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程 《工商行政管理》2010,(1):I0002-I0002
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先后3次出台支持海西建设的50条政策意见,福建省工商系统积极发挥政策效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加快海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8日下午,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4个月后,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一期工程宣告落成. 这是海峡两岸经济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港区,也是目前我国开放度最高、功能最为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在海关总署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签订<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后的近3年时间里,厦门海关全力推进海西外贸发展,其间所打造的外贸"助推器",又何止海沧保税港区一个.  相似文献   

3.
一、海西经济政策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从2004年一路走来,海西从区域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到中央决策。短短5年,海西概念风生水起,聚合效应迅速增大,定位日益明确,效应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目前的重点发展项目为更好地进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应从经济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对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三种发展模式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用循环经济理念和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开发上节约并重,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福建省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位中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为了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恭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厦门作为离台湾最近的港口城市,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透过海峡西岸物流发展分析厦门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商》2016,(12)
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作为福建两大中心城市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经济活力和成长性的增长极,应在经济区的政策环境下打破行政界限,因市制宜地探索城市集团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以城市集团或城市联盟为突破口进而推进海西城市群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市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席会议,总结局省合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工作情况,通报局省双方实施国家工商总局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政策措施的工作成效,研究协商深化局省合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工作任务。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徐薇 《中国电子商务》2012,(15):30-30,32
“十二五”期间,是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支撑、支柱和引领作用,而产业发展急需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本文立足福建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结合福建省“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对信息产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十二五”期问加快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应采取的系列举措的建议,以期助力福建省实现“十二五”信息产业专项规划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获批后,厦门有望入围下一批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试点。目前厦门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试点已提上日程,厦门正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尽快上报国务院。厦门自由贸易园区一旦建成,相当于内地再造一个香港。不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将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厦门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是:以厦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以海沧保税港区为试点建设厦门对台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1.
厦门作为中国最早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也是海西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推进厦门空港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本文拟通过研究厦门空港物流发展的现状,针对空港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林昌华 《中国物价》2011,(9):56-59,68
本文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找出海西区域产业一体化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海西区域各地区加强经济合作推动产业协作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尝试提出充分整合海西区域产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对提高福建省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此,武夷山市质监局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南平市海峡西岸绿色腹地的前锋平台建设大局,借力武夷山水,在力推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证,海西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能源短缺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是21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要可从控制人口数量、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厦门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具备发展商务旅游业的良好环境,但同时也存在认识的不足。因此,厦门要增强城市竞争力,发挥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重点发展商务旅游业,以整个地区为单位积极地进行区域营销。文章经过大量分析研究,确定了厦门“海峡西岸商务活动和会展中心”的营销定位,并对如何推动厦门商务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当前港口成为福建物流的中心节点,港口物流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港口物流网络体系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福建省沿海主要港口进行了宏观规划层次分析,根据各个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港口特征,将福州港和厦门港定位为主枢纽港(第一层次),泉州港和湄洲湾港定位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第二层次),漳州港和宁德港定位为地方性中小港口(第三层次),构建了一个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8.
闽台贸易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的计量研究表明,闽台贸易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方面绩效显著,闽台贸易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之间互为格兰杰成因.目前,闽台经贸合作面临制度瓶颈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同时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以促进两地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福建针对自身的区位条件提出福建应当努力建设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厦门是地处海峡东岸沿岸的中心地区的特区城市,依托闽南三角地区,靠八闽大地背,辐射浙、赣、粤区域,直面台湾,在招商引资方面是福建省的一个亮点,厦门投资环境的改善,不夸张地说,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加快海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进国家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海西区应明确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