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变量和数据的选择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05年至2008年对广东省英德市、中山市和河南省驻马店市3个地区的农户的抽样调查。其中英德市是以白沙镇和英红镇的四到五个村为主要调查对象,中山市主要以小橄镇为主要调查对象,驻马店市主要以上蔡县的西洪乡3个农村为主要调查对象。一共发放883份有效问卷,有信用社贷款的农户一共有141户,占调查总数的比例为15·97%;其中广东省英德市的调查对象共282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58户,所占比例为20·56%;中山市的调查对象302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64户,所占比例为21·19%;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调查对象299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19户,所占比例为6·35%。从贷款方式来看,小额贷款128户,而抵押贷款4户,保证贷款9户。在由信用社贷款的141户农户中  相似文献   

2.
农民贷款难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户固定调查点进行的抽样调查,2000年至2003年,农民每人每年从银行和信用社借入资金65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190元,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25%和75%;据江西省农调队对全省24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有574户有借贷行为,占23.4%,其中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贷款的有120户,占被调查农户的4.9%;从2001年至2003年,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的贷款仅占农户总借贷收入的13%~23%左右,而民间贷款所占比重为76%~86%.  相似文献   

3.
严冰 《西安金融》2001,(6):43-44
为进一步改进信贷支农工作,最近,我们对西安市所辖六县及闫良区农村信用社的农户贷款发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在了解农村信用社为改进支农所做的大量工作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市农信社的支农工作与广大农民和各级党政的期望还有差距,一是农户贷款投放比例总体偏低,难以满足农户需求,在所走访的信用社中,使用小额农户贷款的农户平均只占农户总数的10%左右,二是各县区、各信用社之间农户贷款投放量严重不平衡,郊县十个联社中,农户贷款占比超过60%的有5个,低于20%的有3个,比例最高的为90.32%,最低的仅为3.78%。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差异,城郊三区联社农户贷款占比较低有其合理性,但平均仅7.5%的比例显然太低;即使同为农业比重较大的县域联社,最高与最低也有4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总体看,农户贷款难仍然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突出的矛盾之一,农户贷款管理工作亟等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一、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情况调查1.某地区农民贷款调查情况。复兴镇玉贞村位于苏北某县,经济条件中等。全村300户农户,总人口1059人,在家务农的有526人,占总人口的49.7%。全村共有土地803.4亩,农户总资产价值455.59万元,其中房产价值352.77万元,占总资产额的  相似文献   

5.
个别农信社对信用农户贷款并未落实利率优惠政策,信用农户也对这一做法十分不满。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个别农信社对信用农户贷款利率优惠政策落实难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个别信用站经办的贷款未及时准确执行浮动后的新利率.造成对此类贷款借据上错误标注贷款利率问题:第二,个别基层信用社主任对现行利率文件重视不够.理解不透不准;第三.个别信用社忽视了以人为本、以农为本、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意识过于浓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龙胜县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情况,笔者走访了12个基层信用社及部分农户. 一、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现状及分析 至7月末龙胜县农信社农业贷款占比60%,但真正用于农业种养方面的仅占比为34%左右.为什么支农贷款投放少,分析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小额信贷"功劳可陈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闻名全国的贫困地区.该市小额信贷缘于上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主导下的扶贫小额到户贷款.1999年,在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大力支持下的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该市全面推广,短短五年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已发展到7.02亿元,占全市农户贷款余额的59%,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37.8%和全市农业贷款余额的46.9%.目前定西市的133家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为全市32.2万户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核发贷款证24.4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7%,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88%.全市共有18.9万户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82.2%.  相似文献   

8.
一、“一户多贷”现象的基本情况自2009年以来,包商银行、扎兰屯邮政储蓄银行、内蒙银行先后进入阿荣旗发放贷款,这虽然改变了过去农信社一统天下的格局,但并没有改变其支农主力军的定位。目前在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已达到49960户,占全旗农户的78.8%,农户贷款余额10.71亿元,占全旗农户贷款余额的89%。  相似文献   

