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2年5月27日,川、藏、滇三省区达成协议:在未来10年内,三省区将共同投资500-800亿来规划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而地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的得荣县正是"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得荣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27日,川、藏、滇三省区达成协议:在未来10年内,三省区将共同投资500--800亿来规划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而地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的得荣县正是“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得荣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宇 《江苏商论》2008,(5):83-84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生态旅游的特征、生态价值观、资源禀赋、财政约束、动因机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西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性,进而指出,中国生态旅游必须走一条适应于中国国情及发展阶段现状的本土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业作为海南省新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其持续而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海南省的民生大计。然而,目前海南省旅游业中存在着诸如市场混乱、法制不健全、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海南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目前海南生态旅游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旅游行业随之步入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开始寻求可以释放身心、缓解压力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受到了大众的追捧.本文把生态旅游、大数据的发展背景及其关系作为切入点,对大数据在河南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现状进行总结,进而从宣传和营销、调整生态产品结构和提高服务水平等三个方面探索寻找大数据在河南省生态旅...  相似文献   

6.
李晶  侯杰荣  邓闻静 《市场论坛》2021,(2):55-58,76
生态文明理念对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该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研究表明,龙胜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区位及自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旅游需求旺盛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游客参与性较低、旅游产品缺乏亮点与创新、旅游经营者与旅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旅游区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村寨口碑和当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危机等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游客旅游的文化体验性;普及生态意识相关教育理念,提高本地从业者和村民的专业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产品是我国21世纪旅游业的主导产品形式,而现行的生态旅游区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新世纪初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我国生态旅游区建设、健全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姿墨 《商》2013,(7):205-20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环保问题变得越来越热点。本文就是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和如今已成系统的生态旅游概念来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这些分析,对生态旅游概念进行全面的阐述,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市场生态旅游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区生态旅游已成为沅江市发展的一大热点,依托南洞庭湖湿地和赤山岛,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沅江市生态旅游产业具有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发展潜力优势;但也存在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开发水平落后等劣势;在拥有政策和市场机遇的同时,同样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等威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提高民众生态环保意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筑牢生态旅游基础,打造特色品牌,拓宽营销思路,提升生态旅游产业科技含量,着眼于大湖经济区,开展一体化发展模式等提升沅江市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生态旅游日益兴盛的发展态势,分析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性质,并对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霦  郭彦冰 《商》2012,(6):166+165
作为第三产业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旅游业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生态旅游作为生态理念向旅游业渗透的产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结合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各种旅游经济模型与研究方法,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生态旅游不同经营模式的优劣,考察生态旅游群体的消费需求与行为特点,据此提出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就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剖析了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背景,提出了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指出了浙江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思路,建议从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推进全域旅游、生态富民、跨区域合作等多方面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的旅游业正从传统的旅游观念向生态旅游方式转变,文旅生态融合、生态旅游翻开了旅游新篇章。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系统梳理唐山市旅游资源现状,归纳总结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唐山生态型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以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为基础,从“绿色生态”“旅途感受”“旅游体验”三个层面,提出以地方特色、生态协同、把握趋势、积极创新,政策扶持五大发展方向引领唐山市文化旅游新方向;结合唐山市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非遗技艺,推动生态型文化旅游景点的建设、推出生态文化游览主题路线、明确城市主要功能,整合区域优势资源,重构“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为唐山生态型文化旅游模式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地区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之一。以韶关翁源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策略。结合韶关翁源县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其精准化扶贫基础设施亟需升级,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农户参与旅游产业的机制不顺、渠道较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路线设计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缺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宣传力度不足。因此,欠发达地区应从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农户"四大主体参与的旅游开发机制、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大品牌营销力度等方面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助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体验感受自然和返璞归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态旅游开始成为我国旅游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作为其重要载体的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开展了研究。研究以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其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SWOT)的研究,旨在为该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促进该景区乃至本溪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南三岛作为原生态海岛,其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当地政府长期关注的问题。由于南三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底子尚浅,因此,如何加快该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南三岛作为紧靠城区的海岛,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其独特的生态资源也是开发海岛生态旅游的重要优势。本文立足湛江“五岛一湾”发展策略,通过分析南三岛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南三岛生态旅游的创新发展路径,一方面,可为政府针对该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婺源生态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市场发展等现状,发现婺源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婺源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素云  李亚 《北方经贸》2015,(3):200-201
湿地生态旅游的兴起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要求.它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旅游理论的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下,着眼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旅游新模式的综合协调.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在调查钻研丘北普者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下,对普者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分析,对普者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而倍受青睐。张家界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阐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其发展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低碳运营模式,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深度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武亚楠 《商》2013,(23):262-262,250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值得推广。但是海南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中也面临了诸如传统旅游方式和观念根深蒂固、配套设施不完善、工业基础薄弱、国内外旅游业竞争激励等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海南生态旅游也发展,可以对全省的生态旅游进行总体规划、强化保护生态意识、争取当地居民的支持、加大海南生态旅游促销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