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为教育成本核算奠定了制度基础.基于学费定价视角,为改进目前教育成本核算中的一些做法,文章总结了学费定价以培养成本为基础学费为培养成本分担比例25%大部分培养成本纳入分担范畴不同学历层次、学习形式的学生按系数折算现行的四个基本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育成本核算的要素,优化和改善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发迫切,我国培训市场逐渐兴起,涌现出了大量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的定价模式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规模,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对培训机构监管和调控的职能作用.本文基于培训机构学费定价模式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常见的培训机构定价方法,然后分... 相似文献
3.
最近,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伍海泉教授的专著《学费定价研究:理论、方法与改革》一书对学费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有较大的创新。该书以问题为导问,通过对现有学费定价的理论、方法以及对中西方学费定价经验的总结,重点研究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理论、方法、机制与制度等问题。这本书的特点与创新在于:1.综合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对学费的共同影响以及两种机制对学费定价的耦合作用。与现有类似研究成果单纯从市场或政府机制研究相比,本书得出了学费定价是市场失灵下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学费价格体系可以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增强大学活力。针对目前学费价格体系出现的问题,提出“以政府调控、大学自主定价、社会监督服务为一体的、有限制的弹性价格体系”的改革思路,以实现更大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是典型的以培养成本为基础定价学费,并明确制定成本分担比例的国家。本文构建了“培养成本分担模式”学费定价机制实施路径的三个假设,并在这三个假设基础上以广西5所高校为例研究培养成本核算和学费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费的收费标准计算公式主要有:陈雄的以生均培养成本为基础、依据成本分担论的公式和晏开利以家庭年收入为基础、依据支付能力论的公式。文章分析了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基于二部定价法的基本原理,并综合考虑高校综合质量、生源地的经济水平和专业特点,提出了高等教育多元化收费的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会计之友》2016,(16)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一直未进行大规模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在加重高校办学负担的同时,也对社会公平与阶层流动性产生了不良效应。以广东某高校2000—2014年的实证数据为基础,呈现高等教育学费与办学成本和办学收入的相互关系,分析得出长期固化的学费越来越难以弥补办学成本的需求。这种现实不仅淡化了高等教育的成本意识,对高校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进一步加深了社会不公平程度。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动态学费调整机制,平衡国家财政和高校自主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并进一步完善成本监审统计口径,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以及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力度是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与政府公共资助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投资是一个好的投资,而且是低层次的教育获得高的回报,按这个标准,大学教育只是在边际上是一个“好投资”。当然,各个层次的教育中,私人的回报率都比社会的回报率要高,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比较中,欠发达国家的教育回报率要比发达国家的教育回报率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审计定价强制性公开披露后的2003~2012年国内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定价差异对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文章通过借鉴SimuniC(1980)审计定价模型计算审计定价,发现在不考虑审计变更的前提下,连续审计下的审计定价,与真实费用之间的差异,差异为正即审计定价折扣,折扣水平越大,则权益资本成本越大;而差异若为正,即为审计定价溢价,则溢价水平越大,权益资本成本越小。文章所得出的结论将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普通高校学费水平影响因素选取笔者对国内关于影响学费因素的研究进行总结,得出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影响高等教育学费的因素包括居民承受能力;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高等教育收益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供给;高等学校的声誉。此外,根据有关学者的 相似文献
11.
按照传统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中国股市的高股权溢价只能由投资者的高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但是这又会产生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之谜,因为投资者相对风险厌恶系数高时,其时间偏好率为负,明显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12.
法律、投资者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是公司财务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对权益资本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固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保护法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的关系,但仍需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投资者保护法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本文分析表明,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成反向关系: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水平越低,权益资本成本越高;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水平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2004年的数据,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参与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我国公众通过直接方式持有股票居民的比例较低;(2) 各省市(区)直接参与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特征;(3) 直接参与率与当地人均收入、上市公司数量、证券公司营业部数以及城市化率显著正相关,而与当地人口受教育水平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可以为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从英国开始推行公共租赁住房以来,公共租赁住房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定价关系到政府的财政负担、社会投资者的收益和保障对象的可支付性,因此成为学术探讨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定价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定价方法,分为市场法、成本法和收入法,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并且结合北京公租房项目实践设想了一种综合上述三种方法的定价方法,具体为:在提供政策性土地和金融支持以及税费减免基础上,先测算住房建设规划期内区域单个项目的成本租金,然后根据市场租金设定每个项目的参照成本租金,并且进行多项目参照成本租金平衡。公租房租金和租房补贴分离,租房补贴与保障对象的收入匹配,使保障对象实际支付可负担租金,从而提高定价的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16.
17.
流动性一般被认为是市场执行交易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交易的便利性和交易对价格冲击的最小化.对于流动性的衡量有基于买卖价差的方法、流动比率的方法、交易对价格的冲击的方法等等,许多文献在衡量流动性水平的基础上,就流动性对资产定价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这些代表性的模型和研究成果.最后本文认为应该在参考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适合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衡量方法、内在规律和对价格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耕地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界定耕地资源代际公平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代际公平原则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接着指出了我国目前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着数量存量失衡和功能存量的危机,最后提出了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代际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性在高自由现金流与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还与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有关,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0.
Nikunja Mohan Modak Shibaji Pa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6,19(6):487-508
This paper explores channel coordination and profit distribution in a two-layer socially responsible supply chain that consists of a manufacturer and two competitive retailers. In manufacturer-Stackelberg game setting, the manufacturer exhibit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tailers play Cournot and Collusion games. Besides comparing the optimal decisions of the retailers two game behaviour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optimal decisions. It is found that two-part tariff contract resolves channel conflict and provides win–win outcome for a specific range of the franchise fee and it is always possible to find a particular profit split using Nash bargaining product. With increas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anufacturer, the coordinated wholesale prices of the manufacturer may be both decreasing or ‘U’ shaped and decreasing when the market potentials of the retailers are almost the same or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lso, at least one coordinated wholesale price is less than the manufacturer's marginal cost. The proposed model is illustrat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