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每次他来,脸上都带着一种谦恭、讨好的表情,他低三下四,和每个人打招呼,不停地说着谢谢。是的,他感谢我们,更确切地说,他感谢的是我们所代表的国家机构和一种保障机制,这种保障机制使他每月能在我们手中领到100元钱。他矮小、干瘪,面容总带有一种病态的赤红。每次看到他,我都能感觉到一种衰败的气息。他下了岗,妻子没有工作,女儿上初中,他是城市里赤贫阶层的典型代表。他什么都干,卖菜、卖内裤、卖袜子……一次在路边,风将他的袜子吹向了排污沟,他下水去捞,被玻璃削去了半个脚趾,他没心疼自己的脚趾,却庆幸自己捞上了袜子。没有人会为他每月…  相似文献   

2.
欧阳梦雪 《潮商》2012,(6):51-53
英国人胡润估算他的家族财富300亿,排中国外来富豪榜第三,他淡淡一笑,不置可否。38岁的他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淡然,他对记者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对观澜湖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倾注了大量心血,那是他献给父亲的最后一份礼物。他是朱鼎健,中国最大高尔夫帝国的年轻掌门人。  相似文献   

3.
《大众标准化》2014,(5):30-31
正多年前,某地出了一位"假皇帝"。之所以说他"假",是因为他的习惯、做派像皇帝,而身份并不是皇帝。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小农场主家庭,有着一份普通的职业,娶了一位普通的妻子,生了一个普通的儿子。总之,有关于他的一切都很普通。只有一件事,算是他一生中的特别事件。可正是这个特别事件,害了他的后半生。那时候他还年轻。某天早晨,他正预备去工厂开始那周而复始的一天时,意外地碰到了一群剧组  相似文献   

4.
感悟失与得     
在一次海难中,有个人幸存下来,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每天注视着海面,盼望搭救他的船快些到来。可是,一天又一天,除了一片汪洋,什么也没有。 后来,他慢慢适应了岛上的生活,并用那些和他一起漂到岛上的木头造了一间小屋。小屋虽然简陋,却让他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让他在荒岛上生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真诚的诡计     
<正>有人说,营销是一种诡计。这句话的正面理解应该是从技巧的角度来说的。而陈军说,这种技巧的最高端反而是真诚。偶遇陈军的时候,他正西装革履地在北京一处CBD里疾行,手里拎的皮包鼓鼓的。他说他正着急赶回去,给他的团队面授机宜。他的团队此时正在这处CBD的一间写字楼里等他呢,这个团队,他刚刚组建完成,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销售精英,都是他以前的战友和对手。当他决定独挑门户,独家代理美国一种保健品时,登高一呼,昔日的战友和对手就纷纷云集于他的旗下。他自负地说,关键是他以前成功地推销了自己,所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里昂,一位70岁的布店老板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此时一位牧师来到他身边,他开始向牧师忏悔。布店老板说他年轻时很喜欢音乐,曾经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当时他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惜,他在20岁时迷上了赛马,结果把音乐荒废了,否则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7.
我忘记了在哪儿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百货公司的老板问他的一个新雇员:“你今天服务了多少客户?”售货员回答:“一个。”“只有一个,那你还想继续干下去吗?”售货员说:“可是我的营业额是58334美元!”老板大吃一惊,让他解释一下。“首先我卖给他一个鱼钩,然后卖给他鱼竿和鱼线。接着我问他在哪儿钓鱼,他说在海滨,我就建议他应该有一只小艇,他就买了20英尺长的快艇。当他说无法带走时,我带他到机动部卖给他一辆福特小卡车。”“你卖了那么多东西给一个只想买一只鱼钩的顾客。”“不,他本来只是问我附近可有药店,好为他的夫人买一瓶治头痛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心目中,父亲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可以树为楷模的知识分子。他去世后我们一直想编写一本书来记述他的事迹,弘扬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传承他所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行者、在事业的路上,他一次次远行。1986年,他脱下戎装,先后担任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行政处处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综合服务中心总经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行政管理局副局长,1994年,他担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咨现代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再一次开始了他的远行,这一次他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0.
源于独轮车     
采访一位民营企业家,他说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曾经有过伟大的理想,仅仅只是为了一辆独轮车。他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他少时贫困,家徒四壁,两个哥哥三十好几了,还找不上老婆,连走路也懒懒的。邻居当然看不起他家,有时还挖苦他们。收割晚稻的时候,他到邻居家借一辆独轮车。可是邻居对他一阵数落:“怎么穷得连个独轮车也置办不起,还枉做什么人?”这句话几乎把他击倒。晚稻收割完后,他执意走出家门,到南方去打工。他走的时候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赚足置办一辆独轮车的钱和一家人衣料的钱。他到了南方后,很快就有了这笔钱。但他想如果能像邻居家里…  相似文献   

11.
哲理的故事:北宋大将军周侗,痴迷于收藏古董,特别是在他解甲归田之后,更是视古董为生命。一次,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他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就在他介绍最心爱的一只古瓶时,一不小心,古瓶从他的手中滑落,他赶紧弯腰抱住,幸而古瓶没有落地,但他却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都在冒汗。这件事情,让他感到迷惑不已:自己戎马生涯大半辈子,不知经历  相似文献   

