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先民 《发展》2008,(2):49-5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贫困,是甘肃省宕昌县的现状;发展不足、发展不快,是宕昌现阶段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截至2006年底,宕昌仍有25个扶贫乡(镇)、326个扶贫重点村,分别占全县总乡(镇)、村的100%和97.6%,还有14.14万贫困人口(其中绝对贫困人口6万人,低收入人口8.14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一半以上,贫困人口比重居全省、全市之首。这一部分人解决不了脱贫问题,实现不了小康,全县28万农民就无法实现小康;28万农民实现不了小康,全县就不能建成小康社会,也就会严重拖全市、全省的后腿,影响全省、全市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2.
吉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46万,其中农村人口3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吉安县围绕“工业强县”,强化工业平台建设和工业反哺农业,县域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先后荣获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全省工业崛起先进单位、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等称号,“十五”期未初步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2006年尤其今年以来,围绕“勇当吉安市发展的排头兵”的目标,突出新型工业化,狠抓招大引强,进一步推进了工业强县进程,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将突破4.3亿元,有望进入全省前20强。最近,吉安县围绕党的十七大和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明年财政收入争创6个亿的奋斗目标和“两个领跑(领跑全省贫困县、领跑吉安市)”的发展战略,为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提出的“率先实现跨越,进入全省先进县”这一宏伟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3.
2012年,吉安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领先、全省争先,建设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县”目标,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三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按照“兴产业、壮龙头、强基础、重统筹”的思路,抓生产保供给、强科技保发展、惠民生保稳定,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吉安县地处赣中、吉泰盆地中心,全县现辖11镇8乡、315个村委会、13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117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其中农村人口37万。在经济欠发达的老区和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如何变“输血”为“造血”,实施产业扶贫,让贫困农民在产业扶贫中受益,增强他们从而促进他们尽早走上一条自我发展、脱贫致富之路,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课题。  相似文献   

5.
全荠怀 《老区建设》2013,(19):38-40
江西省南城县人口33万,其中农村人口23万,区域面积1698平方公里,有水域面积排在全省前10位的洪门、廖坊二大水库,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48705人,其中直补人口33311人,无法核定人口15394人,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133个行政村、697个村组,是全市乃至全省的水库移民大县。  相似文献   

6.
铜山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淮海经济区和徐州都市圈中心,环抱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全县总面积1856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辖20个镇、1个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以来,铜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苏北率先、江北领先、全省争先”目标,突出工业经济、新城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三大重点,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呈现提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孙俊中  侯彦青等 《发展》2002,(11):51-53
白银区于1997年被甘肃省小康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为“小康区”,已经过五年的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加快全市小康建设的步伐,市委党校小康建设调研小组利用暑期,深入白银区三乡两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基本状况白银区是白银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全区辖3乡2镇4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7.3万人;耕地面积14.6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4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2亩。1997年根据《甘肃省农村小康县、乡、村考核验收办法》的具体规定,全区78.6%的村、80%的乡(镇)通过达标验收,白银区也于19…  相似文献   

8.
石磊  何友余 《唐山经济》2006,(5):43-44,48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遵化市有69.3万人口,近60万在农村,作为农业人口大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基于这一认识,遵化市党政班子针对当前一些制约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提高、影响农村各项工作开展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问题,清醒把握形势,深入开展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村务管理制度建设,转变基层干部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两建一转”工作,对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收到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安县在扶贫攻坚中,认真实施“扶贫到户”战略。1998年,全县贫困乡镇中又有一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据统计,全县贫困人口目前已由1994年的4.85万人下降到0.8万人,下降了78.3%。为了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8年,吉安县在全力实施“扶贫到户”战略中,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作到了扶贫攻坚“五到户”:一是建档规划到户。县。乡、村三级对贫困户重新进行建档立卡,做到了底数清楚,县有档,乡有册,村有帐。对1997年底尚未解决温饱的3912户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战略,制订了脱贫计划。二是…  相似文献   

10.
苏克俭 《发展》2008,(2):51-52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黄土高原南缘秦陇交界处,是晋代医学家、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的故里。全县辖5镇8乡、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2.6万人。未来五年,是灵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种草养畜富民,壮大工业强县,改善环境创业”的基本思路,以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为目标,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力争建成全省农区优质绿色养牛基地、全省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以皇甫谧文化为品牌的人文旅游基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树武 《发展》2010,(5):34-35
文峰镇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距陇西县城9公里,自古为商埠重镇,被誉为陇上“旱码头”。全镇总人口约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人。1992年建立文峰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列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发展改革试点镇、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被甘肃省委、  相似文献   

12.
杨丹 《老区建设》2008,(9):30-31
吉安县位于江西中部,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6万公顷,辖11镇8乡,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江西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我县把耕地“占补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挖潜与节约并重、整治与管理同步,努力破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一、灵川县农村建设现状 灵川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西、北三面环抱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桂林市。全县辖6镇5乡136个行政村,总人口35.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万,占全县人口的82%。土地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5公顷。  相似文献   

14.
去年,继唐山市被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评为全国和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后,又有芦台农场、沙流河镇、黄各庄镇等一批城镇分别被国家和省列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这几年,唐山市小城镇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九五”期间,全市共转移农村人口4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导重视和提高认识绝不是一句空话”这些年,唐山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小城镇建设却没有跟上,脏、乱、差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我市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从吕梁实际出发,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扶贫开发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坚持“以财扶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陈新 《现代乡镇》2006,(11):35-3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近年来,邵东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兴商建县”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商促工、以工兴商”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实施小城镇拓展工程作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三年来,全县先后投入近20亿元用于小城镇的拓展与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县目前有13个乡实现建镇目标,其中两市镇、廉桥、牛马司、火厂坪等镇先后跻身“全省百强镇”行列,县城两市镇1998年度荣获“全省第一强镇”称号。小城镇的建设推动了乡镇…  相似文献   

18.
东营区是东营市市中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胜利石油管理局和石油大学驻地。辖区总面积115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10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200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其中农村人口14万。辖4个镇、6个街道,201个行政村,其中城区村居56个、城郊村145个。2006年以来,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东营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和胜利油田腹地的综合优势,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油地结合,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区新农村建设驶入快车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江西吉安县挤出大笔资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买单”,从2003年到2006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近3万人,成为全省劳务输出大县。大批农民通过政府培训,实现了增收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吉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村建设驻安塘赤陂村帮扶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以县委办、政府办《关于印发(吉安县2011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吉办发【2011】13号文为指导,切实夯实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