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新政策扩大了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下允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通过减轻税负,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强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本文就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所得税和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新政策扩大了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下允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通过减轻税负,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强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本文就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所得税和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面再推实质举措,要求加快落实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而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这一政策精神,在2014年10月20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新政的颁布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核算呢?本文将这两个方面浅析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新政策。  相似文献   

4.
一、折旧税务筹划中的问题 一般谈到固定资产税务筹划,就会想到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筹划,并往往考虑使用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有时确实能起到筹划的效果,但有些时候选择加速折旧法是不合适的。首先,一般情况下加速折旧法为我国税法所不允许。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税务处理严格限定了加速折旧法的使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通知与公告的发布对于我国一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文章重点解读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阐述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一、折旧税务筹划中的问题一般谈到固定资产税务筹划,就会想到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筹划,并往往考虑使用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有时确实能起到筹划的效果,但有些时候选择加速折旧法是不合适的。首先,一般情况下加速折旧法为我国税法所不允许。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税务处理严格限定了加速  相似文献   

7.
<正>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缺陷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即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三类不同折旧计算方法的并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不同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不同",即存在不同性质的行业和不同特点的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尽管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旨在通过降低税负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加速企业设备更新,但企业间异质性可能会使得这一政策对不同企业的产能产生差异化影响.为了评估这一政策的净效应,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经济后果.结果 显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显著加剧了试点行业所在上市公司的产能过剩.进一步,该政策发布后,企业资本性支出显著增加,固定资产利用率降低,并在其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考虑地区和行业竞争的影响,上述结果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导致的产能过剩加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投资效率降低、业绩下滑.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政策含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在增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产能过剩并降低企业投资效率和企业绩效,需要对企业投资决策进行恰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折旧方法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所得税和现金流量。因此,合理地选择折旧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企业的财务报表。本文以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其方法为理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得出加速折旧法是最值得企业使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得税是每个居民企业不可脱逃的税负,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负是每个企业的权利~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资产中占有相当比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税负,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出现不同的利润结果该文通过对比直线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发现对正常盈利且未享受税收优惠减免期的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从而达到节税目的。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0月,我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其中就对传统已有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做出新规定。新政推出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广大社会企业扩大市场投资,特别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力。本文则将借助该新政探讨企业内部会计的工作变化,首先探讨新政对企业会计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所带来的现实问题,然后围绕新政实施的现实意义与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9)
2014年9月,我国推出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新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64号)对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会计核算的误区,本文根据案例简要分析了产生原因,并对政策理解的难点、疑点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1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这一政策的颁布对于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其内容的进一步分析,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探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对于企业所得税和企业利润,现金流以及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四个,它们是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每一个折旧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情形。企业在选用时,要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使用规律、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和利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2)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通货膨胀现象随之而来,再加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导致企业设备贬值加快,企业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收回的成本往往不能维持企业固定资产的再生产。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和鼓励采用新技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完善现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本文对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为例,分析了加速计提折旧费用对企业所得税、成本与费用、利润以及现金流量的影响,揭示了采用加速计提折旧费用的方法对企业经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尤为重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加速折旧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企业如何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会计信息、所得税税负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能够使企业尽量提早收回投资,加快更新固定资产速度,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落实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行政审批制度后的后续工作,避免出现征管漏洞,国家税务总局就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的企业或固定资产 (一)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的机器设备;(二)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项目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的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低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以进行。针对这一系列情况,国务院出台加速折旧新政,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适用范围,为企业注入了资金流动性,鼓励企业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加速折旧新政策对企业财务决策和相关会计处理的影响,以便于企业能充分利用新政策获得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是一个企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固定资产折旧额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损益,所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企业每期摊销额也不同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本文主要讲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建议企业如何选择更优的折旧方法以便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