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健  徐松 《大经贸》2007,(5):68-70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美贸易战正在出现新的变化。美国在不断强化反倾销手段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使用知识贸易保护法中的“337条款”。上个世纪80年代,“337条款”主要针对欧洲和中东,90年代则针对中国台湾、韩国等地,而到了21世纪中国内地成为了“337条款”的主要目标。2007年1月,20余家中国强化木地板企业在美国“337调查”中败诉,重新引起了人们对“337”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美国通过“购买美国货”条款已经过去大半年之久,这一带有典型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政策的实施,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近期,美国相继对华采取的轮胎“特保”措施和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双反”调查,这些既反映了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的状况,也体现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马克 《浙商》2009,(5):32-32
奥巴马救市方案中出现了“购买美国货”条款,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让世界哗然。但不管什么国家提议类似的方案,如果能够继续改善自己,浙江的公司还是会做得不错。  相似文献   

4.
日前,奥巴马总统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最终还是包含了“只买美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条款,打响了贸易战第一枪。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中旬,美国国会通过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条款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随后新华社发表评论抨击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有关“购买美国货”的条款,称贸易保护主义是伤害穷国的“毒药”。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仍在进一步发展,对世界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仍在持续,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也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奥巴马上台后通过的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保留了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美国等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危机中应看到中国必须实现自我调整,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结构转型,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中旬,美国国会通过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引发广泛争议,外界评论称贸易保护主义是伤害穷国的“毒药”。  相似文献   

8.
浅谈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现状及中国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长期贸易逆差使美国对外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而中美贸易的长期不平衡使中国一直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聚焦点。此次次贷危机,美国经济颓势不可避免,这使得早已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本文旨在分析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手段和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我国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衰退明显。以美国通过"购买国货"条款为标志,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一直存在大幅的净出口顺差,目前已成为了新贸易保护的重灾区。本文通过对本次新贸易主义的分析,阐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贸易主义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殷瑜 《中国物价》2009,(10):59-61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遭到沉重打击,各国的贸易政策取向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贸易自由化转向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界亦出现了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思潮。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一个盛行“宪法崇拜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世界上最为精巧复杂的贸易政策决策机制,宪法赋予总统、国会和政党彼此制衡的政治权力,总统、国会和政党在贸易理念上枘凿不容,在权力分配上彼此倾轧,在贸易利益上相互争夺,几乎所有的贸易政策问题都会卷入错综复杂的利益之争。美国的“贸易政策问题,实际上就是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这两种传统的贸易政策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争论,它反映了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博弈过程。一、国会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从1789年到20世纪30年代“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出笼,美国国会主导贸易政策长达142年之久。…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世界经济出现明显衰退。发达国家迫于国内就业压力,以种种借口设置新的贸易壁垒。美国国会通过的"购买美国货"条款顺势而生,并被视为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标志。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再度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或将引发全球贸易大战。危机当头,笔者拟通过关注本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呼吁政府积极动用国际力量,在WTO框架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337条款”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遭受的贸易限制日渐增多,美国企业频繁地提起涉及中国产品的“337条款”调查,截止到2005年5月,在USUS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经启动的111个调查案件中有42个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一、美国“337条款”及其特点(一)美国“337条款”主要内容所谓美国“337条款”,最初规定于《1930年关税法》的第337条,是美国贸易救济法的一种,它旨在防止外国厂商以不公平竞争或不公平贸易行为,向美国出口或在美国销售外国产品。之后的《美国1974年贸易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1984年关税与贸易法》、《1988年综合贸易与…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奥巴马政府的救市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条款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文就此现象引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并简单讨论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浅论“购买美国货”条款的保护主义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巨大影响,各国纷纷出台了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和措施。美国国会通过的《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于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的带头,使得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和泛滥。因此,当前,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时,不仅需要警惕并防止贸易保护措施出现,因为贸易保护不是一条好出路;同时,还要坚决地与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因为贸易保护主义会将全球经济引向深渊,对国际贸易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深刻影响到两国正常的贸易关系,而随着对华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正日益趋向保护主义,强硬的贸易措施似乎预示一场不可避免的贸易战即将到来;但是,中美贸易真的就是一种“零和博弈”吗?从中国目前的贸易状况以及美国贸易保护的背景因素、法律依据及手段,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制定新的、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使中国免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伤害已十分紧要。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一场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与贸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发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潮。各国大规模货币财政政策刺激下,近期全球范围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但世界经济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缺乏可以有效支撑经济持续复苏的积极因素和基本面,。美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购买美国货"条款的出台,更使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升温并迅速蔓延。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贸易新保护主义不断升温,这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而言,贸易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必须客观分析当前国际贸易新形势,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应对贸易新保护主义,并适时抓住契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以新的形式出现,即“新贸易保护主义”,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各国想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本文将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生成原因做个一般分析,以揭示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上半年钢材市场形势分析 1.市场价格大幅度回升今年上半年的钢材市场形势比原来预计的好,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以后,钢材市场出现了四个“意想不到”:一是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强劲,带动了全球需求及进出口贸易,超出了多数人的早先预计。二是美国“201”条款的启动,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尽管破坏了市场秩序,但它却使得各国提高进口关税,客观上促进了国际钢材价格的低谷回升。国际市场上,冷、热轧薄板FOB价格比年初上升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横扫全球的金融海啸未见消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目渐抬头。继2月9日法国宣布向雷诺和标致雪铁龙两大汽车公司分别提供30亿欧元的优惠贷款从而引发多方非议之后,美国国会众议院2月13日投票批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最终保留了虽有所软化但仍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