9.
宋延边 《金融博览》2004,(11):59-59
20 0 0年以来 ,各地农信社积极推进农户联保贷款 ,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信用社放款难问题。但由于农信社信贷管理和农户信用差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户联保贷款出现了较大的隐性风险。一、存在“一户多保”、“多贷一用”或“同户联保”取得农户贷款现象 ,形成欺骗性贷款风险。当授信额度满足不了部分种养大户和多种经营大户的资金需求时 ,他们便以个人或配偶、子女的名义同时参加一个或多个联保小组借款 ,或者动员其乡邻、族人、员工分头组成联保小组借款 ,供其一户使用 ,一旦该户经营出现问题 ,便给贷款带来风险。部分农户为获取联保…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中的民间信用活动比较普遍,占整个农村信用活动总量的比例很高。据东山、龙海县的一个镇、四个公社83户的调查,民间信用面占91.7%,其中借款户为65户,占总户数的78%,借入金额14270元,户均219.5元。民间信用活动额占同期农村信用活动总额的42%,相当于银行、信用社对农村贷款的72.4%。民间信用面比78年扩大47%,信用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才 《中国金融》2002,(2):33-34,36
近年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所辖鄂、湘、赣三省农村信用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据统计,截至2001年末,人行武汉分行所辖三省共有5059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所辖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所占辖信用社总数的93.7%,高出全国水平23.7个百分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206.8亿元,其中,2001年新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达13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余额的45.3%,三省农村信用社共向1277万户农户发放了贷款证,占三省农户总数的41.6%,其中,已有1231万户农户在当地信用社办理了小额信用贷款。同时,不少地方还结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开展了创建信用村镇活动。目前,三省已评定信用乡(镇)76个、信用村565个。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 梧州辖区农信社自开办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以来,截止2003年3月底,已有近90%的县(市)联社、44%的农信社开办了此项业务.累计已向1188个联保小组发放7034万元联保贷款,累计支持农户5900多户.联保贷款累放额及支持的农户数逐年增加.2003年3月末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4550万元,占同期农户贷款余额的5.36%,分别比2001年和2002年末上升2.48个百分点和0.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联保贷款业务在梧州辖区呈逐步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3.
农民对农村金融有"六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盼扩大小额信用贷款面.据对某县级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显示,该信用社对全市农民发放信用证占总户数的18%,这个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在农村,多数农民还是诚实守信的,能获得信用证的农户应不少于50%.据一农户讲,其村民小组共有32户人,主要生产项目是放蚕、种烟、养羊,每户都有需用钱的项目,多少年来,该组在信用社的贷款从来没有逾期的,家家以讲信用为本,而现在才评上10户信用户,太少了.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组织了对西北农村金融的问卷调查,发现:(1)影响农民致富的因素除资金外,主要是缺乏技术、信息和产品;(2)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用途仍主要集中在生产用途上,其他用途需求较小;(3)农户与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筹资的主要途径仍为信用社,其中农户筹资首选农信社和亲戚朋友的占90%以上,涉农企业从农信社贷款的约占70%;(4)农户之间的小额借贷以零利息居多,资金量大时利息大多以同期存贷款利率为标准;涉农企业及种养大户的民间借贷利率相对较高,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对资金需求的紧迫程度;(5)无论是农户还是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对金融机构的服务需求集中体现在对贷款的服务需求上,这可能与农村强烈的资金需求和贷款服务相对薄弱有关;(6)从提供的贷款服务来看,信用社服务相对较好,而农行相对较差;农户和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对信用社提供贷款的服务总体满意程度也较高;(7)农户和涉农企业、种养大户总体信用状况较好,农户主要依靠种养殖业收入还款。而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等客观因素是其无法及时还款的主要原因;(8)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贷款额度太小、期限太短,农行抵押、公证等额外费用太高、审批效率较低,信用社贷款利率偏高、手续较为繁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农信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中信用户评定比例低、信用户贷款面高、农户贷款到期现金收回率高三个方面的调查,揭示出信用工程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不求数量,稳步推进,提出要把资金、信息、技术三项服务融为一体,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防范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户贷款方式,但从构建农户贷款支持体系来看,仍存在政策、自身及农户三大障碍。为消除这些障碍,加大贷款扶持力度,文章提出,尽早出台农户贷款支持体系;配合政策加大对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后劲;农村信用社全面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农信社积极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实行差别利率;推行金融联系服务卡,以及加强农户贷款支持体系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在惜贷之风盛行的地方金融机构中,浙江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称农信社)的做法极具个性。浙江省农信社业务处处长陈建琦表示,截止到5月末,农信社贷款余额高达6048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63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53.95%,  相似文献   

18.
靖安位于江西的西北部,是个山区小县,经济欠发达,全县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其中农民8.8万,占总人数的65%.截止2002年3月末,靖安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001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500万元.其中: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195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063万元,占全社各项贷款总增量的71%.按全县2.4万户农民计算,今年平均每户新增贷款440元.小额农户贷款为沉寂了多年的农村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农业、农村、农民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扶持下,正一点一点地在发生变化,农村信用社也将因此有所盈利.然而,任何事物成长道路都是曲折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也不例外.近日,我们通过对靖安农信社推广小额农户贷款情况的调查发现,由于小额农贷业务本身的缺陷及农信社整体素质问题,导致它在推广、发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影响了小额农贷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铭 《新理财》2011,(7):58-59
在"惜贷"之风盛行的地方金融机构中,浙江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称农信社)的做法极具个性。浙江省农信社业务处处长陈建琦表示,截止到5月末,农信社贷款余额高达6048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63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53.95%,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借款合同条例》以后,我县信用社普遍执行了抵押贷款,使信贷资金在法律的保护下安全运筹,开劈了一条新的信贷管理途径.从我县十个信用社执行抵押贷款情况看,总的趋势是好的,一至九月份,执行抵押贷款753笔,金额135.6万元,其中9月底止到期抵押贷款为289笔,金额69.5万元,能按期归还贷款的有243笔,金额56.9万元,收回占到期金额的81.9%,但按上级行规定当年发放到期收回98%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在执行抵押贷款中经验不足,其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执行抵押贷款后,放松了自有资金的比例.就我县信用社而言,今年执行了抵押贷款后,一些包片人员认为,在发放贷款中执行了抵押制度,有了法律这个尚方宝剑,只要借户愿意签订抵押合同,货款收回就有保障.于是放松了抵押贷款的自有资金比例.使一些借款户把贷款当作无关紧要,在经营过程中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结果造成经营上的不善,资金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