的办法。本文认为,只有对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预防与咨询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