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前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的7020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9619.3亿元人民币。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跨境并购最大收购国。不过,进入2016年第四季度,"中企海外并购放缓""海外并购遭遇瓶颈"等声音响起。业内人士直言,当前跨境并购已经陷入中国历史上最难时期。市场的下一步走向值得关注。点评:当前国内的融资政策和环境,实际上为中国企业出境并购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可以总结为"三率"。第一是汇  相似文献   

2.
一、境外企业价值评估业务的产生 近些年来,我国GDP每年增速超8%,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也为我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并购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逐年增加,截至201 2年,已超过3万亿美元,这为我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并购活动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正是在前述背景之下,我国企业跨出国门,在全球市场开展境外并购投资活动,风生水起,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3.
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和并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前景下,2011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的境外并购交易活动依然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2011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的境外并购交易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4%,共发生境外并购交易107宗,这表明中国投资者依旧在多个行业对境外并购交易保留有强烈渴求。若接下来半年的交易量仍能保持如此强劲的势头继续增长,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交易活动将在2011年创下新的纪录。中国企业的大额境外并购交易数量较去年略有下降,2010年度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量达12  相似文献   

4.
跨国战略并购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经济自由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增长与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6年资本排名前10位的银行几乎都是通过并购形成的。银行跨境合并的战略优势在于:一是可以拓展境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规模经济;二是可以增加业务品种和丰富产品创新的内容;三是能够广泛参与跨国银行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对外开发、企业寻求转型发展和全球资源配置优化调整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跨境并购市场发展迅速,为金融机构带了业务机遇,也对其服务能力、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论文从中国跨境并购市场概况和特点出发,结合内外部驱动和影响因素,对中资企业跨境并购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挑战、市场格局和业务差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型商业银行跨境并购业务发展策略和服务模式的选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机会。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诸多境外卖家为解决债务危机纷纷寻找下家,同时,海外并购也为中国企业寻求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张提供了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加,能源和矿业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主要对象。伴随国内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拉动,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17,(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并购",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版图不断扩大,速度不断提升,普华永道"2016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17年展望"发布会披露,2016年中资境外并购交易金额同期增长246%,达到2210亿美元,超过前四年中企境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总和。与交易量迅速扩容相伴的必然是交易风险的加大。一般而言,并购交易可能涉及到的风险包括:政治、法律、财务(税务)、资产、资源、市场和整合风险等。对于跨境并购交易,由于买卖双方国别不同,上述各个方面的差异性较大,且往往从交易调查到谈判再到双方获得审批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相应放大。正如银监会《关于规范银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加强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所传递的信息,长期来看,并购交易的完成,远不是中资企业境外并购取得成功的标志,交易后的整合风险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显现。本文尝试从并购交易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探讨财务人员在跨境并购交易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企业在境外并购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关键能力日益成熟,跨境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展国际化经营。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9.
王毅  陈阳 《银行家》2013,(7):39-41
机遇市场机遇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至2012年末,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占比79%。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并购、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增长,投资合作的主体和方式不断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给中资银行国际业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带来新机遇。人民币跨境结算及跨境使用范围的扩大。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大,贸易往来国家和地区以及经济金融交往紧密的区域,以人民币为支付结算的货币需求也日益持续增长,人民币已成为中国与周边的蒙古、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结算货币,201 1年末中国全部对外贸易额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已由2010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是银行境内外联动业务从无到有进而蓬勃发展的十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海外项目的纷纷落地,企业的境外金融需求开始转向海外并购、境外项目建设、外汇风险管理及跨境现金管理等新领域。本期专题将就跨境联动经营模式创新、跨境融资业务的难点及如何拓展跨境业务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大贤 《新理财》2010,(9):38-41
作为大型企业CFO,应切实了解企业对跨境资本运作的意愿、目的,进而切实推进企业跨境资本运作,引导企业“走出去”和借力境外资本市场“引进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跨境并购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006年以来,外资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指境外企业并购我国企业)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外资对国内企业并购力度逐渐加大,国内重点行业及其龙头企业、民营企业中的新兴产业龙头成为并购重点,由过去单纯通过参股获得收益转向追求产业整合、资源控制、垄断地位、消灭潜在竞争对手,内资背景的境外企业参与的外资并购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3.
全球第七次并购浪潮已经走过了六年。金融数据提供商路孚特(Refintiv)于2020年1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约为3.9万亿美元,是并购活动第四强劲年份,略低于2018年的3.96万亿美元。但是2019年全球跨境并购交易总额为1.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5%,降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上升以及监管机构加强审查,导致许多企业收缩了本土市场以外的业务扩展。中国企业2019年跨境并购也符合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博闻 《新理财》2011,(4):47-49
愈演愈烈的全球证券交易所并购风潮,必然引起已经或即将在境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密切关注。只有熟悉国际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才能真正打通企业的境外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境外并购已成为中部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面对不确定性很高的国际资本市场,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部地区企业中两种常见类型境外并购行为的分析,从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并提出应对举措,为提升中部企业境外并购成功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一、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快步前进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大多数人们已经乐观地预见到这次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行将走远。2009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步伐已经大大加快,部分中国企业已然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并酝酿趁机在国际资本市场大举“抄底”了。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1—3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1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8.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并购整合与业务扩张——欧洲银行业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同 《新金融》2006,(12):53-55
欧洲银行业的并购扩张从国内逐渐转向跨境扩张,从以零售业为主的并购逐渐转向横向多元扩张,并以获得控股权为主。欧洲银行业跨境并购的动力在于: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银行的增长战略;欧盟的政策制度保障。我国银行业应该抓住时机,通过境内并购调整银行业产业结构;以横向并购推动综合经营;以境外并购带动境外代客理财和其他海外业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不断推进,未来中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必将呈现迅速的发展趋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促进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扩张的有效途径。境外成熟市场上,公司并购重组风起云涌,而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借壳上市、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并购、重大资产重组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案例也日渐增多,并购重组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孟为  姜国华  张永冀 《金融研究》2021,491(5):78-96
本文立足外部不确定性视角,提出汇率不确定性对企业重要涉外经济行为(跨境并购)影响的实物期权与风险对冲效应。本文以2000~2019年A股上市公司宣告的跨境并购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企业跨境并购的可能性,实物期权效应占主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确定性与企业跨境并购决策正相关,风险对冲效应占主导。横截面检验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确定性对跨境并购的抑制作用在汇率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更高以及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有效汇率反映一国贸易条件,行业竞争激烈与汇率经济风险更高的企业,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确定性加剧时更有可能进行跨境并购。最后,汇率不确定下的企业跨境并购取得了较好的财务绩效(汇率风险约束使企业并购行为更审慎高效),降低了有效汇率风险敞口。本文区分了双边汇率与有效汇率的差异,拓展了汇率波动的经济后果与跨境并购影响因素的研究范畴,为“双循环”下我国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与汇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提升并购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云南省企业海内外业务发展需求逐年增加市场拓展,在这一国际化布局过程中有大量的资本跨境运作需求。针对企业需求,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推出跨境双向通业务,助力企业跨境资本运作。跨境双向通业务包括跨境人民币境外放款和跨境人民币贷款两部分。由于境内企业境外直接申请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