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48)
随着金融与网络技术的协同发展,P2P(Peer to Peer)信贷平台作为一种弥补小额资本借贷市场空缺的手段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当前国内法律对P2P界定不清、监管真空以及技术问题,P2P网络信贷平台面临着多种特殊风险,极大地限制了P2P网络信贷的发展。本论文针对P2P网络信贷平台运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管控设想,促进P2P信贷平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8,(1)
P2P(Peer to Peer)网络贷款平台是依托互联网产生的一种新型融资形式,近几年来中国P2P网络借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成为最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为民间小额借贷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便捷往往伴随着由于监管制度不到位引发的各种风险:更高的借款人违约率、个人信息被披露、被利用、网络平台被用于洗钱等法律风险。因此,为了互联网金融能够就蓬勃发展,应从P2P网贷平台的性质、现状以及政策导向等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法律风险以及背后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贷款即点对点网络借款,是新兴起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针对我国P2P借贷行业的发展现状,项目组选择此课题开展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方差分析等方式收集广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评价模型的素质要素,提出P2P平台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推动其安全性、合法性以及专业性。同时,也为监管层提供监管以及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力。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个依靠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在内容上包含互联网商务,金融技术理论和法律风险规范的全新金融创新服务平台。文章基于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及相应法律问题的分析,探究网络贷款各方存在的风险和责任及对完善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2015,(35)
P2P(Peer to Peer),即为"个人对个人"提供贷款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对于缓解小微企业借贷难,提高长尾人群金融服务体验有着积极作用。随着P2P网贷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引发了众多关注与思考。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我国P2P平台的主要类型,再据此分析P2P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P2P网贷未来将会趋于集中化、信息化、去担保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及监管的逐渐放开,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各种P2P(Peer to Peer)理财产品和借贷平台走进人们的生活,针对学生群体的贷款平台也逐渐成为各大网络贷款公司开拓大学生客户群的主推服务。基于阐述学生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和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提出防范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P2P网络借贷引起人们关注,借贷违约风险也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使用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Lending Club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贷款期限、借款人工作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评级、住房情况和贷款用途对贷款违约风险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础的P2P贷款平台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个经过了认证审核的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平台,让借款人选择要借款的贷款项目。P2P网络借贷平台更是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然而,由于我国立法的不完善以及监管的不到位,P2P网络金融借贷平台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文章对网络金融借贷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对策,希望对我国P2P网络金融借贷平台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作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的P2P网络借贷,其平台得到了高速发展。近年来,其提供大众一种新颖的、高收益的理财方式,现阶段处于无要求、无标准、无监管的时期。网络借贷行业的收益率也远远超过传统理财机构,同时增大了原本还款能力不足的借款人违约概率。P2P网络借贷在欧美国家兴起,其借贷平台打破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模式,创建了全新的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的新型借贷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金融市场的机会。在多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在许多因素的促进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P2P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P2P网络借贷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兴起,使得资金的流转变得便捷和迅速,它在扩展小金额投资和满足融资需求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P2P网络借贷也因为完全的信用借贷模式、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社会征信体系缺陷,使得投资人的利益面临更大的风险。层出不穷的平台倒闭、跑路、诈骗事件等给我国网络借贷行业留下了沉重的阴影。文章主要着眼于时下网贷平台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及其给债权人带来的投资风险,通过分析各年网贷平台数量、问题平台数量和典型的网贷风险事件,学习和参考中国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希望找到一个完善的P2P网络借贷投资人利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进行工作的开展和业务的办理。在这种环境下,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平台应运而生。所谓P2P网络借贷,实际上是指借款人和投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和投资的个人对个人的金融行为。在金融信息爆炸式普及的现在,选择网络平台进行借款与融资显得更加具有时代的特点。传统金融行业的高门槛与贷款难,更进一步的促进了网贷平台的发展和壮大。其快捷、方便、收益诱人与贷款容易的特点很快吸引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和投资者。然而,其风险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平台中的借款人大多是在传统金融行业里拿不到贷款的企业,这更加加大了整个平台各项行为的风险。本文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起源与发展开始,分析网贷平台的基本现状和市场环境,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面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展望网贷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异军突起,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P2P网络借贷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P2P网络借贷极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满足了大众群体理财和消费贷款等方面的需求,但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欺诈、跑路等事件频发,使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入手,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在新兴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平台在全国各地剧增的背景下,平台的信用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文章从投资者的角度利用粗集理论(Rough Set)寻找最能反映P2P平台信用风险情况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再用神经网络随机对30家平台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最后为投资者的决策与平台自身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4)
P2P网络借贷模式中,平台不承担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实际承担者是贷款人。在实际操作中,平台负责贷款审批和违约追讨等信用风险管控工作,而贷款人只能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出借,也就意味着P2P网络借贷中,风险管控者和风险承担者出现了分离。出于追求更高利益的考虑,平台有放松贷款风险管控的可能。这就造成了贷款人需要承担更大的信用风险,进而抑制行业的发展。因此,为打破抑制,平台就必须提供保障机制,以降低投资者的担忧。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8)
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一次重大创新,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融资难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而P2P网络借贷平台凭借方式灵活、手续便捷、限制较小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成功率,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07年8月我国第一家P2P网络贷款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这一新兴的借贷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了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但P2P网络贷款平台近年来问题频发,以淘金贷、贝尔创投、蚂蚁贷等为代表,利用平台进行圈钱跑路的屡见不鲜,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我国的金融市场。本文分析了P2P网络贷款平台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市场逐步开放,P2P借贷平台飞速发展,一度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多家平台倒闭,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P2P网络借贷平台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本文以P2P借贷平台的风险因素为研究对象,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结合了网络平台和P2P平台的全新平台,近些年来我国发展迅速。因为它是新兴的一种中介服务机构,所以缺乏专门的立法和监管,导致P2P行业非常混乱,时不时传出倒闭破产的资讯。于是政府开始加强监管,解决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严监管背景下,我国政府和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企业共同完善平台法律监管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了爆发式地增长,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很多,中国人民银行也首次警示了P2P平台非法集资风险。本文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潜在风险,并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以网站为中介的"P2P"网络借贷(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应运而生并迅速兴起。2005年英国首创P2P网络借贷模式,2007年中国出现第一个P2P平台,其以收益高、操作简单、手续便捷、交易透明、贷款门槛低等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但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出众多问题,该行业仍处于"无行业标准、无法律法规、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状态,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模糊。这一新型金融模式亟待引导、规范和监管,以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