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从1983年到现在已经运行了22年,经受住了多次货币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成功的回击了国际炒家的袭击,但是香港经济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港元汇率稳定与联系汇率制有什么关系?联系汇率制度是需要改革还是改变?本文从首先概述了香港汇率制度的演变,金融危机中联系汇率制度的表现;然后分析了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机制及对经济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香港汇率制度改革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白晓松 《市场论坛》2006,(4):172-173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是世界上少数采纳联系汇率制度的经济体系之一,属于高度外向及开放型经济体系,因此,港元汇率的稳定非常重要。文章阐述了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货币与金融稳定的基石,是巩固、发展香港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唐静武 《商场现代化》2010,(23):190-191
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随着香港与内地经济日益密切,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巨大挑战。在短期,香港应该继续保持联系汇率制度,在长期,香港应该放弃美元本位的汇率制度,与人民币一体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徐进前 《财贸经济》1999,(12):46-48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产生于1983年,本质上是一种港元与美元直接挂钩的汇率制度。10多年来,它对香港经济金融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其受到巨大冲击。本文主要从国际金融创新角度来分析联系汇率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利弊,并就其前景进行展望。一、联系汇率制度是在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度基础上的创新联系汇率制度是介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之间的一种混合汇率体制,具有两种传统汇率制度的优点,表现在:一方面它由政府制定并担保维持固定发钞价;另一方面它又允许本币在市场价格一定幅度内波动,…  相似文献   

6.
实行联系汇率前后 香港的经济形势发展 从1974到1983年实施浮动汇率期间香港期间,外贸出现大幅度逆差,物价飞涨、汇率波动巨大。从1983年起实行与美圆挂钩的联系汇率安排到1994年汇率浮动仅存7.72和7.93之间以0.17个基本点位波动;人均收入比1984年增长3倍多。通胀方面1984-1993年平均为6.4%。且联系汇率制度成功地经历了香港的97回归的考验。但自从1997年香港的经济达到顶峰并且经历了金融冲击之后,通货紧缩、经济  相似文献   

7.
郑龙华 《中国市场》2011,(31):40-44
本文从货币局的定义、由来,香港实行货币局制度和联系汇率的原因、效果,实行货币制度的各国实践的历史、经验,以及结合金融风暴中港元受到的冲击和联系汇率下的运行机制利弊和改革措施的实际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香港货币局制度既联系汇率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众所关心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10月份开始实施以来,港英当局顶住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压力,越过数处险滩,经受美元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50%的考验,终于进入了第六个年头,香港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其运作机制以及将来如何向“九七”顺利过渡,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稳定,这是目前和今后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香港经济、外汇基金与联系汇率制度当我们审慎地研究香港经济问题时,最使人感到望而生畏的问题,莫过于香港的金融运作。迄今为止,在香港学术界中能算得上金融问题专家的人数之少实在同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相称。即使那些在紧  相似文献   

9.
丁皓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04-204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考虑美国经济由于金融危机爆发陷入衰退这一后果,通过外汇储备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通过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可能造成的影响,对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再次分析,得出结论为:港币与人民币实行货币一体化的收益十分明显,人民币与港币的一体化是一种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以来深圳平均房地产价格涨幅已经超过80%,居于全国涨幅板首位,人民币升值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深圳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以及深港经济趋于一体化和跨境基建效应才是推动本轮升值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帆 《现代商业》2007,(17):142-143
自2006年以来深圳平均房地产价格涨幅已经超过80%,居于全国涨幅板首位,人民币升值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深圳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以及深港经济趋于一体化和跨境基建效应才是推动本轮升值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自实施以来,经受了一系列重大考验,为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最优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特殊环境,香港的货币制度是否发挥了最大作用,仍值得商榷。本文在从多个方面分析香港现在所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83港元风暴以来,为了稳定金融,尤其是为了稳定汇价,稳定公众对港元的信心,香港的金融制度发生了四项重大变革:实施联系汇率制度、实施负利率规则、修订银行业条例、在汇丰银行与外汇基金之间实施新会计安排。这四项重大变革标志着香港的金融制度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14.
港币的尴尬     
陶冬 《新财富》2010,(10):54-54
美元信用下滑、香港与美国的经济周期不再一致,使联系汇率的缺陷突显;而未实现国际化的人民币,目前尚无法成为香港的货币靠山,港币的尴尬可能令香港陷入通胀的煎熬,经济活力不振。  相似文献   

15.
港币利率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呈现与美元利率趋同的趋势,是港币利率走势的基本趋势.但是,2004年11月港币呈现明显与美元利率背离的趋势,这实际上反映出当前港币估值中的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人民币因素开始影响并参与决定港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变动,其机制主要是联系汇率制度套息功能出现部分失灵;同时,港币估值基础客观上越来越受到内地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其机制主要是港币已逐渐担当人民币资产的替代货币角色.因此,应当针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港币的利率走势及其估值机制进行调整,以巩固和改进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亚洲各国经济普遍出现收缩。香港作为亚洲地区主要服务中心,亦难独善其身。回归前香港经济已存在极大的泡沫,金融危机加速了泡沫破裂,使香港外部和内部需求同时下跌。外部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香港进、出口贸易总值分别下跌6.4%和2%;在服务输出方面,到港游客人数自去年8月以后持续减少,上半年访港人数仅有45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大幅降低21%;内部需求方面,由于港元多次受到国际投机者的冲击,在联系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联系汇率制度,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为发端,不仅在东南亚国家内肆虐活动,而且还波及到我国香港、台湾以及国内经济情况不佳的韩国与日本。同时,全球金融一体化使这次区域性金融危机逐步扩大,继而影响了俄罗斯、欧洲、拉...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价格》2004,(12):20-20
美国加息后,11月1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提升了基准利率,但香港一些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率不升反降。这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银行第一次采取与美国利率走势相反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端的城市经济。香港作为国际商务之都,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典范。本文通过探讨香港总部经济发展的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分析香港发展总部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保国 《商业研究》2003,(23):95-97
通过运用多种汇率决定的方法以固定汇率帝来的危害分析得出结论:企图长期维持根本不对称的货币外部价格——即香港元与美圆的联系汇率,同时采取降低工资,然后逐步降低资产泡沫的作法有可能使香港陷入长久的衰退与痛苦之中;降低港元汇率或采用浮动汇率可能是较好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