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所缔结的综合性社会契约是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根源,综合性社会契约的复杂性造成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认知的差异。文章通过实证研究,从企业成长的视角,对不同规模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认知差异进行识别与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文章建议社会各方应给予中小型企业与衰退期企业更多关心与关注,以促使其更好地回应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何晴 《财贸经济》2008,(3):44-47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还是股东的企业?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企业的目标还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这些争论由来已久。从企业的契约性质出发,本文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来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既定制度背景、法律和文化传统约束下的实现机制。我们认为,研究利益相关者利益实现的条件与约束比单纯的目标或手段争论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是维持企业生存与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相关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达到利益均衡,是企业创新技术成功的保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绩效棱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贡献度与满意度进行评价,对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均衡的技术创新管理策略的作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信利益相关者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实现股东利益的同时关注其它利益相关者.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入手,在研究企业与各利益相关群体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是维持企业生存与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相关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达到利益均衡,是企业创新技术成功的保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绩效棱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贡献度与满意度进行评价。对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均衡的技术创新管理策略的作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是维持企业生存与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相关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达到利益均衡,是企业创新技术成功的保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绩效棱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贡献度与满意度进行评价。对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均衡的技术创新管理策略的作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倪爱东  朱长胜 《商业时代》2007,(28):46-46,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为除股东以外,企业还需要维护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认为,如果企业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那么将企业利益相关者添入企业的治理模式,使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转为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是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企业以开放的组织形态存在于社会中,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利益关系不和谐,企业就难以和谐。现代企业管理者们为了追求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探索将利益相关方理论贯彻到企业治理模式和日常管理中,积极关注并努力协调好企业各相关方的利益观念和利益行为,依靠政策环境的优化努力调整对利益相关方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
企业处在一个连动性越来越强的社会大系统之中。明智的企业会在追求自身利益之时考虑到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在必要时做出适当的利益让渡,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均衡,从而抵达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   

10.
严洁 《消费导刊》2009,(21):44-44
首先从石油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下对石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构建了石油企业利益相关者五大系统,继而提出了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使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张袁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7):120-121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合资铁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风险相关性,认为合资铁路企业风险与其利益相关者风险有正相关的关系。提出了对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建议,得出减少利益相关者风险与实现企业绩效是一致的,企业为利益相关者负责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企业思维模式的新趋势: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众多企业奉行“股东至上主义”或“消费者第一”的固定思维模式的今天,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思维模式。作者在综述有关利益相关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分类、特点。作者展望了对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的研究、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其实是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融合体,所以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政府、职工、银行、股东等关键利益相关者,也包括周围居民等非关键利益相关者。不论哪类利益相关者,其利益都受企业经营的影响,并能通过特定手段影响企业经营,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财务治理的核心在于财权的配置.我们在考虑股东利益的同时,不能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权的要求.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对企业的财权做出合理的配置,从而达到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企业内部控制在强调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同等重要的基础上,以达到全体利益相关者满意为导向,以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核心,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为最终目标,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应当充当的角色、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针对目前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部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应重视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主导作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辅助作用,内控环境与外部控制环境建设并重,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商界》2008,(6)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企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企业信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因此如果不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损害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7.
龚丽 《商业研究》2012,(2):146-151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的一组契约。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向企业提供不同的要素资本,从而具有了分享企业剩余收益的权利。根据向企业提供的要素资本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贡献不同,通过集体选择决定哪些利益相关者最终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因此,利益相关者共享企业剩余收益不是一场空谈,而且经住了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管理理论使利益相关者概念随着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企业利益相关者就是与一个企业利益相关的所有个人或群体.是否属于利益相关者,只需根据该个体或群体的利益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是否具有利害关系进行判断.根据这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应当对员工、股东、消费者、债权人、社区、政府、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成远 《商界》2008,(6):60-61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企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企业信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因此如果不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损害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20.
倪震  吴志霞 《商场现代化》2006,(21):217-218
由于利益相关者权利加大的趋势和互联网时代提供的便利,企业文化会直接影响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文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最终都会影响企业绩效。本文旨在对企业文化要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必须付出的成本和带来的企业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