12.
馋食的理由     
小儿三岁余。一日晚餐前,小儿剥了一颗糖放进嘴里。他的手上还捏着一小块巧克力。他似乎在自言自语道:“这块巧克力不能吃了,是等会儿给妈妈吃的。”他很明白,端坐于一旁的“严父”是不大会批准他饭前吃糖的,因为“吃糖就不吃饭了”。他已经有了些“小狡猾”。就像大人们常常为了让他不要做某件事而“转移他的注意力”一样,他“声明”留一块巧克力给下班回来的妈妈吃,就可以让他自作主张地吃了一颗糖的事实变得比较地名正言顺些。果然,“严父”连正眼也没瞧他一下。不一会儿,一颗糖吃完了。又过了很小一会儿,他撕开了巧克力的包装纸,同时说…  相似文献   

13.
老柯这个人,小镇上的干部群众几乎都认识他,都知道他是镇政府的干部,也有不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个诗人。老柯也不老,才30出头。老柯大学毕业就分配进了镇政府。在大学老柯就写诗,也许写诗的人总有一种怪怪的念头,他一开始就认为城市和村庄对峙着,它们之间留着一条狭谷,这条狭谷就是他要长久地居住的那种小镇。老柯继而认为镇政府也是一条狭谷,是市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一条狭谷。他所在的部门是党政办,刚来的时候他是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呆了六、七年,就变成办公室里最年长的了。他进党政办的第四年,市里安排一批大学生到小镇当“村官”,还是他去接…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他是一个房产项目的成功运作者,有人说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优秀建筑师,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有着精明头脑的商人,这些生动的形容词放到他身上似乎都是恰当的,也似乎都和他身上某种气质有所违背。一副普通的眼镜,一脸谦恭的表情,一开口总是在说建筑、谈文化,却丝毫没有他的项目,所有这些反而让我觉得他更像一名传承建筑文化的老师……  相似文献   

15.
赵福帅 《英才》2014,(11):108-109
他遗留下来的庞大事业还在运转着,与他的巨额财富相比,他的风流史更出名。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奥纳西斯是闻名于世的希腊船王。他的创业经历是一个传奇,也是一段冒险家的路程。与他的巨额财富相比,他的风流史更出名。他与美国前总统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一段婚史为无数人津津乐道,他与知名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的爱情更被多次搬上银幕。  相似文献   

16.
绳子     
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一篇文章,让我回味许久。有个登山队员经过多年的筹备,准备一人独自挑战一个高峰。在不断攀登的过程中,他忘了白天黑夜,忽然间周围的一切看不见了。四周都是黑漆漆的一片。即使如此,这位登山者仍然继续不断地向上攀爬着。可是,就在离山顶只剩下几尺的地方,他滑倒了,他不断地下坠着……当他一心一意地想着此刻死亡是在如何快速地接近他时,突然间,他感到系在腰间的绳子重重地拉住了他。他整个人被吊在半空中,而那根绳子是唯一拉住他的东西。在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求助无门的景况中,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一阵短暂的思考后,登山…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公式     
直到16岁,他仍是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混日子。那年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同学。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她竟然把他的情书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他感到一种刺心的痛。第二年,他就转学了。在后来的那两年的时间里,他拼命地学习,竟然考上了湖南大学。22岁,他大学毕业,顺顺利利地进了政府机关。有一回,他到乡下去访亲。亲友竟然把一头狼像狗一样地养在家里看家护院。他惊问其故,亲友告之,这狼自幼就与狗一同驯养,久而久之,这狼连长相都有些像狗,更别提狼性了。没多久,他就在别人的惋惜声中辞职去了深圳。他专找那些有名的外资公司去求职,而且他总能想方…  相似文献   

18.
朋友在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他自撰自书的条幅,上写:竖起桅杆做事,砍倒桅杆做人。他说这是他的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的结晶。他出生在渔民家庭,从小就喜欢海,几次请求爷爷带他出海打鱼,可爷爷总是以他还小为借口拒绝。他懂得爷爷的心思,爷爷是怕他这根独苗发生意外。他长大后,将要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工作,那是个看不见海的地方。在等待行期的日子里,爷爷决定带他出一次海,一来了却他一直的心愿,二来让他去见识见识大海的博大,开阔开阔他的心胸,或许对他的人生会有益处。他非常兴奋,跟着爷爷跑前跑后,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之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扬…  相似文献   

19.
曹世中  王昭 《经营者》2001,(4):13-15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神奇的绿色王国——中国云南。 20年前,一个14岁的农村孩子背着箩筐上山采药,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追寻。滇南的大山一座连一座,滇南的山村一寨又一寨。20年里,他记不清自己走过了多少艰辛与坎坷。然而,路却在他的脚下不断延伸,越走越宽阔。 2001年1月15日,云南鸿翔药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一天正是他创业整整20周年。20年间,这个贫穷的农村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资产8000多万元,年营业额超过1.2亿元的私营医药企业董事长。他今年刚35岁,他的名字叫阮鸿献。他从大山里走来,他向新世纪走去;他是绿色的使者,他是健康与生命的守护神;他在孜孜不倦的生命体验与创业追求中,写就了一段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咨询一件事:一年多前,他的一个亲戚向他借款3万元去炒股票.当时说好按银行同期利率。在还款时一并清账。出于彼此是亲戚,碍于情面,就没让他打借条。不久前。单位公房出售。他想把住的套房买下来,就向那位亲戚要钱。没料想,那亲戚因为炒股蚀了本。竟然赖账不还,两人为此大吵一顿。他想去告他,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