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有出售形形色色商品的商店,但一家专供发明者展销其新发明产品的商店却别具风格,每天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这家发明店的老板是一位发明家,名叫杰思·考希。几年前,他发明了一种用在割草机上的一次性集草装置,可是却找不到投资制造者,于是考希就和他的合伙人想了一个主意,开一家专供发明者展销自己发明的商店。顾客可在店里新产品展销室一饱这些奇特产品之眼福。考希的发明店没在美国西蒙公司的一家购物中心。西蒙公司的营业部主任说,这家发明店非常受人欢迎,他们现在正准备将其扩大到西蒙公司拥有的70家购物中心。 这种创办…  相似文献   

2.
一位发明家发明了一项专利,他根据这个专利写了一份经营计划书,列出了如果实施后五年的赢利目标,并提出实施这个项目大概需要两千万元。做好计划书后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人,于是他找到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该教授帮他找了一位农民企业家,这位企业家在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很有成就,几年下来也赚了不少钱,觉得该项目不错,计划书也做得很详...  相似文献   

3.
2002年,林登·汉森的生活连连遭遇灾祸。太太跟他离婚,母亲过世,失去在计算机公司的工作。 这年夏日的一天,他接到好友斯各特·斯曼斯的邀请,邀请他一起开船从佛罗里达的博尔德前往加勒比海。斯曼斯是当地的一位发明家,处于半退休状态。同行的还有乔治·波德科尔——他是美国梦的典范,17岁成为身家百万的达美乐比萨特许经营人,之后成为美国著名快餐连锁店奎兹诺斯公司的经理。  相似文献   

4.
方兴东  王颖 《英才》2004,(11):89-89
在IT里,有大的发明、创新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大部分人不会是做企业成功的。比如EXCEL的发明人,如果当初申请专利,微软每年要给他大量的钱。作为发明家他是成功;而作为企业家,他却是失败。我认为二间是不能兼得的。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40年代初,瑞士发明家乔治·麦斯特拉尔有一次带小狗散步。在路上,他对粘在自己衣服以及小狗皮毛上的芒刺产生了好奇。于是,他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了芒刺这种自然演化而来的、通过“钩住并缠绕”在途经动物身上来帮助授粉的特点,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维可牢尼龙搭扣。这也许是生物模仿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例子。经过数十亿年的不断试验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他一个人的爱好带动了整个清华园的发明热潮,并非因为他施了魔法,而是在于他身份特殊,由热爱发明而注重细节,进而引发创业灵感一切似乎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7.
平凡女性的非凡发明在举世闻名的众多创造发明中,有六位现代妇女显示了她们的非凡智慧:汽车玻璃水拨它是由一位名叫玛利安德逊的女士于1902年发明的。当年她在纽约旅行,发现下雨时,电车司机根本无法看清路面情况。回家后,她琢磨用两条软胶嵌入金属支架上,然后装...  相似文献   

8.
拿到这个选题时,大脑中的第一反应是,所有驾驶和乘坐汽车的人,都应该感谢一个人,世界上也许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那样挽救如此众多的生命。他就是来自沃尔沃汽车的工程师尼尔斯·博林。他于1959年发明了汽车三点式安全带,沃尔沃也将他的发明无偿开放给整个汽车工业。那么,那条小小的编织带是如何挽救生命的呢?发展至今,不同车辆上的安全带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相似文献   

9.
耿荃盛 《民营科技》2007,(4):28-28,27
刘好仁和他的纯中药抗癌新药“乾坤丹”一块出名了! 2006年10月,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国首届名医专科病学术研讨会上,他的论文《浅谈癌症的治疗》和自己发明研制的“乾坤丹”1号针剂,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极大关注。到2006年底他的2000多位肿瘤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及泰国、新加坡、韩国、匈牙利等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0.
日前,从报纸上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美国一位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长寿灯泡,可比一般灯泡多用好几 年;然而,不仅没有一个企业愿意生产、老板们还准备联名起诉他,理由是这项发明会砸了他们的饭碗。当然,这桩公案最后以科学家将此发明束之高阁而告终。 市场经济就是这么奇怪,它既要求某些商品如消耗性日用工业品必须高质量,同时又要求其质量不能太高了。这个不能太高是对其使用寿命而言。试想,倘若这类商品都以“金刚不坏之身”,哪里还有新产品问世呢?企业的利润又从何而来呢? 正因为如此、前不久中科院的两名院士呼吁企业:不要搞“万岁产…  相似文献   

