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它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品格。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因此,"中国梦"呈现出当代中国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凝聚着中国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期待。对于我们学院来讲,学院梦就是学院办学特色更鲜明,服务作用更凸显,社会影响更广泛,人民群众更满意,学生更有归宿感,教师更有尊严感。全院师生员工要在实现"中国梦""学院梦"的进程中书写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3.
国家富强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宏伟目标的"中国梦"的根本。中国所追求的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属性集中体现在对"富强"与"和谐"的内在统一上。以社会和谐为根本特征的中国富强梦离不开社会公正。要使中国富强梦真正变为基于社会公正的中国人民的富强梦,确立并实施全面财富观是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民生意指人民群众的生存、生计与生活。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成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中国梦成为马克思主义民生幸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民生幸福则表达着中国梦"至善"的追求境界,成为中国梦的旨归,中国梦与民生幸福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追求民生幸福、实现中国梦的科学路径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用马克思主义理想观解读中国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梦就是伟大复兴的民族梦、人人共享的人民梦。本文简略介绍了中国梦的历史演进;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在当代中国理想领域的现实体现;中国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昭示了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赋予中国梦丰富的内涵,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是中外对中国梦理解的差异很大,部分国家把中国的民族复兴梦曲解为称霸世界;国内部分人或者把中国梦误读为封建帝国复辟或者把中国梦误解为建立吃喝玩乐的资本主义享乐园.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深入剖析中国梦的性质和内涵基础上,对各种曲解、误读中国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批判,提出实现中国梦在实践中要坚持科学原则、效率原则、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人民、伟大的领袖成就伟大的国家。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怀揣着"中国梦"。这个梦里毫无疑问包涵了咱们石油工人的"石化梦"。在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建设人民满意、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伟大企业的进程中,"双高"建设正是企业追逐梦想,走向"伟大"企业的软实力支撑,是我们的共同追求,需要大批有道德的管理者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共同铸就。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社会共识、凝聚中国力量。长效践行群众路线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源动力,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坚定"三个自信"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支撑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创新驱动力。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9.
"梦"是年度热词,但语言学解析尚未发现,以《汉语大词典》为主,统计出138例"×梦"的词语。共时层面,通过构成和功能进行语言学分析;历时层面,通过修辞学中的潜显理论进行古今对比:发现"×"有双音节化的新发展,"梦"有准词缀化的新趋势,"×梦"有句法功能多元化的新特点。这对深入把握"中国梦",促进网络语言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人们的梦,也是青年的梦,与高校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当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冲击,高校教育与文化建设中用"中国梦"思想引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推进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切实提高新媒体信息素养,全面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构建优秀高校文化育人目标,就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本领过硬、勇于创新、矢志奋斗、品格高尚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追求和现实的发展证明“中国梦”即是“幸福梦”,“中国梦”的根本归宿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中国梦”之幸福是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的统一,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具有阶段化、差异化、公正化的特征。未来“中国梦”之幸福的发展向度将在“两个百年”目标中、在和谐社会发展中、在共产主义理想中实现幸福的最大化、最优化和持久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习总书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激起人内心的憧憬和行动.“中国职业教育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就“中国梦”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特点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等做出阐释,为加强“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而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初期关于高等教育方针的争论,实质上是一场关于知识分子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问题的讨论,是人们对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所作的独特思考。这场争论对推动国民政府制定"平时教育"政策起了促进作用,它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不仅是社会的"匹夫",更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他们的能量既在战时,更在战后。同时,这场争论还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大学的时代使命。此外,这场争论的结果对保护、发展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文化的阴谋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族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但其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社会遭遇诸多困境。创意产业在全球的迅速崛起,为民族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与发展机遇。广西的民族手工艺产业当以"文化企业+手工艺者+非盈利组织+政府"为支持体系,以项目作为拉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开辟"传统手工技艺+现代设计理念+产业化经营"的广西民族手工艺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发展积累,中国的经济社会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由生存型、生产型向发展型、消费型社会转轨过渡的矛盾和挑战。当前,制订和实施《国民休闲纲要》,推动国民休闲健康快速发展,是一项调节财富分配、培育先进文化、缓解社会矛盾、提升全民幸福感的幸福和谐工程,是一项多层次、成规模、多样化增加社会就业的就业民生工程,是一项促进居民最终消费、带动服务业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经济结构的经济优化工程,是一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公民道德、文化修养的人力资本工程,是一项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提高国家和国民美誉度的国家形象工程,对于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发展和优化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和平稳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现实国情、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从中国近代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内在联系来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合理性,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邓小平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实质上也为我们指出了把“两课”实践教学和现实国情整体的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当代女诗人翟永明的组诗《桃花劫·哀书生》和新疆作家胡康华的长篇小说《粉墨》,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分别记录了痴迷于事业的"书生"惨遭迫害的年代:1969和1970。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历史现象,写出了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和这个社会曾经有过的病态。从书生梦断,知识分子集体失语、整个社会良知被屏蔽;到书生梦续,仅有"八个样板戏"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再到书生梦碎,站错了队再也站不回来,将翟永明笔下的冯喆和胡康华笔下的宁为玉对照起来读,更能体味诗人和作家的不同、诗歌和小说的不同,也更能理解两部不同体裁作品的共同寓意。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也逐步改善。但总体上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不完善,仍然较为落后。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必须不断创新农村社会建设载体,让农民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与城里人一样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全党全国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宏伟目标,更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取得的重大现实成果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未来五至十年,对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使人民获得更多发展的实惠,继续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的加快,旅游这种休闲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夕阳人群"催生了旅游的"朝阳产业"。中国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促使大量的老年人外出旅游。老年旅游产品始终是事关老年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迫切要求对国内老年健康旅游市场的开发进行研究。因此,在分析开发老年健康旅游的意义、老年健康旅游产品供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老年健康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