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企业内工资差距。企业进口投入品的行为使其内部普通员工的最高与最低工资之比提高约50%,总经理与中层经理的工资比提高约30%,中层经理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提高约12%-20%。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贸易使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更大,更倾向于采用绩效工资、进行研发投资、提供员工培训和使用计算机,这些因素均导致工资差距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FDI与制造业工资关系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广西两省2001至2004年制造业27个子行业的数据对FDI进入与当地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外资公司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的上升会提高该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支持外资公司进入将通过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来提高平均工资的假说,而且影响的程度与当地的技术吸收、转化能力正相关.研究还发现资本数量对工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取决于资本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的大小.此外,研究并没有发现外国资本数量和本国资本数量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选取1998—2006年中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结合劳动力供需的对外开放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就对外开放对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国样本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与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则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在分地区讨论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倒"U"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而后计算得出中间品关税水平,以此度量贸易自由化.接下来,本文借鉴Freestra和Hanson的外包模型来构建计量实证模型,检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内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差距具...  相似文献   

5.
时梦茹 《现代商业》2022,(10):78-83
为了深入探究贸易开放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就外贸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对电子设备制造业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还研究了不同企业所有制下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扩大了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性别工资差距.就不同的企业所有制而言,贸易开放显著扩大了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的性别工资差距,缩小了外资企业和集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外资并购的工资效应。本文采用匹配的研究方法,发现外资并购的工资效应显著为正;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并购资本来源地、不同区域的子样本回归,结果均高度稳健;我们还发现外资并购更利于资本密集型及中西部企业的工资提升,工业化国家的并购资本有更大的工资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之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对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显著缩小了中国出口企业间的工资差距。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显著减少了生产率分布的离散程度,进而缩小了企业间的工资差距。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对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资差距有显著影响,对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越来越成为经济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利用委托工资法,分析和测算了1987年~2006年中国贸易发展对不同产业劳动者工资收入影响。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1999—2010年中国金融业和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行业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获利能力不同和税负不均衡是造成两行业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导致金融业和制造业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有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企业效率、治理结构、企业盈利能力、企业价值和垄断等。除垄断外,其他因素都是源于员工的自身投入,其产生的差距也易被接受。而垄断则是源于政府保护,是造成不合理差距的源头之一,因而破除垄断,创建公平竞争的行业机制,是解决行业间、企业间工资差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8年外资或外资控股的服务业企业为样本,借鉴Feenstra和Hanson(1999)采用的估计高技能员工相对需求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行业和地区考察中国服务进口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对全国、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全行业、现代服务业还是传统服务业,服务进口的增加都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此外,企业利润、员工受教育水平等企业特征与工资差距存在正向关系,而企业中高级职称员工占比的提高会缩小工资差距。因此,从缩小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出发,应注重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而非对高学历的一味追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趋势,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其影响趋势取决于OFDI母公司与其他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在实证层面,基于2002-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研究还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一年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造成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三年后,工资差距在显著扩大;在对外直接投资五年后,国内工资差距虽仍在扩大,但其扩大速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71个制造业的行业内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产成品进口关税和有效保护率的下降显著地降低了行业内工资不平等程度。另外,外资开放度的提高对收入分配均衡有着不利影响,而出口导向程度的增强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收入分配效应。采用不同的工资不平等度量指标并不会对基本结论产生影响。贸易自由化的作用机制在于其提高了企业生存门槛,降低了行业内生产率差异,进而反映为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减小。本文的研究发现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一方面工业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固定资产净额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汇率通过对进口和出口的传递作用对各种类型劳动需求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不同行业的工资差距。本文利用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得出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及汇率变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工资差距都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如果从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角度考虑,我国有必要对汇率政策的调整采取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次就进口竞争对我国制造业性别工资歧视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主或经理人以牺牲部分利润为条件以满足其最优歧视性偏好;随着进口竞争加剧,降低了在位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利润水平,使企业无法维持原来的歧视水平,因此必须降低歧视偏好、提高女性雇佣水平,进而引起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工人工资的提升。使用经典的Oaxaca工资分解法,以进口渗透率为进口竞争代理变量,在高低进口竞争样本上就两种工资基准分别进行分解,得到结果均表明,高进口竞争下的歧视系数显著低于低进口竞争下的歧视系数;进口竞争程度越高,性别工资歧视系数越低,表明进口竞争显著缓解了制造业性别工资歧视。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加大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推进国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以释放女性工人的市场价值和潜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助力推进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统的H-O理论和S-S理论,随着各国之间贸易的不断深入,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将逐渐缩小 目前,国外学者高度关注对外贸易对国内收入差距、工资差距的影响,并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同时这一课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机构高度关注的焦点在国际主流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开放贸易导致性别工资差距扩大以及开放贸易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缩小就中国国情而言,研究对外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以我国制造业部门为研究对象,采用WIOD和TIVA数据库1995~ 2009年的数据,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对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总体上提高了我国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贸易特别是出口的增长最为显著地推动了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的提升,而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高则起到了相反作用,来自国内服务业部门的中间服务投入更明显地降低了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相对工资.  相似文献   

20.
《商》2014,(2):289-291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出现了劳动者工资差距扩大的趋势。近年,国际贸易与工资差距关系的研究成为经济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外包模型,研究产业间贸易及产业内贸易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不同传导机制及影响。结果表明在产业间贸易形式下,总贸易和出口贸易以及进口贸易会加大产业间贸易行业内工资的差距。在产业内贸易形式下,总贸易、进口贸易导致产业内贸易行业的工资差距增大,而出口贸易则有利于缩小产业内贸易行业的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