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较长时间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在19世纪80年代,其工业化规模与发展水平均无法与工业化先驱的英国相提并论,但它却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立法的工业化国家,率先全面实行了社会保险政策。这与当时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特定的政治因素和社会传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圈地运动根本上是一场土地制度的改革,其带来的制度红利加速了英国工业化,并推动了英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从产权与制度方面分析圈地运动对当时英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福利国家。工业主义理论家从工业化的视角把福利国家的发展看作是工业化发展的水平的结果;社会民主主义者把福利国家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步骤,并借助干凯恩斯主义的福利国家来推行其福利国家的发展战略;一些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认识福利国家原因的理论家,则把福利国家的出现看作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分析了福利国家中的阶级利益的对立。  相似文献   

4.
英国不仅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国家。十六世纪,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手工业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 环境问题是个古老的问题,但又是一个现实问题。环境保护当作一个国际性的严重问题提出来,是本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在工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时候,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环境大污染和公害。资本主义世界所发生的“八大公害”,就是其典型事例。面对这种严重情况,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治理。这就是所谓“先污染,后治理”这个  相似文献   

6.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人口增长率下降,甚至接近于零,引起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担心,认为这样下去,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利的。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雷达威(W·B·Reddaway)最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零人口增长率即使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也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化进程成败的关键,世界许多国家已经作出了尝试和实践。其中,英国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瞩目成就的典范,然而,在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通过分析英国工业化的特点、代价,总结了英国工业化代价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而从中吸取教训,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一次深刻的国际金融危机早就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着。虽然美国和英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千方百计地进行挣扎,企图逃避这次危机,但是,危机仍然按照客观的固有进程在不断地加剧,并且目前已经逼近了爆发的边沿。一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最近几年,关于城市化的问题,特别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有同志提出,“工业化导致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是资本主义本性所决定的社会现象”,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不是出现加剧城乡对立的城市化,而是出现消灭城乡差别的城乡一体化。”那末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规律还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共有规律?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是否也要走城市化道路,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我们就以上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发表的吴承明的这篇文章,提出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或散工制(Putting-out system)颇为流行,就其组织生产来说与工场手工业无异。该文主旨在研究工场手工业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将商人雇主制与包买商作为散工制,并包括在工场手工业涵义之内。 西欧在工业革命前有个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为西欧的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但只有英国是“自我”完成工业化的,稍晚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有个或长或短的机器大工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同时并举的过程中,面对尚未完成的工业化这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企业应该怎样做,中国工业化的核心原动力应该是组织能力,是管理,借鉴三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的成长历程,给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美国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经济纵横》1992,(1):15-20
当代美国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在本质上有别于产业结构软化或"非工业化",它是产业结构软化或"非工业化"进程的扭曲和畸形发展.与19世纪末英国的情况不同,当代美国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国内非物质生产部们脱离物质生产的增长、过度膨胀发展所造成的"相对的"产业空心化.它是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核心的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它的产生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郭长坤 《时代经贸》2011,(6):66-66,68
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了30年。经济学家们一直努力用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经济增长作为人类永恒的目标,其理论远没有成熟。为什么英国最先走上工业化道路?为什么中国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却没能够进入资本主义?所有这些都可以用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英国经济继80年代持续8年以平均年增长率3%的速度发展后,现进入衰退阶段。这一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衰退并发的英国的经济衰退,对英国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英国财政大臣拉蒙特曾认为:“这是80年代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后再次出现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现  相似文献   

15.
展望21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得到的将是超越经济学范围的悲观主义,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持有乐观主义, 一.亚洲世纪 亚洲世纪已经不是一个梦,尽管西太平洋地区的工业化是进入本世纪后期才开始的,但亚洲新世纪的  相似文献   

16.
引言 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了30年.经济学家们一直努力用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经济增长作为人类永恒的目标,其理论远没有成熟.为什么英国最先走上工业化道路?为什么中国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却没能够进入资本主义?所有这些都可以用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杨爱芹 《经济论坛》2004,(10):156-157,160
“殖产兴业”政策是日本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指导方针,具体内容是: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导入市场经济;以各种政策为杠杆,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动用国库资金,创办官营工矿企业;扶持和保护民间企业;自上而下强行推进工业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能够很快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实现工业化,赢得民族独立,与明治政府推行的“殖产兴业”政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和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包括水务在内的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的.针对不少人认为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大力推行公用事业民营化过于超前的说法,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公用事业研究中心主任盛洪有着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较长期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农业同工业相比较,总是处于落后的地位。但是,自本世纪特别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在一些国家里,不但武装和革新了工业、交通运输等部门,而且也深入到农业领域,使农业逐渐工业化,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赶上工业,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工业。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研究它,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本文试图从一个国家和一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农业工业化及其影响,即美国的农业工业化及其所引起在农村的阶级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一 英国资产阶级占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配第(Willian Petty,1623—1687)是论及自由港问题的少数经济学家之一。尽管配第反对设立自由港,认为设立自由港不但毫无益处,反而有害。配第对“自由港”这一问题的看法用今天人们的眼光看,显然是失之偏颇的。但是距今三百多年前,配第就提出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表明他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也可看到三百多年前“自由港”问题就已对英国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尤其对外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什么是国际自由港?所谓自由港,主要的内容是指进出口贸易自由、不征收关税、汇兑自由及投资经营自由和人员进出自由等等,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早在1704年,英国占领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后就把它辟为自由港;1819年,英国又把它占领的殖民地新加坡宣布为自由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占领香港后也把香港辟为自由港。应该指出,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国家,到十八世纪后半期产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它是向全世员提供了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国,而世界各地则向英国提供粮食、棉花和各种原料;英国本土率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把它的布满全球各地的许多殖民地先后开辟为自由港。这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