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07,(4):53-56
2007年我国GDP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0%左右,钢材消费需求增长1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按此预测,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4.6亿吨左右,2007年钢铁行业仍将是平稳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学术)》2007,(7):46-53
2007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在高增长基础上进一步加快,GDP增长速度、工业生产和外贸顺差超出普遍预期,投资增长高位回落,消费需求旺势不减,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从石油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看我国石油的进出口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大幅增长,对石油需求的依存度也相应增加。2007年石油进口依存度由2006年的49%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7年中国经济GDP增长11.4%,而石油向来被喻为“经济血液”,高速增长的经济背后很多产业部门都要靠石油及各种能源拉动运转。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实证分析石油对我国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进而对我国的石油进出口贸易及能源消费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上市公司结构的不断优化、整体上市、重组等带来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将大幅增长;居民通过股票基金间接投资股市意愿的进一步提高,将使股票基金发行规模继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大幅提高,QFII额度将进一步上升,券商资金供给将大幅增长,我国股市资金流入将继续加速。随着我国股市融资能力的大幅提高,2007年A股市场将迎来融资高峰。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国医用高分子产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医用高分子产品进出口总值为1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54%,其中出口额为1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7.31%;进口额为3.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0%,贸易顺差7.26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余斌 《商界》2008,(7):96-96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着大幅度滑坡的风险,这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中国经济周期运行规律来看,2007年是中国经济周期当中,经济扩张期的峰值。2008年即使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也会低于2007年。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2007,(4)
2007年我国GDP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0%左右,钢材消费需求增长1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按此预测,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4.6亿吨左右,2007年钢铁行业仍将是平稳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上市公司结构的不断优化、整体上市、重组等带来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将大幅增长;居民通过股票基金间接投资股市意愿的进一步提高,将使股票基金发行规模继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大幅提高,QFII额度将进一步上升,券商资金供给将大幅增长,我国股市资金流入将继续加速。随着我国股市融资能力的大幅提高,2007年A股市场将迎来融资高峰。2007年,结构性牛市将是市场行情发展主旋律,主要股指将这创新高,仍将有相当的上行空间,但上市公司股价结构性调整将更趋惨烈。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象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难点。从2001到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总额顺差由522亿美元上升到262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由3%上升到近10%。在外汇储备增长方面,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282亿美元,而2001年底外汇储备余额仅1656亿美元,六年时间增长了7.7倍。  相似文献   

10.
《船舶经济贸易》2009,(3):19-20
从我国船舶配套产品进出口总额来看,2008年与2007年相比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但是出口增速明显回落,这预示着近年来我国高速增长的船舶配套产业开始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关》2007,(3):60-62
豆油:2007年1月我国豆油进口量、价同比快速增长。当月进口豆油18.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但进口量环比出现大幅下降,比上月下降了28%,单月进口量的波动性仍较突出。从2006年9月-2007年1月,豆油单月的进口均价连续5个月保持上涨,2007年1月份的进口均价达到642美元/吨的新高,同比增长26.7%。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07年来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显示。2007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2288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9%;对外金融负债12661亿美元,增长23%;对外金融净资产10220亿美元,增长67%。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5.2万亿元、利税5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1%。同期固定资产投资6350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4):44-44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已于2007年6月18日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但消费需求却持续上涨,充分说明国家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宏观政策取得显著效果。消费需求实际增长穗步提高、农村消费涨势迅猛、城市消费全面升级、消费者信心高涨是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预计2006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7%,增幅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2.6%,为1998年以来最快增长。展望2007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扩张趋势,主要由于:政策环境将继续有效引导消费需求的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是消费扩大的根本;消费者对经济前景和消费预期看好,潜在消费不可估量;消费景气预警表明2007年消费景气指数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初步预测,2007年将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5851.7亿元,增长12.5%,其中城市消费增长15.1%,农村消费增长11.5%。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亚中间产品双边贸易流量增长迅速,1997—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17.69%。通过采用1997—2007年中国与东亚工业部门中间产品贸易额和中国GDP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与东亚工业部门中间产品贸易和我国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亚工业部门中间产品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中间产品的进口更大程度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国民经济连续5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调控效果较为显著。但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有可能导致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仍旧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仍待加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在政策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08年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有所减弱,国民经济运行将由过去五年的加速增长态势转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预计2008年全年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4%回落到10.8%,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增幅与2007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1%,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如果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低于目前的估计,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不够明湿,2008年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高涨的态势,GDP增速为11.3%,基本与2007年持平。如果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超出目前的估计,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非常显著,2008年经济增速将下降到10.3%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刘可 《新财富》2007,(5):23-25
2006年,中国工业的整体盈利增长超出了市场普遍的预期,这一年可以看成是中国工业出现向上拐点的一年。由于国有企业整合、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工业企业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地位提高这些驱动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因素在2007年依然存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整体盈利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对外经贸财会》2007,(7):15-18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学术)》2007,(10):40-41
据统计,2007年1~6月中国共生产手机26,298.4万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8%;累计销售26,680万部,比上年同期增长33.4%;销售收入达1610.8亿元,同比增长29.6%。根据IDC预计,2007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增长10%以上,总量超过11亿部,将继续拉动我国手机出口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