11.
1993年,一位德国工程师为解决自己交通困扰,将两个滑板车轮安在一块铝片上。然后把一杆有伸缩性能的金属扶手加在滑板车上。他用数月的时间将车改良后,每日载他到火车站上班。在他踏着手扶滑板车上班之初。却遭到了所有人——包括路人和同事的鄙视。但没过多久。一位投资人找上门来,他认为这种手扶滑板车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机会。他乐意投资生产这项“伟大的发明”。于是,滑板车风靡欧美,7年之后,又来到了中国。这种新颖轻巧的滑板车一上市就销量猛增。同样。为此受伤进急诊室的人数也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2.
曾获诺贝尔奖的固体物理学家巴丁在解决低温超导时遇到了难题,结果是一位不懂低温的“外行”利用自己精通量子场理论的优势帮他解决了超导的机制。而一位“外行”则将“电子对”概念巧妙引入,使巴丁建立起了B·C·S理论。无独有偶,一些新产品的发明也往往是一些“外行”妙手天成。 “外行”何以能够出奇制胜?首先,“外行”对这一行的规矩不清楚,没有形成“内行思维模式”,思路开阔,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使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其次,“外行”对自己的那个行当十分精通,他会利用自己那个行…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人类恩人”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创办过若干家企业。也许他比任何一位发明家更像企业家.他曾是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专利的人。但他对他的企业的最大贡献不是他的卓越发明.而是他辞去了这些企业的所有职务以拯救这些企业。这折射出一个道理:使研发成果有效转化为企业的市场机会并成功运用.企业家是...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13,(4):106-106
对于拜耳来说,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经过百年历练、成长,拜耳迎来了他150岁的生日。在过去的150年里,拜耳历经了悠久辉煌的发展之路。作为一家发明型企业,一路走来,不断运用自身的发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杨福家     《上海企业家》2006,(2):3-7
这次给我出了个题目,叫《青年与创新》。这个题目出得很不错,我想先讲一讲前总书记江泽民给我们院士做报告的时候,中间的一段话.关键是造就年轻的新的一代创新人才。他的一段话是这么说的:综观世界科学技术的发明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想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他这段话讲的同时举了一系列的例子.讲了牛顿22岁发明微积分,讲到哥白尼38岁提出了日心说.是太阳为中心.不是地球为中心,讲了达尔生物学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16.
吴边 《英才》2002,(12)
曾宪章的简历里面最复杂的是一人堆头衔:工程师、董事长、教授……可大家还足称呼他曾博士。20年前任台湾创办全友电脑的时候,尚一文不名;现任,全友电脑为全球提供80%的扫描仪。曾宪章本人热心于教育,如今他在中国内地已经有几百位 CEO 学生。想把自己的发明、产品推销到全世界是他成功创业最主要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刘丹栋 《经营者》2006,(5):26-27
他,被称为当代毕昇,激光照排之父,他发明的激光照排改写了我国印刷业的历史,也几乎囊括了国内外重大的发明奖项。斯人已逝,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更是他永恒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他的发明改变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娱乐生活,他却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假如他当年为此申请了专利,如今至少已有1.15亿美元在握。  相似文献   

19.
史乐思·梅考克是美国国际农机公司创始人,世界上第一部收割机的发明者。梅考克几十年企业生涯,历尽艰辛坎坷,但是他以他那全才的素质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赢得了市场的屡屡成功。梅考克成功的秘密在哪里?这还要从发明第一部收割机说起。1831年,梅考克发明农机具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收割机。但是,习惯了旧生产方式的农...  相似文献   

20.
锅王的故事     
胡金高,1965年出生,浙江省永康市象珠镇农民。高中毕业后,在镇上开了一家家电修理铺。在修家电的过程中,开始鼓捣着搞些小发明。20多年中还真让他捣鼓出了38项国家专利,永康人给他的荣誉挺高,很多人管他叫永康瓦特。而38项国家专利中单是有关锅的发明就有22项,现在胡金高是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日内瓦发明家工会会员,他发明的无油烟不粘锅还被列为国家科委的火炬计划项目,他为此还获得了一个雅号:锅王。240摄氏度的奥秘和历史上许多发明一样,胡金高发明“无烟锅”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2000年初,胡金高与一家公司合作开发太阳能系列产品。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