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近几年,甘肃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仍然是阻碍甘肃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中心环节。分析了甘肃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介绍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功能和利用,同时比较了若干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运作,回顾了我国融资担保体系的发展,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行中小企业债券,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引进贷款担保业的“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规模小、信用担保能力不足等内在原因及国家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等外在因素,贷款难成为中小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最大障碍。破解这个难题需要企业、政府、银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中小企业内部建设与改善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构筑中小企业和谐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4.
卞毓宁  马莉 《现代商业》2012,(14):50-51
本文提出了南京市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创新的构想,具体包括: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机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创新。并提出南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创新的突破口,首先在于体制法规创新,打破垄断,超常规发展村镇银行,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可贷资源;其次在于融资产品中的信贷产品创新,简化贷款审批流程,使得资金得以顺利进入南京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炼 《北方经贸》2009,(4):39-40
在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重要的“一翼”,也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原因是中小企业资本与技术构成偏低、资信度不高等内部障碍与外部障碍。比较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金融支持体系,我国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使中小企业尽快走出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6.
陈芳 《中国市场》2013,(29):117-118
中小企业存在实力弱、资信程度低、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融资困难等问题,因此,要多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筹集资金;通过政策扶持,政府主导,立足地方,市场运作,化解风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7.
《商》2015,(20):186-187
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兴渠道,初次露面起即被各方寄予众望。然而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不尽人意,通过现有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调研发现,其在融资成交量、自身公信力、企业征信等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体系。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逐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撮合投融资对接的效率,逐步增强平台自身的公信力,逐步增强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惩戒失信行为的效应,进而使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更大的效应,实现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江西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十分匮乏,融资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江西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江西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融资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江西中小企业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兰 《商》2014,(23):181-181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主要分析了当期存在的问题,了解到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主要问题就是现有融资渠道的融资门槛过高,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背离,投融资双方的风险和利益点相互冲突,因此难以形成互利的合作效果。我国的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一条有效的融资新途径。随后我们从重庆市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着重提出了该市中小企业融资的构想,希望为解决当前该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甘肃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仍然是阻碍甘肃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中心环节。分析了甘肃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中小企业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较为成功做法,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议,并对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模式、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韩国文 《商业时代》2003,(252):36-37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在借鉴国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框架,包括完善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专门化的中小金融机构、多样化的直接融资市场、规范发展的非正规金融和发达的融资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13.
郑海涛 《现代商业》2011,(29):112-113
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小银行数量少、占有的信贷资源少等原因,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然后从中小企业、银行、法律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原因,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否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好直接关系着中小企业发展的成败。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来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面临的融资困境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资金紧缩环境使中小企业在融资中面临更多困难,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的上升不断抬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管理薄弱、融资渠道狭窄,以及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等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支持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企业自身也应提高其管理水平,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广泛吸收各类优质人才,提高内源融资能力,以摆脱融资难的困境,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拓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政府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存在间接融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问题,应从政策体制、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根水 《商业时代》2011,(19):61-62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及融资难的原因,给出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认为应: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融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到广泛重视,主要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目前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全面重视其融资体系的优化,保证能够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不断创新融资方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在融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融资工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日后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在融资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宝贵的建议。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逐渐成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和信用评级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同时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在融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在融资过程中的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康晓波  康晶 《商场现代化》2007,(23):176-177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批众多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撑,成长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生力军。然而由于融资难,严重制约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现状及问题,以及制约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因素,提出了提升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