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是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讲更为科学,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讲,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现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相关概念及所得税核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是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讲更为科学,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讲,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现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相关概念及所得税核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是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讲更为科学,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讲,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现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相关概念及所得税核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完全摒弃了原会计制度要求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等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步到位,要求所得税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只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一种模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掌握好关键两个步骤的核算技巧,所得税核算就会得心应手。本文拟从所得税的日常核算及所得税汇算清缴等两个方面对所得税核算方法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完全摒弃了原有的核算方法,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核算。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会计实务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新准则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侯佳欣 《时代经贸》2007,(8Z):149-15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完全摒弃了原有的核算方法,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核算。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会计实务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新准则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林晓莉 《时代经贸》2007,(4Z):102-103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的内容,其次重点从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及计量原则,对实务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做出合理判断的技巧;实行新准则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周辉 《铜陵学院学报》2006,5(5):25-26,83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该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本文围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国是否适用这一问题,从我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不宜在我国大范围推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原因,提出了应该逐步改进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完全摒弃了原有的核算方法,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核算。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会计实务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新准则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新所得税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众多研究成果对原有准则和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促进了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限制了其短期行为,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这一创新使得所得税核算原理、方法和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准则规定,上市公司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务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原采用的核算方法而言,“技术”难度较大,程序复杂,不易理解和掌握。首先介绍资产负债表法原理,其次对资产负债表法涉及的主要概念给予必要解释,最后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进行分析、概括,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勾稽的角度通过图解析出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企业除日常的交易或事项会涉及递延所得税核算外,还存在一些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企业合并、所得税税率变动以及纳税亏损和税款抵免等特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特殊交易或事项涉及的递延所得税核算进行实例分析,以便加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唯一方法。主要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进行比较,指出了它们从制定理念到列报披露六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新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所得税会计核算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更高层次的要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欲将对新所得税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引入了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这是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因此会计人员应加强对新准则的学习,以提高会计水平,正确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6.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从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迁出发,论证了我国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表格列示和计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生产力研究》2006,(9):260-261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唯一方法,新准则仅停留在文字叙述层面,会计实务工作者难以理解和运用,文章运用“表格列示和计算”的表述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演示,以便人们易于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8.
常月琴 《当代经济》2009,(21):138-139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将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为了满足会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文在新准则颁布前后所得税核算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论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于玲 《时代经贸》2007,5(10X):160-161
对比分析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博吴泽华  刘双凤 《时代经贸》2007,5(6X):146-147,150
对比分析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