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需要道德修养;二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道德修养;三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道德修养;四是发展科学技术需要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张义忠 《生产力研究》2003,(5):207-208,220
国有企业独立法人人格的塑造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与实质。国有企业法人人格独立 ,有利于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有利于政府实现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思想精髓中,与人为善的仁爱观、义然后取的义利观、诚信无欺的立世观等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是我们塑造大学生新型人格、加强和谐班级建设的宝贵资源.在高校通过邀请专家做儒家思想专题讲座.鼓励学生阅读儒家经典和文学名著,在班级组织开展与儒家思想相关的主题班会和教师践行儒家思想传统美德等形式来传播儒家思想,推进高校和谐班级建设,以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唐平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273-274
慎独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有很大意义。当代大学生慎独时自省缺失,是非模糊,慎独时人格错位、表里不一,慎独时自控削弱,信念动摇。强化慎独道德,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就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尊重人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慎独道德能力;注重慎独方法引导,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校的法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寻找出有效塑造大学生法治人格的方式和方法,使得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法治的社会,从而推动我国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有效的全面贯彻落实精神文化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对于当代社会治安的要求,提高人们的人身安全,让人们可以懂法知法不犯法,做一些高素质高内涵的事情,减少低俗以及伤风败俗的行为,从大学生抓起,培养好大学生的法治人格,使得大学生们的精神文化可以朝向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一是观念创新——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经营观念;二是机制创新——塑造内源的动力;三是产业创新——促进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四是发展环境创新——培育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7.
人格具有一定倾向性特点,它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相应调整,从而使人格的塑造成为可能。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格培养与塑造的一个心理学依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对主体性人格的塑造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意,又适应了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在文化领域的核心地位,使它贯穿和渗透于各种人格教育之中,成为主体性人格塑造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用美育陶冶感情,培养健康人格;用美育塑造心灵,构建精神的家园;通过美育,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塑造师范生的健康人格是当前师范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健康人格是师范生的立身之本,它将会影响着一代代受教育者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师范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和现状出发,谈谈师范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忠  田官贵 《经济师》2006,(6):121-122
文章认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动力结构由人格需要和人格判断两方面组成,提出社会压力、奖励与惩罚及自我实现分别是塑造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基本原因、激励手段和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1.
道德人格"是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1]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贯通于接受、笃信和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包括端正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的全部内涵.端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方可从思想上加深印象,明了是非;深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方可从情感上引发共鸣,积极悦纳;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方可从信念上心无旁骛,扎实印记;养成大学生道德习惯,方可从习惯上主动自觉,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一名大学三年级女学生进行访谈,目的是探讨父母离异和儿童人格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离异后,家庭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原因。虽然儿童人格发展的形成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互制约,但儿童在早期的不成熟阶段,家庭教养方式注定儿童怎样处理外部环境,对其人格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儿童的家长,应当在处理双方关系的同时,对自己孩子的情绪情感多加注意,正确的教育儿童,防止童人格发展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乌海》这部影片展现了现代都市里在巨大生存压力下情感淡漠、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人性扭曲。亲情、爱情、友情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靠金钱维系实属人类社会发展的悲哀。影片中女性角色的悲剧命运是对女性被金钱社会夹裹失去自我、人格毁灭的有力控诉。从人格塑造的角度剖析片中女性角色悲剧命运的根源,并通过培养主体性人格和独立性人格来完善女性人格的塑造,使现代女性在婚姻和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静静 《经济师》2012,(7):95+97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是个长期、复杂而缓慢的过程,是各方面因素交互影响作用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思想政治教育既承担着心理人格教化的功能,也承担着与人格教化相关的政治人格、道德人格的功能,处于核心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品德塑造的活动。这种品德塑造活动以教育形式为手段,同时更以人格感染为特点,其教育形式的效力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思想政治主体的人格形象对其所宣讲的教育内容的印证、实践和示范程度。人格指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强调的人格是伦理学意义上所指的人的品质与道德,强调的  相似文献   

16.
刘艳森 《经济师》2010,(8):285-286
文章论述了领导干部塑造良好人格品行的重要性,提出领导干部塑造良好人格品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大学校园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互动,对塑造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领导人格作为一种非权力性的力量,主要通过吸引、感召、影响、凝聚、亲和等方式体现出来。少数领导干部当前在人格上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领导力的发挥?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屈从于官场和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过分考虑个人得失,在挫折面前放弃原则。对领导人格的塑造有社会塑造方法与个人塑造方法两种。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文化自我道德修养的部分中,培育快乐心理、积极进取的心态等方面的思想可以影响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养成,具有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 ,农村信用社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 ,应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和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要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和发展谋略 ,培育信用社经营文化 ;培树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价值观念 ,培育农村信用社精神文化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培育农村信用社形物文化。文章还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要选准市场经济和企业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以及要注意防止的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